《第九區》從故事劇本來說是非常紮實的,但說實話要不是陳景行的名頭在這裡,環球影業肯定是看不上的,更別說同意合拍了。

前世位面中《第九區》便被推來搡去,輾轉流離於各大製片廠製片人的桉頭,但沒有人為其心動。

直到遇到了《魔戒》的導演彼得傑克遜,才打動了這位電影大師,投資了3000萬美元將這部電影拍攝了出來。

事實上,僅僅是醜陋的外星人形象就足以勸退絕大部分投資者。

外星人醜陋沒關係,《明日邊緣》的外星怪物也很驚悚,但那是反派。

《第九區》的外星人並非反派,甚至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主角。

要讓觀眾從最開始的對外星大蝦的厭惡、噁心逐漸轉變為同情,甚至於共情,更別說男主角也會變成這樣醜陋的怪物形象。

因此外星人醜陋的形象就是觀眾共情的障礙,當然如果真的能讓觀眾共情,確實能產生更加震撼的效果。

其次則是結局不圓滿,有些致鬱。

科幻電影和科幻劇集不一樣,投資不一樣,所期待的商業回報更不一樣。

如果把《第九區》的故事放到《黑鏡》這種特立獨行的ip中並不算突兀,但院線電影就是另一回事了。

即便陳景行自己拍過的科幻電影,除了前兩部《彗星》和《致命身份》,剩下的哪部不是大圓滿呢?

致鬱的結局對於電影評價而言或許是加分項,但對票房來說那就是減分項了。

而且本位面,夢工廠與環球影業合拍的這一版《第九區》投資更大,主要是不再使用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而且場面也更大,要用了不少特效,影片最後的機甲戰鬥戲也會做的更加激烈一些。

陳景行也是嘗試著儘可能的在不減損電影核心價值的情況下討好觀眾。

但他不能接受環球影業試圖改動結局的舉動。

或許結局更加圓滿了,但整部電影的基調也就被破壞了,會讓這樣一部特立獨行的科幻神片變得更加平庸。

夢工廠手握讓其他電影公司羨慕嫉妒的現金流,對於一部電影的票房還沒到錙銖必較的程度,夢工廠又不缺票房炸彈。

不過為此,陳景行還是專程跑了一趟南非的拍攝場地,《狼牙Ⅱ》和《紅海行動》在北非拍攝的時候他都沒有來探班過。

畢竟製片組是夢工廠和環球影業共同組成的,雙方各有兩名製片人,劇組中好來塢演員工會的演員也佔大多數,這些爭執很容易毒化劇組的氛圍,陳景行得親自出馬“斡旋”一下。

一方面是給田鑫業撐腰,一方面是以夢工廠老闆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業內身份給環球的製片人遞個橄欖枝,緩解一下雙方的氣氛,起碼不能把任何爭執帶入到工作中來。

環球派來的製片人和監製也是相當大牌的,都是有很多好來塢大片的製作經驗的,再加上好來塢的製片人中心制,也難怪這些人在與其他國家合作的專案中經常會有居高臨下的視角了。

在這些看過好來塢電影工業運轉的人看來,你們的製片、拍攝中凡是跟好來塢規則不一樣的那就是不夠先進的,電影工業落後的表現,要拍商業大片還是要聽我們的。

哪怕環球影業是把夢工廠當作平等的合作方,也會對這些人進行約束,但這些人,尤其是製片人托馬斯圖爾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把他在好來塢的工作習慣帶進《第九區》。

這讓一直處於夢工廠製作環境下的田鑫業相當不適應。

他就沒見過手伸得這麼長的製片人,製片人難道不是應該給導演擦屁股,協助導演進行拍攝的人嗎?最多就是監督一下拍攝進度和資金流向,說白了就是整個劇組的財務大管家。

但在托馬斯圖爾看來,他做的這些工作都是製片人的正常職權。

再加上劇組中演員華美混雜,語言不通,抱團站隊的問題時有發生,上傳下達也有問題,陳景行確實是低估了合拍片的難度。

怪不得合拍片爛片居多呢,陳景行只能安慰自己未來要汲取教訓了。

也因此陳景行一來就中斷了一天的拍攝,在酒店召集了制作組和劇組其他部門的頭頭開會,明確要求《第九區》拍攝以導演田鑫業為主,其他人包括製片人不能凌駕於導演之上。

如果陳景行只是公司老闆的身份也未必能讓這些好來塢的金牌製片人心服,但顯然他的導演身份要更好用一些。

一個全球票房累計數十億美元蜚聲國際導演即便在好來塢拍片也能把“製片人中心制”當作垃圾踩在腳下,環球影業製片人在他面前擺不出任何優越感。

在酒店開完會後,陳景行也跟著田鑫業和幾位主演一起卻拍攝現場實地看了一下。

很多人對南非貧民窟的印象是世界上罕見的白人貧民區,南非確實有白人貧民區,但也有其他膚色人種的貧民區。

這裡主要是白人貧民區和雜色人種貧民區,純黑人聚居的貧民區倒確實沒有。

《第九區》的主要拍攝場地就是開普敦的一個雜色人貧民區。

在這裡拍電影倒比《紅海行動》和《狼牙Ⅱ》要順利的多,南非畢竟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而且對影視拍攝還是很歡迎的,制作組聯絡了當地政府與嚮導,也給貧民區的居民都發了些錢,所以拍攝期間基本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好傢伙,你在這體驗生活呢?”陳景行打量著張驛住的地方,四塊木板圍起來加上鐵皮屋頂。

導演田鑫業也跟著調侃道:“我當時把照片發給郭導,郭導都說我虐待你呢,說你這色號又黑了一層。”

張驛膚色曬得比拍《紅海行動》的時候更黑了,跟門口探頭探腦的兩個小孩用南非荷語打了聲招呼,隨後感嘆道:“我不得找找狀態?再說了,這也沒比《紅海》更辛苦。”

《紅海行動》動作戲很多,作為非動作演員出身的張驛還是拍的相當辛苦的,身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

《第九區》其實拍攝的辛苦程度遠比不上《紅海》,只是張驛一直住在貧民區裡還是讓陳景行有些咋舌。

劇組其他成員都是住在開普敦市中心的酒店裡的,白天拍戲,晚上就坐劇組租的幾輛大巴車回酒店,只有張驛是特別跟導演和製片人申請了要住在貧民區,說是能更好的進入狀態。

陳景行畢竟是導演,不是演員,所以對這種玄之又玄的狀態無法理解,畢竟他拍的電影都是出了名的“故事大於人物”,角色都是工具人,通常是不需要演員貢獻多麼了不得演技的,否則洛辰、胡戈、呂宏哲這些的演員也不會頻頻當他的男主角了。

不過他不懂不代表他不佩服:“張哥,你這是衝著影帝去的啊,如果《第九區》到時候反響不錯,到時候我們和環球運作一下,給你運作個奧斯卡影帝提名也不是沒可能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田鑫業和萬倩等人的驚訝羨慕中,張驛有一瞬間的驚愕,但也馬上回覆了鎮靜:“嗨,能拿個國內的獎項我就滿足了,陳導你就別給我畫大餅了,整的我心裡七上八下的。”

“這怎麼能叫畫大餅呢?《第九區》也有環球的投資啊,環球公關那是他們應該做的,我覺得拿幾個奧斯卡提名沒什麼問題。”陳景行對《第九區》還是有信心的。

聽到這話,田鑫業也有些暗自激動,這些時日和環球制作組扯皮的煩悶也全然消散,他確實對《第九區》的劇本是相當看好的,而且是衝獎的看好。

田鑫業又不是什麼澹泊名利的人,就算是張驛這樣給人感覺低調的演員對名利也是有期待的,否則何必這麼賣力呢?

從接到《第九區》的劇本開始,張驛就有種預感,這會是他拿獎的最好機會。

說來有些奇怪,張驛的演技評價一直是比較高的,他自己也自覺自己演技不差,也拍過不少好作品,合作過不少好導演好團隊,但就是沒拿到什麼重量級的獎項,尤其是影帝的獎項。

如果是一般的專案,他也不是不會混,反正表演不會拉胯,但未必肯投入這麼大的精力。

《第九區》絕對算是他從業生涯最難拍的電影之一,因為他的角色是聯合國派駐在南非處理“第九區”事物的工作人員,整部電影大部分時候都是英語臺詞,只有他和女友萬倩的一些戲份會用漢語,還有和外星大蝦的一些戲份情急之下會冒出漢語。

張驛的英語可並不怎麼樣,所以英語臺詞疊加這個角色詮釋的難度,確實讓他拍的很艱難,支撐他的就是能拍出一部經典,以及能拿到個重量級的獎項。

陳景行這番話不管是安慰還是出自真心,對田鑫業和張驛確實是不小的鼓勵。

就算奧斯卡提名沒成,國內拿幾個獎項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名義上的女主角萬倩就只有羨慕的份了,她的這個角色戲份不多,表演難度不大,詮釋空間也很狹窄,自然也沒什麼衝獎的希望,比《原始碼》中的女主角那個角色都有些不如。

不過陳景行對此也只能愛莫能助了,他的電影,或者說整個夢工廠的影視劇除了“故事大於角色”這個特點外,就是陽盛陰衰了,《地心引力》的女主簡直是千載難逢,這也是吳越讓國內一眾女演員羨慕的原因。

不獨國內,包括好來塢,電影中都是陽盛陰衰,大女主商業電影真的少,電視劇倒是大女主盛行,這是觀眾和目標群體塑造的市場傾向,一時半會解決不了。

不過萬倩倒也知足,這年頭哪怕是最火的85花們票房都沒多少,她手中有《原始碼》、《繡春刀Ⅱ》的女主,現在還有《第九區》的女主。

著實是鑲邊女主第一人,但女主就是女主,名正言順的能算實績的,外面多少女明星想搭上夢工廠的車還搭不上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