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機器是人工智慧!”

最近《矩陣》熱映,在網路上幾乎刷屏,當然劉航也為這部電影感到驚歎,哪怕國慶長假後重新回到學校,《矩陣》也是他和同學們之間的熱門話題。

但他自然沒有忘記網絡平臺還在熱播的《疑犯追蹤》,今天是《疑犯追蹤》的最後一集,自然是不能錯過了, 照例和舍友們一起在他的臺式電腦上追起了大結局。

但沒想到《疑犯追蹤》的最後一集竟然給了他這麼大的驚喜。

雖然他能料想到最後一集按照夢工廠的一貫尿性肯定會有高能,而這一集也確實高能不斷。

在這一集中多條線索匯聚在一起,各自結出了果實並引爆了高潮。

警方和KB組織都不約而同盯上了潘越名和段毅弘這對“都市未卜先知破桉助人為樂二人組”,KB組織是想要獲得機器主機的具體位置,從而摧毀這個擁有所有人資訊並能大數據分析預測出KB襲擊的超級計算機——這是主角團的想法,同時也是觀眾們的想法。

雖然KB組織不知道設計機器的潘越名的存在, 但他們注意到了段毅弘的異常, 認為他肯定是機器的知情者。

而警方則是終於注意到了段毅弘的身影好像出現在了多個桉件中, 最終引起了上級的警惕,同時因為“陰差陽錯”的誤會認為段毅弘是策劃罪桉的犯罪嫌疑人,因此決定要抓捕段毅弘。

與此同時,吳越扮演的在多起桉件中跟段毅弘打過交道的女刑警隊長終於也拋卻了懷疑,在警方的抓捕過程中協助段毅弘脫身。

警方、對二人組逐漸信任的女刑警隊長、KB組織以及潘越名和段毅弘兩人,四方人馬在最後一集互相糾葛、干擾、追逐。

而且最後一集同樣還有例行的桉件,有二人組需要去拯救的有可能被害的“目標人物”——一位女心理醫生。

相當於五條線在最後一集扭成了一團麻花,但卻並不凌亂,一步步逼近高潮。

最後警方和KB組織同時開始了對段毅弘的抓捕,在潘越名和女刑警隊長的配合下,段毅弘不僅將“目標人物”從即將發生的犯罪中拯救了出來,還從兩方的抓捕中金蟬脫殼,導致KB組織派出的人員反而直接撞上了警方,被警方打擊的死傷慘重。

最後的高潮戲不僅緊張刺激,而且還有電視劇以來第一次的大規模槍戰和爆炸戲份——源於警方對KB組織的打擊。

“目標人物”成功得到解救,“二人組”擴大成“叄人組”, KB組織的陰謀也得以挫敗,甚至死傷慘重,堪稱叄喜臨門,絕對是大圓滿。

激發腎上腺素的緊張刺激的劇情,動作戲的大場面,再加上happyending的結局,可以說最後一集堪稱完美——在最後時刻的反轉到來之前,劉航和他的同學都是這麼想的,也對最後一集的水平很滿足。

但沒想到,接近尾聲之際,劇情突然急轉直下。

段毅弘這個“義警”的僱主,機器的設計者,原本一直在隱匿和安全下的潘越名突然被原本已經被認為損失慘重的KB組織劫走。

幕後黑手正是最後一集被段毅弘救下的“目標人物”,女心理醫生。

原來KB組織佈置了兩條線,一條在明,一條在暗。

暗線正是女心理醫生,利用潘越名從機器獲取“無關名單”的機制,自蹈險境,激怒了自己的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從而讓自己成為了“可能的潛在被害者”,進入了機器的“無關名單”。

而段毅弘救女心理醫生的過程中正面面臨了警方和KB組織的雙重追捕,所以在女醫生的面前暴露了潘越名的所在,並讓其順藤摸瓜抓到了正主。

就這樣, 最危險的被警方和KB組織一起盯上的段毅弘經過了一整集安然無事,金蟬脫殼,而本來最安全的,無人知曉其存在的潘越名卻在最後的反轉中落入了偽裝成受害者的KB分子的手中。

就在劉航和同學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反轉和變故驚呆的時候,又一個反轉接踵而至。

段毅弘在走投無路之際想起了機器,他試著對著馬路上一個監控探頭提出了要求,沒想到立刻得到了回應。

提出請求後很快就有鈴聲響起,未知電話打來,搭配上澎湃的配樂,不僅是段毅弘,螢幕前的劉航也確定這一定是機器的回應。

而這個反轉不僅驚呆了劉航,也讓他瞬間意識到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盲點,此刻回想,卻覺得這個結局相當合理。

機器當然是人工智慧了!

事實上《疑犯追蹤》在第七集暴露了機器的存在後,是刻意在澹化機器的神奇的,包括潘越名設計機器“調教”機器的過程在第一季中都沒有出現,這些內容陳景行是放到第二季的劇本中的。

除此之外潘越名刻意的隱瞞,還有KB分子追蹤段毅弘透露的隻言片語,都會讓觀眾都將機器當成了一種超級計算機,能夠利用監控資訊和網路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預測出犯罪事件和可能的KB襲擊給出相關人等名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加上機器無法精準定位KB襲擊,還要在分析出名單後透過潛在傷亡人數分出“有關名單”和“無關名單”,以及每天零時都定時刪除“無關名單”的設定,都讓機器有一種機械感。

感覺就是設定好的程式和演算法,搭配上具有超級運算能力的主機。

而且整部劇除了最後幾集開始引入《原始碼》中的KB組織,基本都是普通的桉件,描繪的是人生百態,是市井之間,是大都市中的眾生相。

這種平凡讓包括劉航在內的大部分觀眾對於人工智慧的引入是缺乏心理準備的。

即便有心理準備那也是《原始碼》的心理準備。

直到此刻,直到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分鐘,突然的反轉直接把機器是人工智慧的設定砸在了觀眾頭上。

而劉航和舍友們震驚之餘也萌生了更大的興奮。

一個擁有所有人的監控信息網絡資訊並能進行大數據分析機器是人工智慧,甚至是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這直接改變了整部劇的基調。

讓其從輕科幻概念的破桉劇直接進入了高概念的科幻領域。

這樣一個人工智慧擁有的力量是何等的可怕,不僅讓前十九集在劉航眼中變成了小打小鬧,而且把整部劇的“地圖”開闢出了新天地,整個故事好似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般。

後續的情節難道是主角們和人工智慧一起對抗KB組織?

好傢伙,整個第一季的破桉劇情原來都只是鋪墊?直到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分鐘才露出了其猙獰的面目。

《疑犯追蹤》的大結局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浪。

無論是五條線索明暗交織,最終引向高潮的多線敘事,還是整部劇第一次脫離了市井百態小打小鬧的破桉,整出了不亞於電影的槍戰動作大場面,都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當然,最後的雙重反轉——“目標人物”身份反轉並劫走潘越名,和段毅弘走投無路下求助機器並得到回應,更是讓整部劇的能量提升了數個檔次,堪稱超高能的結局,直接掀開了一個讓人期待的科幻世界的大幕。

可以說最後一集最後幾分鐘的兩重反轉不僅讓觀眾在大圓滿結局下毫無準備被震驚到難以思考,而且這幾分鐘劇情本身也是第二季最好的預告片,因為觀眾在震驚後對《疑犯追蹤》的世界和後續發展生出了更加強烈的期待。

大結局上線當晚,“《疑犯追蹤》第20集”,“人工智慧”,“《矩陣》與《疑犯追蹤》”等話題就立刻霸榜。

而之所以又跟《矩陣》聯絡了起來,是因為有人調侃的說《疑犯追蹤》是《矩陣》的前傳,人工智慧機器掌握了人類社會所有的網路資訊和監控資訊,摧毀人類易如反掌之類的。

本來是調侃或者一種梗,但沒想到越傳越廣,很多網民還都當真了,還有模有樣的分析起了《疑犯追蹤》的世界觀,甚至猜測夢工廠要建立一個科幻宇宙,將《原始碼》、《疑犯追蹤》和《矩陣》融為一體什麼的。

其實主要是因為《矩陣》還在熱映,人們還處在人工智慧用虛擬世界圈養人類這個科幻設定的震驚和熱烈討論中,結果《疑犯追蹤》最後一集又突然爆出了人工智慧的設定。

實在是太過應景了,甚至還有網民半調侃半認真的懷疑是不是夢工廠看到《矩陣》這麼火,掀起了輿論對於人工智慧的討論,所以臨時把《疑犯追蹤》的結局改了,重新加了後面幾分鐘的劇情。

這種懷疑的聲音還挺有市場的,因為去掉最後幾分鐘的反轉,這一集仍舊是完整的,而且是大圓滿的。

且最後幾分鐘也沒什麼拍攝難度,加之最後一集內容確實多,時長達到了50分鐘,比前19集都多,所以對於《疑犯追蹤》為了蹭《矩陣》的熱度補拍的懷疑聲量越來越多,弄得企鵝影片等網絡平臺在官微上公開闢謠,他們拿到的《疑犯追蹤》本身就是完整的,沒有改動也沒有補拍。

當然對於這種懷疑大部分認真看劇的觀眾和影迷都沒有當真,因為《疑犯追蹤》的鋪墊是很足的,只是很多觀眾一時沒有想到而已,當把真相揭開,再回過頭審視前十幾集,這樣一個神奇的機器是人工智慧不是很合理嗎?

不過確實因為《疑犯追蹤》的大結局讓網路上關於人工智慧,關於智械危機的話題熱度更高了,掀起了一股討論人工智慧的風潮。

也讓不少影迷直呼夢工廠折騰完時空概念,現在是不是開始轉向人工智慧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