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潤影業。

“你收到首映邀請了?”

天潤影業總裁吳兆賢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的老友,出聲問道。

坐在他面前的正是華國第五代導演,同時也是被媒體稱為的功夫電影武俠電影的最後堅守者,王墨林。

老朋友略帶調侃的問題並未讓王墨林變色甚至惱羞成怒,反而神色平靜:“收到了,你不也收到邀請函了?”

吳兆賢卻不放過老友,饒有興致的問道:“你決定去參加首映?”

“去啊, 你不去嗎?”

“我肯定要去啊,天潤可是夢工廠的股東呢,兩家關係也一直不錯,為什麼不去呢?”吳兆賢眼神中透出些趣味,笑著說道:“你王大導演可不一樣哦。”

王墨林對吳總“天潤與夢工廠關係不錯”的冠冕堂皇的說辭嗤笑一聲,夢工廠現在除了跟國影關係還算好之外,跟其他大廠的關係是越來越微妙的,別看天潤還是夢工廠的股東, 可是幾次輿論風波背後沒有天潤的身影呢?

這不是感情和看法的問題,這是利益的問題。

原有的五大製片廠格局被第六個人生生插了進來,跟他們平起平坐甚至還要騎在他們頭上,整個影視圈都掀起了巨大的變動,而且是劇烈的變動,無論夢工廠多麼客氣多麼與人為善,但其崛起速度太快了,衝擊感再怎麼降也降不下來。

事實上,這幾年企鵝和幻世網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對娛樂圈甚至是文化產業的衝擊和重塑其實更加劇烈。

但是誰讓人家是網際網路企業呢?

跟你不是一個賽道,而且體量龐大,從各種意義上你都拿人家沒辦法, 打不過就只能加入, 加入不了就享受吧,享受不來就努力適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夢工廠不是網際網路公司, 而且體量相對於五大來說並不算大, 走的也是傳統影視公司的路子, 甚至更加純粹, 根基也並不深厚。

這也讓京影、天潤等大廠沒法認命, 影視公司的位置是靠較量和磨合磨出來的, 大家同為影視企業,你又不是網際網路出身,憑什麼讓大家就服你呢?

雖然這樣想著,王墨林倒並未拆吳兆賢的臺,而是沉聲道:“這個年輕人敢給我發首映邀請函,人家這麼敞亮,我要是不去,豈不顯得我氣量小?我還是他的前輩呢,輸人不輸陣,我又不是馮曉崗那種人。”

當初因為陳景行對《矩陣》的“口出狂言”惹惱了王墨林,他可是在網上公開的甚至幾乎是指名道姓的批評了那個年輕人,他的一些徒子徒孫們也都跟著跟夢工廠打起了嘴仗,在網上製造了很大的話題。

實話說,他後面是生出了些悔意的,倒不是說他真的認同陳景行的那番“大話”,而是他的發言確實是有些衝動了。

雖然他素來以敢說話著稱,上到廣電和電影局, 下到業內他看不過去的人和事,他向來不怕得罪人,甚至在媒體和營銷號筆下他和馮曉崗是第五代導演中齊名的兩個“大炮”——即便他對此說法很不贊同, 馮曉崗一個連大學都沒上過的人哪能列入第五代導演呢?

不過因為所謂“新功夫電影”抨擊一個後輩,王墨林總覺得讓自己顯得有些露怯,或者說惱羞成怒了。

他是惱羞成怒了嗎?算是吧。

隨著這幾年電影市場快速膨脹,與之伴隨著的卻是武俠功夫題材在國內的逐漸沒落,從以前的大片代名詞,每年年冠的專屬題材變成了中間題材,儘管票房從數量上仍舊有增長,但是跟喜劇、科幻以及其他型別片不斷衝擊10億20億的題材相比,明顯是跟不上趟了。

作為武俠和功夫題材的最後堅守者,王墨林也理所當然的從商業片大導的位置上漸漸滑落,現在的華國電影市場是年輕人稱雄了。

任何老人面對年輕人的“搶班奪權”都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即便再大度的人也無法避免。

更不要說王墨林對陳景行本身觀感就很複雜,這個一手撐起華國科幻題材的天才不僅將他們這些老家夥擠到了角落,而且還屢次說出讓他感覺刺耳的聲音。

比如陳景行在前幾部作品於海外尤其是歐美產生了很大影響力的時候,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屢次提到的華國電影、華國文化要想重新輸出海外,必須要依靠現代性的符號。

各國各個文明都有不同的歷史,歷史塑造了不同的傳統文化,而這就是巴別塔,就是文化輸出的屏障與隔閡。

但工業化現代化中遇到的問題卻都是有共性的,無論在哪裡大家對現代化的記憶都是相似的,才會產生共鳴。

好萊塢輸出的最成功的電影主要是現代性的電影,是現代的都市,現代的社會發生的故事,無論他們是超級英雄還是犯罪懸疑。

美國歷史的各種元素,比如西部片在全世界影響力就並不大。

韓國輸出最多的是現代的偶像劇或電影,是現代的流行音樂,而非古裝劇,就算有一兩部爆款古裝劇也只能輸出到同為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

甚至連華國目前能輸出的影視作品也以現代的偶像劇為主。

毫無疑問,這戳到了王墨林的敏感神經,作為經歷甚至參與過那段武俠文化、功夫文化在歐美輝煌時代的導演,他對武俠對功夫是熱愛的,而且為那段輝煌的文化輸出而感到自豪。

他甚至堅信,將來華國影視再次輸出海外必然也要靠武俠和功夫,他堅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顯然跟陳景行這套“世界的就是民族的”截然相反。

但事實勝於雄辯,陳景行用“世界的”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輸出了華國影視作品,而民眾和官方並不會糾結其是不是民族的,既然是我生產的,自然就是民族的。

陳景行的理論把握了現在,而王墨林的功夫只有過去以及虛無縹緲的未來,這堵住了他的嘴。

直到陳景行提到了功夫,還號稱要讓功夫元素重新風靡海外,要拍新功夫片。

這直接侵犯到了王墨林的“禁臠”,你一個“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導演不搞你的“世界性電影”,反倒把“民族的”東西拿出來,還大言不慚的要把民族的重新包裝一下再次推向世界。

你這麼一說,那我王墨林成什麼了?如此一來王墨林不就從“功夫電影的堅守者”變成了不知變通甚至做爛功夫電影的人了?

這自然是讓王墨林大為光火,對年輕後輩的嫉妒與積累的怨念一同也因此一同爆發了出來。

想必他的一些徒子徒孫,和很多同樣在幹武俠和功夫題材影視劇的從業者們也同聲附和應該都是同樣的原因。

不體面的爭執也讓王墨林稍有些後悔,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確實惱羞成怒了,為了自己不服輸的念頭。

倒是陳景行竟然會給他發首映邀請函,讓他有些驚訝,兩人鬧得這麼不愉快,而且上映的正是引發風波的《矩陣》。

首映式邀請的導演和明星,尤其是像王墨林這樣的重量級大導,肯定不是夢工廠的工作人員隨意定的名單。

首映式上媒體可是不少的,萬一媒體採訪時——王墨林作為大牌導演一定會被媒體關注和採訪,尤其還有圍繞著這部電影還有一段公案,媒體不做文章那就不是媒體了——他說些不大好聽的話,那可就難看了。

不管他對這個年輕人看不看得順眼,他都不得不承認陳景行膽子倒挺大,不知道是真的大度還是裝出的風度。

“可能他就想你在首映禮上鬧出些動靜呢,媒體不就有的寫了?還怕電影沒有熱度?”與夢工廠關係“很好”的天潤老總吳兆賢倒是不憚以惡意來揣測陳景行的動機。

“熱度?”王墨林微微搖了搖頭:“這部電影缺熱度嗎?”

此言一出,吳兆賢臉色不自覺就沉了一下,隨後露出了些苦笑:“熱度……嘿,陳景行這個人不僅在電影上有才華,我看他在營銷上才華更大!”

說起這個吳總仍覺得難以置信,夢工廠的操作騷的讓包括天潤在內的同行們都有些目瞪口呆。

本來連張劇照都吝嗇的《矩陣》其實聲勢真的不大,半年來一直是小透明的狀態,從進入暑期檔後更是完全被耀眼的《地心引力》所掩蓋,哪怕距離上映只剩一個月了,也沒見夢工廠怎麼發力。

吳兆賢本以為是沒了國影的發行渠道,夢工廠第一次在國慶這樣的熱門檔期獨自承擔電影的發行工作,所以有些露怯、力不從心,他甚至有些後悔幾個月前因為《矩陣》將天潤的一部重頭戲避開了國慶檔。

但沒想到就靠兩部動畫片直接引爆了話題,更是吊起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購票軟體上《矩陣》的想看指數飆漲,直逼上映前的《地心引力》,院線給的排片也在這種輿論基礎上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真怨不得一些媒體把夢工廠在《矩陣》上映前的營銷稱為“百萬宣發”,在吳兆賢看來簡直是“億萬宣發”!兩部動畫短片起到的效果比數千萬宣發費用還要強,相比起來,天潤的營銷部門像是吃幹飯的。

相比起商人出身的吳兆賢,王墨林畢竟是導演,他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哼,不是誰都能學的,那兩部預告片我也看了,拋開《矩陣》這部電影不說,就這兩部動畫短片無論是製作水準、內容還有情緒的感染力都是國內一流的,甚至是無人能及的,這兩個短片的故事稍微擴充一下拍成真人版也絕對不下於《黑鏡》的任何一集。

這兩支動畫本身的質量才是一切的根本,哪怕跟《矩陣》沒有關係也能引發觀眾的討論,再加上《矩陣》遮遮掩掩的神秘感,這才是營銷能成功的關鍵。

先不說別的,天潤能製作出這兩個動畫短片?”

王墨林無視吳兆賢難看的臉色,他雖然仍舊對陳景行這三個字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也必須承認陳景行和夢工廠的成功不是誰都有資格學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