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行讓墨接下來要製作的動畫劇集中的《天鷹戰士》便是前世位面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不過顯然,原本的名字宗教感確實很重,自然是不適合的——儘管其內容確實包含了大量的宗教隱喻。

但所謂的宗教內涵其實只是不同文明立場的人對一件事情的盲人摸象而已,在陳景行看來,EVA與其說蘊含有神學概念,不如說它本就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哲學作品。

當然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部機甲動畫, 和很多超級機器人動畫甚至奧特曼有著眾多的相似點,可以說,EVA的內涵是在一個有點老套的故事上建立起來的,無非就是機器人打怪獸。

但這部動畫與眾不同的或者說成功的地方首先在於,它在設定等方面做到了極端的真實化。

每一處細節,無論是備用系統、維修用通路, 厚實的鋼門,以及充滿力量感的絞盤, 作戰的指揮和協同等等體現出了極其細膩的真實化, 這與其本身的動畫題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與之前備受讚譽的《宇宙超級戰艦》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這部動畫作品充滿想象力的“人類補完計劃”、“絕對領域”(AT力場)、使徒的設定都是最優秀的那一檔科幻設定,這讓它具備了一個非常硬的高概念科幻核心。

有了這些基礎再搭配上對“心理學”、“哲學”、“心靈的隔膜”等眾多東西集合在一起,它好象什麼都說了,但其實又什麼也沒說……就是因為什麼也沒說,在不同的人眼中,它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內涵及外延。

當眾人對照著故事及設定指令碼聽完陳景行對這樣一部“非典型”機甲/機器人動畫的詳細補充後都各自感覺無比震驚。

即便《戰艦》和《進化》這兩部動畫番劇都是陳景行提供的創意,而且這兩部動畫的科幻設定創意也都不錯,《戰艦》宏大氣勢磅礴,《進化》則奇詭到另類。

他們都看過陳景行的那些天馬行空的科幻電影,也都有預感陳景行這次帶來的專案可能不會下於《戰艦》和《進化》,但是《天鷹戰士》的科幻概念還是不可避免的讓眾人感到了驚豔,超出他們預想的驚豔。

《天鷹戰士》的科幻設定不僅新穎而且相當高大上。

即便都是創意,但有的創意就顯得更加高大上, “人類補完計劃”就相當高大上,不僅有天馬行空的廣度, 也有哲學意義上的深度。

自由意識、心之壁引出了“絕對領域/AT力場”,這是由虛入實。

而這個概念更是進一步引申到了“人類補完計劃”。

人是孤獨的,人與人充滿隔閡,人們想要互相理解很困難——因此“人類補完計劃”就是透過讓人類集體滅亡,變成橙汁,變成人與EVA連線的“生命羊水”組成的海洋。

在這個世界,人類的意識無分彼此,所有人的靈魂都棲息於由莉莉絲的血構成的巨大海洋中,所有人合而為一、轉化為新的形態,成為單一生命體。

毫無疑問,這個高概念簡直高大上到爆表,再配合上什麼“三次衝擊”,以及十八使徒的設定,酷炫至極。

同時在指令碼上還有很多細節上的時髦設定,無論是“迪拉克之海”、“虛數空間”這樣的科幻概念名詞,還是其中的“精神分析”理論,簡直讓這個故事的逼格高到了天際。

武寒自詡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動作製作人,但是在創意和腦洞這方面確實對陳景行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時心中也生出了極大的創作激情。

他倒沒有怎麼考慮這部動畫專案能不能獲得商業成功,而是純粹出於動畫人的角度覺得能有這樣一部劃時代的動畫從自自己手中製作出來,既是自己的幸運,也是國內動畫產業的幸運。

就是《天鷹戰士》這個名字……有點樸素,此時武寒看著指令碼上寫的動畫名字,嘴角有些抽搐。

許文深對陳景行講述的這個動畫專案並沒有在座其他人那麼驚豔,但卻有另一層震驚由衷而生。

他作為夢工廠的ceo,處理的都是“庶務”,而且加之從《地心引力》上映後工作重心就開始轉向了推動夢工廠的IPO,所以對於陳景行創作的這些動畫專案的指令碼草稿和設定並不瞭解,也沒時間去關注。

因此今天他也是第一次接觸到《天鷹戰士》這個專案。

而跟眾人不同的是,他對讓其他人感到很驚豔的“人類補完計劃”震驚程度並沒有那麼大,因為《矩陣》三部曲的完整故事他是知道的,作為夢工廠的重頭戲,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其他資源,對於《矩陣》系列他作為夢工廠的大管家自然是深度參與的。

陳景行設定的《矩陣》系列電影的核心背景就是“機器補完計劃”——機器透過建立矩陣,圈養人類意識,植入救世主程式,引導矩陣革命從而完成自身的進化,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也是受益的,獲得了希望。

因此許文深對於這又冒出來的“人類補完計劃”當然是有既視感的,這種既視感削弱了他的驚豔感,但是又強化了他的震撼。

一個“機器補完計劃”,一個“人類補完計劃”,都是高概念中的高概念,而且都大量的涉及到了哲學層面,相互呼應,平分秋色,但又截然不同,都包含有讓人驚豔的創造力。

只是一個是大製作的科幻電影系列,一個只是“小成本”的動畫劇集。

而這莫名讓許文深感到了一絲心痛,不得不弱弱的提出了一些異議:“老闆,你真要把這個故事拍成動畫嗎?像《矩陣》一樣拍成電影難道不行嗎?”

他這番“諫言”自然引來了會議室內其他人不滿的目光,在座都是墨的高管和專案負責人,從接收完這個動畫專案的大概資訊後,大部分人就堅定地認為這絕對是一個能在動畫史上留名的經典,許文深流露出要截胡的意思自然讓眾人心生不滿了。

雖然墨是夢工廠的控股子公司,對於許文深來說也算自家孩子,但是孩子和孩子當然不一樣,他作為夢工廠的大管家自然是傾向於好的故事由夢工廠本部來進行製作了。

而且他也不心虛,僅僅從收益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科幻創意拍成影視劇和製作成動畫劇集,商業回報也是天差地別的。

墨的這幫人自從被夢工廠收購後,在陳景行的縱容和圈養下幾乎已經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了,無論是特效部門還是動畫部門都越來越少的思考和關心回報和收益的問題,個個都變成了溫室中的藝術家,思維也是藝術家思維,彷彿完全不沾一丁點銅臭味,儘管墨製作的三部動畫在商業上也都算是取得了成功。

或許在外界眼中,墨目前被夢工廠完全裹在溫室中的現狀是讓人羨慕的,彷彿是藝術家被富婆包養了一般,這甚至已經超越了薪資成為了墨如今挖人的最大優勢。

但是在許文深眼中自然就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其實許文深的意見陳景行也是考慮過的,但是思慮再三他還是決定先製作動畫。

陳景行解釋道:“製作成動畫並不代表不能影視化,不能推出電影,動畫反而是成本最低的試水方式……”

陳景行對於EVA當然也是有野心的,但是這個故事顯得過於冗長,其背景和世界觀很難快速交代清楚,如果試圖一股腦丟擲整個的宏偉概念,反而會消解其震撼感和深度。

尤其是當中涉及到的很多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概念,這甚至是這部作品哲學觀念的核心所在,是需要娓娓道來的,不能快餐化。

其核心魅力是要在與一個個使徒的較量中一點點釋放的。

但這不影響陳景行對其的宏偉規劃,在他心中,EVA就是夢工廠的《環太平洋》,就是夢工廠的《變形金剛》。

試想如果一個使徒拍一部電影,這個系列起碼能拍十幾部,當然這都建立在電影本身的質量身上的,要把與一個使徒的較量擴充成一部高質量電影可並不容易。

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這個故事能引發廣泛的影響力,有了觀眾的追捧,後續的電影計劃才能更加順遂的展開。

陳景行對《天鷹戰士》的動畫劇集本身能否獲得空前的商業成功是沒有太高期望的,除了動畫題材的限制外,還有EVA本身的魅力也同樣是其商業成功的阻礙,要在一部動畫中講述太深的,嚴肅的,連大部分真人影視劇都沒想涉及的命題本身就是吃力不討好的。

但收回成本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且他看重的是影響力,很多作品都是剛推出時收視率和票房都很一般,但作品本身卻憑藉著超越時代的魅力足以讓很多人關注、解讀並深深喜愛。

而這就是陳景行想要的,動畫負責帶出讓觀眾接受甚至喜愛的奇妙世界觀,而電影則負責嵌入這個有魅力的世界觀中,側重表達刺激的暴力美學和更普世的商業元素。

機甲本身就是強烈的商業元素,巨大的EVA機體與各種奇形怪狀有不同奇異能力的使徒戰鬥本身就是票房號召力,而世界觀的深度和魅力則更能起到超越錦上添花的效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陳景行並沒有把這樣雄偉的野心全盤托出,萬一將來沒成功,他不要面子的嗎?

看到陳景行開始講第二個動畫劇集專案,武寒興奮的把《天鷹戰士》放到一邊,翻開了第二個指令碼,再次為封面的名字而感到一些無語。

《特別調查組》/《特別機動隊》

看來大老闆腦洞無敵,但起名無能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