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說明我們國家的電影市場還有非常廣闊的空間,而且也證明了國產電影現在已經踏上了崛起的道路……”

“《捉妖記》我是看了的,特效非常棒,而且劇情也很棒,是一部優秀的閤家歡電影,歌舞戲和動作戲都在水準之上,胡巴也很可愛,能拿到這樣的票房我並不意外……”

“我想《捉妖記》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華國的型別電影確實越來越成熟了,任何一種題材的電影只要你付出誠意認真製作,都能獲得市場的認可,比如《唐人街探案》就是國內罕見的懸疑喜劇……”

相比陳景行覺得自己侃侃而談應對得體,記者們對於他的回答卻都感到有些無趣。

《原始碼》首映禮的時候你是怎麼對剛剛成為影史票房冠軍的《少年復仇者》“大放厥詞”的?怎麼這麼快就變了呢?就因為《捉妖記》的男主角是洛辰,所以口下留情?

還是《唐探》畢竟不是陳景行執導的,劇本也跟其無關,所以陳景行對《唐探》沒有什麼信心?

陳景行當然不是因為洛辰才對《捉妖記》不吝讚美,也不是因為對《唐探》沒有信心才故作謙遜,《捉妖記》從電影本身的質量來說其實是不錯的,雖然劇情有些低幼傾向,但完成度很好,如果把它當成一部動畫電影,其實這都不算什麼缺點,而且整體借鑑好萊塢的東西還是很成功的。

特效也絕對是國內一流的水準,放到好萊塢也並不差,《捉妖記》的票房成功絕對不僅僅是靠鋪天蓋地的營銷。

而且最重要的是《捉妖記》目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票房造假”現象,事實上在前世,《捉妖記》的票房注水也是發生在票房成績達到21億之後的事情,透過大規模“公益場”和虛列場次來直接注水,目的就是把最終票房拔高到24億,從而從好萊塢大片手中搶到國內影史票房冠軍的頭銜。

票房造假的成本可比收視率造假、播放量造假高得多,收視率和點選量不用上稅,專資辦可是按照向他彙總的總票房抽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國稅地稅也是按照專資辦的資料扣稅的,國影還要抽總票房1%~ 3%的代理費,加起來有總票房的十個點了。

而在本位面,因為《原始碼》的票房記錄是20億,所以《捉妖記》也就沒有大費周章的進行票房造假,或許有一些偷票房和花錢保排片的行為,但是並非大規模注水,所以也就沒有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

還有就是,《原始碼》眼看著馬上就要被《捉妖記》拉下冠軍寶座並沒有引發媒體和網路輿論的嘲諷,事實上《原始碼》是僅次於《少年復仇者》的保持影史第一時間第二短的電影,冠軍這個位子僅僅做了不到兩個月。

《少復》在被《原始碼》超越後可是被群嘲過的,這也是美漫迷們在電影上映破紀錄時跳得太歡的緣故。

陳景行的影迷說實話也跳得很高,拉的仇恨不少,當初嘲諷《少復》他們就是主力軍,多虧了《訊號》的熱播,不僅一定程度上搶了風光無限的《捉妖記》的版面和熱度,也讓陳景行沒有被網路反噬。

對於陳景行人畜無害的回覆,記者們當然不會放棄,尊重陳景行的江湖地位是一回事,想要搞個大新聞是另一回事,兩者並不衝突。

這回是網易的記者提問:“陳導,江河文化的金牌製片人張晨銘說《幻城》三部曲有望成為華國的《指環王》,即將上映的《幻城》票房也足以衝擊20億,《唐人街探案》與《幻城》基本是同期上映的,對於這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您有什麼看法嗎?”

話音剛落,周圍的記者俱都眼神一亮,這種問題也都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了,如果陳景行還不接招,他們就要使出殺手鐧,比如翻出《幻城》主演吳廷軒與夢工廠傳說中的愛恨情仇,只不過這就有點冒險了,讓陳景行把提問的媒體記者加入黑名單就不好玩了。

陳景行暗道就等你呢,夢工廠的網絡營銷功夫天下聞名,他這個老闆難道沒有幾把刷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首先《唐探》和《幻城》並不是同一型別的電影,各有受眾,我並不覺得《幻城》是《唐探》的競爭對手,我們的觀眾和市場足以容納兩部不同型別的電影。”陳景行這話綿裡藏針,很明顯就是他並不覺得《幻城》一定會壓過《唐探》。

可以做文章,但做不了大文章,在場記者稍有失望,但很快陳景行就給了他們驚喜。

哼,江河文化的金牌製片人張晨銘?陳景行可是在《致命身份》上跟這位仁兄遠端“較量”過一回,既然再次“遇見”了,不噴白不噴嘛。

“至於說《幻城》三部曲是華國的《指環王》這種話,我覺得這也就是張導對自家電影的吹捧吧,可以理解,其實這兩部作品沒什麼可比性,原著就不是一個級別的,華國目前的市場確實有了很廣闊的空間,但也不是什麼電影都能取得20億的票房的。”

《捉妖記》江河文化就是主要出品方之一,《幻城》的製作更幾乎是江河文化獨資投資的,江河簡直堪稱目前最風光的影視公司,一掃14年的流年不利,鹹魚大翻身。

所以志得意滿之際也難免會生出“《捉妖記》統治暑期檔上半場,《幻城》統治下半場”的想法,也同時小看了20億票房的難度。

說實話,任誰經歷過半年內三部電影破20億,影史紀錄不值錢一樣的被打破,也會不自覺的產生“原來不是夢工廠或陳景行有多牛,好萊塢有多棒,市場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阿貓阿狗也能行”的感覺。

對於陳景行言語中透出的嘲諷,網易的記者幾乎都控制不住自己嘴角的笑容了,但過人的業務能力還是讓他迅速做出了反應,提問的聲音都洪亮了一度。

“陳導,可是《幻城》不僅有郭小四的加持,主演陣容也空前強大,尤其是有當紅偶像吳廷軒的加入,吳廷軒日前推出單曲不到三天銷售額便破億,更是進入了美國公告牌前五十名,創下了華語歌手的記錄,有媒體分析稱僅他一人便有超過5億的票房號召力,您還覺得《幻城》不足為懼嗎?”

郭小四是《幻城》的監製與編劇,他的《小時代》最後一部電影已經上映了大半個月,拿到了5億票房,整個系列總票房超過了18億,而整個系列的總成本也僅有1億出頭,可以說目前華國年輕一代導演中,論商業價值,陳景行下來就是郭小四,其他人都得往後排。

江河文化攜《捉妖記》破紀錄的威勢,郭小四的名頭,華國《指環王》的吹捧,以及一眾流量大咖的加成以及製作成本的注水,《幻城》的氣勢完全壓過了《唐探》。

即便有夢工廠和陳景行的加持,可是陳景行既不是《唐探》的導演也不是編劇,連個掛名的監製、製片都沒有——陳四成在啟動宣發時是提議過在製片人或者監製加上陳景行的名字,但被陳景行拒絕了,除了出錢他是真的沒有在《唐探》的拍攝中出什麼力,他也不打算貪別人的功勞。

陳景行說白了就是《唐探》主要投資商的老闆,他的口碑和名氣對《唐探》的加持實在有限。

如果是在其它檔期,有陳四成和王保強的名氣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在暑期檔還正好撞上了《捉妖記》和《幻城》,在媒體、網路熱度和院線那裡就不夠看了。

不過對於老對手江河文化,陳景行還是有辦法蹭熱度的,他這次以制片方代表的身份來為《唐探》站臺,就是來釣魚的,國內的媒體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作為已經拍了四部院線電影的導演,我想談一下我對電影市場的理解。”陳景行一副“都讓讓,我要發表暴論了”的表情:“電影市場和電視臺的收視,網絡平臺的點選,甚至所謂單曲、專輯的銷售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座的媒體記者甚至一部分影評人臉上都露出了看好戲的笑容。

“華國電影市場的容量已經膨脹到了400億的級別,華國電影的票房成績也早就由卡司驅動演變為口碑驅動,我不認為吳廷軒的粉絲的購買力能夠在《幻城》這樣的大片中起到什麼作用,流量的票房號召力可能只是個偽命題,或許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陳景行的這番話可謂是實打實的“暴論”了,因為此時正是流量商業價值的巔峰時刻,與吳廷軒同期歸國的陸函主演的低成本劇情片《重返20歲》年初就已經上映了,票房表現亮眼,吳廷軒更是在被夢工廠拒之門外後獲得了《幻城》的男主角。

而粉絲的購買力其實也沒有陳景行說得那麼不堪,畢竟資本也不是傻子,這個時代正是各大流量爭奇鬥豔,粉絲粘性最高最狂熱的時候,流量對票房一定是有助益的,而且不會小,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知名電影人乃至大師級導演都在媒體面前表現的像“流量誇誇群”的群主似的。

在前世對流量的唾棄和痛罵風潮其實是在粉絲實在是割不動了,流量商業價值被過度透支,力不從心的時候出現的,影視圈資本都是眼裡只認錢的主,沒有人是做慈善的。

而陳景行在流量明星最輝煌的時候說這種話有點逆時代潮流的意思了,可以說是第一個發表對頂級偶像電影商業價值負面看法的大導演。

站在陳景行身邊準備整場打醬油的陳四成模式化的笑容也顯得有點僵硬,請陳景行來面對媒體,挑起一些話題,蹭蹭競爭對手的熱度,搏一搏版面這種事情他是有準備的,哪怕是跟郭小四幹幹嘴仗呢?郭小四說實話風評也不好,和他半斤八兩,他也不怕。

但也沒想到陳景行竟然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吳廷軒,好傢伙,吳廷軒或許在業內沒有什麼大背景,但是流量粉絲可不好惹啊,看來他近期還是少上網為妙。

媒體記者和影評人卻是發出了一陣騷動,在想要炒作這方面,媒體們和《唐探》片方確實是一拍即合,但是陳景行這也太大方了,配合的有些超出他們的想象,看來夢工廠對《唐探》這部戲確實還蠻重視的,惹得陳景行直接扔雷了。

當然心裡也在腹誹,陳景行這個裝逼飯,做出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模樣,好像你沒請過洛辰當主角一樣,彼時的洛辰不也是流量明星,只不過是上一代而已,現在影視圈紛紛請流量明星當商業大片主角的風氣跟陳景行息息相關,甚至他就是始作俑者。

不過心裡吐槽歸吐槽,陳景行這個“恩情”還是要領的,採訪其他主創人員的熱情也上升了不少,《唐探》正片還沒開始演呢,片方和媒體記者就形成了其樂融融的氛圍了。

映前發佈會在媒體的戀戀不捨中結束後,陳景行領著陳四成等電影主創團隊回到了後臺,面對著陳四成等人有些僵硬的面孔,神清氣爽的比了個OK的姿勢:“任務圓滿完成!哦,對了,大家最近如果沒有必要的話盡量少上網。”

網路輿論沒有出乎陳景行的意料,他並沒有惹郭小四,或者說重點不在郭小四,郭小四有幾個粉絲?

吳廷軒的粉絲跟他們哥哥的事業一樣正處於最輝煌最“未來可期”的時候,哪能容得這樣直接踩臉呢?何況還是出自陳景行這個“仇人”之口。

只不過從《訊號》到《原始碼》,要口碑有口碑,要票房有票房,吳廷軒的第一部電影還沒上映,沒有成績在手,粉絲也就只能把當初夢工廠將自家哥哥拒之門外的仇記在賬上,等“三十年河西”後算總賬。

眼看《幻城》熱度正夯,一副王者駕臨暑期檔的模樣,吳廷軒甚至《幻城》其他明星的粉絲們都對陳景行的“暴論”進行了毫不客氣的回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