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的三四集延續了前兩集的快節奏和密集的劇情爆點,兩集內便出現了兩個高潮。

一個是因為“蝴蝶效應”,李世安誤抓了一個無辜的“嫌疑人”,並且在審訊中癲癇發作導致死亡,李世安也因此被關了禁閉,而就在他被禁閉的時候,對講機那一端的秦海告訴了他因為“蝴蝶效應”,這起連環殺人案後續的受害人都發生了變化,而第五位受害者名叫沈悅,正是李世安暗戀的女孩。

儘管李世安想辦法逃出禁閉室,但還是晚了一步,這一段劇情鄧朝展現了影帝級的表演,搭配上哀婉的配樂,塑造出了極強的感染力,讓電視機前的大部分觀眾都難以自禁的熱淚盈眶,即便哭點比較高的也會被其觸動。

另一個高潮點同時也是第四集末尾的懸念,“蝴蝶效應”帶來的並不都是壞的改變,因為第四位受害者的“倖存”,何秀英與秦海以這位唯一的被李世安救下的倖存者為突破口,衝破層層迷霧與阻礙,鎖定了一個嫌疑比較大的人物——一個已經退休的山城公交司機的兒子馮旭,其因為二十年前意外墜樓導致下肢癱瘓,而連環殺人案也正是在其癱瘓後莫名中止了犯案。

但時隔二十年,根本沒有像樣的證據來支撐何秀英與秦海的懷疑,僅靠時間巧合無法將馮旭列入嫌疑人名單,更何況由於此人是重度殘疾,屬於社群重點關照物件,周圍人對其的印象也都是老實善良,而且性格樂觀積極,看起來沒有任何心理問題與反社會傾向。

孫麗扮演的積案組組長何秀英並不準備放棄,準備接近馮旭,看是否能從言語中試探出什麼東西,因此她單獨一人以社群工作者的名義來到了這個下肢癱瘓“嫌疑人”的家中,並以她二十年老刑警的經驗在閒聊中不動聲色的捕捉到了其言語中的破綻。

而這位坐在輪椅上20年的“嫌疑人”也同樣敏銳的察覺到了何秀英的警察身份,因此馮旭在他父親開鎖推開門,何秀英注意力被分神的一瞬間,從輪椅上爆起,將何秀英撲倒在地,並勒住了她的脖子,神色陰狠的對進門的父親大喊道:“她是警察!”

年逾花甲且深知自己兒子曾犯下滔天罪行的父親揹著陽光站在門口,看著在地上被兒子勒住脖子使勁掙扎的何秀英,不發一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四集到此結束。

與此同時,二十年前,李世安被自己喜歡的女孩慘遭殺害刺激,賣力走訪調查,儘管沒有可靠的證據,但他還是鎖定了一個他認為的“嫌疑人”——沿江路線公交車的司機。

已經半失去理智的李世安闖入了公交司機家裡,揪著司機的衣領,憤怒的質問其是否是兇手,而就在此時,司機的兒子腳步輕快的回到了家中,在推開門的一瞬間與李世安的目光正好對上。

年輕人揹著陽光,眼神怔怔,閃過一絲慌亂,李世安盯著司機兒子的目光也逐漸凝滯,緩緩將被他揪起衣領的公交司機放下。

第四集完。

在劇中,何秀英孤身一人冒充社群工作人員到她認定的“嫌疑人”——公交司機的兒子馮旭家中試探,並在其年邁父親進門的一霎那被輪椅上的馮旭撲倒勒住脖頸,和李世安孤身一人闖入他認定的“嫌疑人”公交司機的家中憤怒質問,卻在其兒子進門後目光與其交匯這兩個情節是透過平行蒙太奇的手法進行的互動敘事。

何秀英與李世安的行動是同時且交替的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因此最後何秀英被勒住脖頸在掙扎中與進門的“真兇”父親的對視,以及二十年前李世安鬆開了“真兇”父親——李世安以為父親是嫌疑人——的衣領與進門的“真兇”對視,同時成為了第四集的定格結束畫面。

相當於在第四集末尾留下了兩個相隔二十年卻相互映襯呼應的懸念,一個是何秀英的安危,一個是李世安是否能意識到剛進門的司機的兒子才是真兇以及能不能抓住真兇。

芒果衛視頻道的副總監周海在電視臺播出後臺看著播放完畢的《訊號》第四集,臉上除了對劇情的感嘆之外,更有喜色溢於言表,對著陪在他旁邊的電視節目交易中心主任蘇紅梅說道:“這個末尾斷的相當有水平啊,我有預感,恐怕到下週收視率就能達到2了。”

力主購入《訊號》的蘇紅梅也掩飾不住自己臉上的笑意:“其實根本原因還是這部劇的節奏快,信息量大,現在大部分國內電視劇節奏太慢,你讓他斷集也斷不來啊,沒有密集的信息量和快節奏的鋪墊,也很難塑造出抓住觀眾情緒的懸念。”

對於採購《訊號》,芒果衛視並沒有反對意見,孫麗的劇哪個電視臺不想購入啊?但是夢工廠的獅子大開口確實讓芒果衛視打過退堂鼓,如果只看總價格,接近一億的叫價在如今一年三變的市場行情中並不算天價,更別說是孫麗的劇了,但是《訊號》的集數是其最大的短板。

25集的內容實在是不經播,歸根結底電視臺的主要收入就是廣告費,即便是孫麗鄧朝這對電視劇界的王炸組合也彌補不了這個缺陷,對於夢工廠的開價,電視臺內部對此是有過反對和觀望意見的。

但是看過完整電視劇的蘇紅梅從始至終都堅持購買《訊號》,甚至還努力說服了衛視頻道總監,恢復了停辦的周播劇場來最大限度的延長《訊號》的商業價值。

上週六《訊號》首播雖然收視破1,但並沒有什麼說服力,既是週六黃金檔,又有收視女王的加持,首播破1並不算多麼驚豔的成績,芒果衛視又不是二三線的電視臺,事實上《訊號》一二集1.025的收視率比之前一天黃金檔《妻子的謊言》收視率還要低不少。

作為購劇部主任蘇紅梅也因此承擔了不小的壓力,電視臺內部也是有人事鬥爭的,不過隨後在網路上爆棚的口碑幫助她緩解了壓力,可是口碑再好也不能當飯吃,電影看票房,電視劇當然要看收視率。

而這些壓力都在今天得到了釋放,雖然正式的收視率還未出爐,不過測量儀顯示的實時收視率已經過了1.5%,且預估的收視份額將超過5%,而隨著第四集末尾留下的兩個大坑,可以想見下一週的收視率必然還會提升。

根據各大網絡平臺的資料彙總,蘇紅梅似乎已經看到了一個收視率、網路點選與口碑全線飄紅的現象級熱劇正在從地平線升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