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過硬的口碑,和《原始碼》更加靠攏商業大片的屬性,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華國內地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大片——無論是列車爆炸,還是魔都面臨爆炸的威脅,KBZZ,軍方的介入,極其富有未來感的科幻設定,這對華國觀眾來說都非常新鮮,甚至有一種興奮感。

總之就是《原始碼》竟然撐住了由少年復仇者帶動起來的票房大盤!

在華國電影市場有一種比較慣常的操作,那就是把分賬電影定檔到淡季,由好萊塢大片帶動起低迷的大盤。

通常來說一旦分賬大片進入尾聲,市場大盤就會回落到正常的淡季水平。

比如《少年復仇者》剛上映的時候,除了首映日拿到了3億票房,就連首映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仍然拿到了1.6億的票房,整整一週的工作日每日大盤竟然都至少保持在了1.5億以上,這個大盤數字比去年暑期檔的工作日還要高。

可以說《少年復仇者》以一己之力把4月這個電影市場淡季提升到了暑期檔的程度。

而隨著《少年復仇者》上映兩週後開始失速,每日票房大盤也在急速回落,而《原始碼》的上映竟然又把票房大盤抬升起來了,這意味著一部國產電影也能在淡季吸引大量觀眾走進電影院。

除了首映日24號晚拿到了2100萬的票房,25號拿到了1.4億,26號1.7億,27號進入工作日竟然也拿到了1.3億,全國院線彷彿又回到了《少年復仇者》剛上映的那一週,讓業內為之詫異甚至一時失聲。

難道是國內的觀眾被《少年復仇者》吸引在工作日創下了1.9億的票房紀錄後徹底愛上了電影院了?

在4月這個票房淡季工作日大盤竟然能屢屢達到1億以上,簡直誇張至極。

還是陳景行的號召力能比得上超英IP了?《原始碼》可是個原創劇本的電影啊。

很多人這時又想起了陳景行在《原始碼》首映禮上在媒體的採訪中說的那些話,原本他們對所謂一年內會有國產電影打破《少年復仇者》創造的19億票房記錄都是不認同的,而且認為陳景行這話有些酸,包含有不服氣的情緒。

現在看好像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啊,都不用等到一年以後,就《原始碼》這個票房走勢都足以讓人浮想聯翩了。

不過媒體已經顧不上這個事了,各個營銷號和娛樂媒體現在都開始馬後炮的分析《原始碼》為什麼能創造這樣的票房成績,從口碑,從題材,從導演和演員的號召力——已經有人開始像模像樣的分析胡戈的票房潛力,認為他之前積累的國民好感度在《原始碼》中得到了兌現,從觀眾的口味變化上等等不同角度。

甚至還有人認為華國的電影票房將會從這個奇蹟的4月份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喊出了全年電影票房破500億的口號。

不過從陳景行的角度來講,他認為《原始碼》確實沾了《少年復仇者》的光,《少年復仇者》帶動起了整個電影大盤,從而讓觀眾產生了一種觀影興奮度,這種現象在他前世位面也發生過,一部電影帶動起觀影浪潮後,也會讓同一時期甚至是之後上映的電影獲得流量的溢位。

當然也是由於《原始碼》本身的質量極高,近乎9分的口碑才讓其順利的接下了《少年復仇者》創造的電影市場興奮度,創造了4月彷彿是電影月的觀影狂潮。

直到4月30號,《原始碼》上映6天半累計拿到了7.8億的票房,雖然這和《少年復仇者》上映首周12.5億的票房仍舊有很大的距離,但緊接著就是五一假期了,再加上如果《原始碼》走的曲線能夠比《少年復仇者》再平緩一點——這不是沒有可能,畢竟考慮到其豆瓣評分仍然保持在8.9分的高位——那麼還真不是沒有希望接近甚至挑戰《少年復仇者》的票房。

不過在這之前陳景行和《原始碼》的製片人許文深,以及兩位主演已經來到了大洋彼岸的洛城,因為《原始碼》將會在5月1日在北美院線正式首映。

夢工廠的電影在北美上映已經熟門熟路了,但這次不同的是,陳景行再不是旁觀者的角色了——票房上的旁觀者。

賣斷版權後,無論票房成績如何都跟他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了,雖然少了很多擔驚受怕,但他並不喜歡這種利益分配方式。

而這次夢工廠將真正成為北美發行的參與者——透過螢火蟲發行公司,與好萊塢的地頭蛇環球公司共同發行《原始碼》。

作為夢工廠在好萊塢的代言人——螢火蟲的第一次亮相,加上環球的大力支持和公關,《原始碼》在洛城舉行了首映禮,除了部分電影公司高層,影視圈名流到場之外,好萊塢各大媒體也沒有錯過本次首映禮。

《好萊塢報道者》、《帝國》、《綜藝》等都排除了專欄作家,特約影評人和影視記者。

環球幾乎是以準A級製作的態度對待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出於對陳景行的重視,還有陳景行給出的優惠到極致的聯合發行協議,在螢火蟲與環球簽訂的聯合發行協議中,環球將能從票房分賬中拿走50%。

想一想環球不需要承擔製作費用,也不需要承擔任何版權費用,幾乎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只需要推動《原始碼》在北美院線的發行——發行費用宣傳費用主要還是由螢火蟲,其實就是夢工廠來承擔,環球要付出的更多的是人脈和調動其發行網路——就能拿到票房分賬的一半,這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已經近乎於是無本生意了。

如果按照這樣的聯合發行分成比例,即便《原始碼》能拿到陳景行前作《訊號》5000多萬近6000萬美元的票房,螢火蟲也只能拿到1300萬左右的收益,而在扣除螢火蟲公司正常運營費用之後才是夢工廠的收益,遠低於《訊號》賣斷北美版權的收益。

當然DVD發行螢火蟲公司可以獨立推進,包括北美電視版權周邊授權等收益夢工廠都可以直接獲得,但即便把這些加上也未必能比得上直接賣斷版權的收入。

不過陳景行已經很滿意了,畢竟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在北美這個院線壟斷遠超華國的市場,前期抱大製片廠的大腿交學費是必經的過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