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面直到2015年的華國電影市場,票房榜前五的都是好萊塢大片。

排名第一的就是還未下映的《少年復仇者》,即便《原始碼》能將其徹底擠壓至角落,拿到19億的票房也是板上釘釘,第一代復仇者在華國電影市場還未崛起的時候種下了太多情懷,《少年復仇者》相當於是給了第一代復仇者的情懷一個“還電影票”的機會,這是其票房爆發的很大一個原因。

排名第二的是2014年稱霸暑期檔的《吞星使者:新星》,票房14.9億。

排名第三的是2012年上映的《美國隊長4》(獵鷹美隊),票房達到了14.6億。

排名第四的是2013年上映的《蜘蛛俠:紅骷髏的挑戰》,票房13.4億。

排名第五的則是上世紀末的大片《泰坦尼克號》,97年加12年的3D重製版合計票房13.1億。

漫改大片基本從12年開始就每年一個年冠,即便把榜單拉長到前10名,國產電影也只佔了三位,而夢工廠的上一部電影《訊號》正好排名第十。

已經過去的2014年,可以說是國產電影票房表現亮眼的一年,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各誕生了一部10億加級別的國產電影。

而2015年7部電影雲集的春節檔卻是菜雞互啄,再沒有誕生出一個10億級別的國產電影。

眼看著好萊塢大片節節升高,幾乎已經把記錄拉高到20億了,很多媒體都在憂慮,國產電影能不能在票房上繼續保持緊追不捨的勢頭。

所以不少人都期待著《原始碼》能再創造出《訊號》那樣的票房奇蹟,甚至連電影局領導和秦中和都給陳景行打來電話問他對電影票房的看法。

像秦中和更是處於痛並快樂著的狀態,《少年復仇者》創造了票房記錄,國影自然是跟著賺錢,但他心裡也不禁為今年的國產電影票房佔比而憂心。

2013年的國產電影票房佔比是59%,到了2014年就降到54%了,對於管理部門來說電影市場快速膨脹這個白可遮不了國產電影票房佔比持續下降的醜。

因為《少年復仇者》的記錄太過亮眼,而且還是在4月份這麼個市場淡季,在這種莫名的情緒影響下,《原始碼》彷彿就成了保住國產電影份額,抵禦好萊塢大片進攻的某種希望和象徵。

就這樣,很多媒體在為《少年復仇者》的票房紀錄不斷驚呼讚歎之餘,掀起了一輪對華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的科普和關注,也同時將這種對票房的關注熱潮投入到了馬上要首映的《原始碼》身上。

不過大部分媒體都對此謹慎看衰,首先是檔期的問題,國內取得高票房的電影大都是在熱門檔期中,很顯然,哪怕是馬上要到來的五一檔期跟國慶檔——即便是去年的國慶檔也完全沒辦法相比。

僅僅是從常理來判斷,在非熱門檔期下取得10億級別的票房對於國產電影來講似乎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之相對應的是貓眼電影對《原始碼》的票房預測就在6億到8.5億之間,這是已經考慮到了電影口碑的強弱會對票房走勢造成的影響。

主要的依據便是預售,少年復仇者在上映前一天的預售總票房就超過了2.4億,而原始碼則只有7000萬,按照這種差距來考慮,貓眼電影的預測還算手下留情了呢。

不過陳景行對此並沒有太過在意,少年復仇者明顯具有很強的粉絲電影性質,事實上這是很多大IP電影的共同點,粉絲首日觀影的興趣是非常高的,《原始碼》作為原創電影在預售上肯定是沒辦法比的。

不過讓陳景行覺得奇怪的是哪怕在首映禮上,也不斷有記者追問他對《少年復仇者》票房將超過19億的感想,和對《原始碼》的票房預期。

主要是他對此時很多人隱隱的焦慮不太能感同身受,在他穿越前的那個時刻,彼時華國電影票房榜上好萊塢大片已經沒什麼存在感了。

好萊塢電影在票房前十中只有一部,前20名中只有4部。

再加上天價票房看的多了,對於“區區”19億這個數字真的沒有太多感覺,雖然他也不能保證《原始碼》的票房就能超過這個數字,但也只是覺得just so so而已,並沒覺得這是什麼不可攀登的高峰。

“19億?不錯啊。”

“影史票房記錄?那沒突破20億還是有點可惜。”

“能保持多久?嗯,這個還不太好預計欸,保守一點估計的話……一年吧。”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能打破?嗯……一年吧。”

或許是記者們透過陳景行的表情看到了他內心深處的不以為然,又或許是陳景行的回答有點超出了他們的預想,本來其樂融融的畫面被陳景行的回答整的有些冷場。

不僅是媒體記者們一副啞然的欲語還休的表情,就連站在陳景行身邊的胡戈、萬倩、吳越等主創演員表情也有些不自然,顯然陳景行對19億票房紀錄的“輕浮”態度連幾位演員都覺得有些離譜。

跟陳景行穿越前的那個時刻不同,本位面直到2015年,從電影產業市場化改革以來,國產電影就從來沒有登上過影史第一。

先是《泰坦尼克號》壟斷了長達十年的影史票房記錄,隨後等到票房開始快速膨脹的時候,早已經透過盜版讓華國年輕觀眾積累了深厚情懷的漫改大片不斷重新整理著影史記錄。

國內電影人看到的就是,好萊塢大片先是創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票房記錄,等到國產電影慢慢追著有靠近記錄的希望時,又一部好萊塢大片再次把這個記錄抬高到了讓人仰望的程度。

這種追趕者的焦慮、失望和對強者的崇拜情緒陳景行從來都沒有體會過。

因為在他看來就算沒有他的存在,未來的華國電影市場也會很快誕生出40億、50億級別的電影,19億頂多算是個小土坡,根本無法共情媒體記者說到《少年復仇者》的19億跟提起珠穆朗瑪峰一樣的仰望情緒。

不過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實話實說在很多人耳中恐怕就是大放厥詞,不過他並不在乎,時間自然會證明他預言的正確性。

當然他希望這個“預言”是由他自己親手實現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