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為了陳景行的新電影炒得沸沸揚揚,雖然包括陳景行的影迷在內的大多數網友都秉持著謹慎看衰的態度,而且確實也有友商在其中渾水摸魚,甚至把焦點從《地心引力》引到了正在拍攝的《訊號》電視劇身上。

但夢工廠內部經過評估,認為沒有公關的必要。

只要不是特別負面的熱度,那也是熱度,對《訊號》電視劇有利無害。

就算你再不看好,電視上播放孫麗演的電視劇,難道觀眾還能不看?

而在網路上,有陳景行監製的第一部電視劇,和《訊號》電影的名氣加成,就算你估計他是一坨屎你也會忍不住的去瞧一眼——網播第一集肯定是免費,看看又不會吃虧。

陳景行有信心,只要觀眾點進去看,他就會被電視劇的質量所吸引。

《地心引力》正式立項後,夢工廠和幾個製片合作方就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籌備工作當中。

與陳景行之前預料的差不多,雖然經過了多次溝通,天潤影業和聯合院線還是退出了這部電影的製作。

而讓他有些吃驚的事,幻世網和企鵝影片,這兩家網際網路企業雖然最開始對這個專案有些不理解,但投資的動作卻相當積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終在製片份額中,夢工廠作為主要制作方投資4億元,佔比50%。

企鵝影片和幻世網各出資1.5億;而國影則投資1億,成為電影的第四大制片方。

當然這些錢並不是一次性掏出來的,8億的預算也是分階段進行支付的,如果超支則需要四個制片方商議同意後按比例增資。

電影的總製片人是秦中和,夢工廠幻世網和企鵝影片再各派一個製片人。

作為總製片人的秦中和負責聯絡航空部門,畢竟電影中涉及到的天宮號大型空間站與天宮二號小型空間站需要航空部門提供資料和指導。

尤其電影剛開始主角是在維修巡天號望遠鏡,按照陳景行的想法,對於大型空間站的核心艙,實驗艙,光學艙最好能接近真實,當然如果真的涉及到洩密之類的也能做改動,畢竟還要考慮到這部電影的特效主要承包商可是美國公司。

不過因為天宮號大型空間站在影片開頭就會被衛星碎片摧毀,所以其實不涉及到太多的內部細節,外觀大差不差就行了。

真正涉及到內部細節的是主角的第二個跳板——國際空間站,以及最後的跳板天宮二號。

國際空間站的大量資料目前是公開的,畢竟是多國合作,建成好多年了,但仍然有很多細節是保密的,陳景行甚至打算聯絡一下俄國的太空部門,請來個顧問。

當然華國太空部門也必須要請一個顧問,把控空間站的設計建模尺度,以及電影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學事實。

陳景行對《地心引力》這個專案的原則是儘量真實,儘量符合科學,甚至他對《地心引力》的定位都不是科幻片,要比硬科幻還要更硬,是個近未來的太空災難片。

比如原版中靠滅火器改變主角的軌道靠近天宮號的情節設計,他就打算諮詢科學顧問,看能不能改動的更合理一些。

不過滅火器這個設定他還是比較喜歡的,不在於科不科學,而是一種在普通觀眾看起來似乎合理又覺得比較有想象力的情節,也給影片增添了一些浪漫的色彩。

陳景行目前的主要工作則是與環球旗下的特效工作室Legacy進行對接。

Legacy已經先期派出了20多人的團隊來到了華國,這一批人主要是特效藝術家以及方案設計與解決問題專家,後續還會有更多人來。

原先環球是希望《地心引力》直接來美國進行拍攝,而陳景行直接拒絕了這個看似合理的要求。

說它合理是因為赴美拍攝的這個方案是最經濟的,因為那裡有Legacy現成的特效攝影大棚,各種機器和拍攝條件也都非常完善。

如果僅僅是想拍攝一部特效大片,這無疑是最優選擇。

但陳景行不只是想拍攝一部重工業電影而已,他要的是長遠的利益,要透過這一部電影建立起接近國際水準的特效製作能力,以後夢工廠還會拍攝更多的重工業電影,他需要墨能承擔起更大更多的特效工作任務。

這種考慮都不需要起什麼培養國內特效人才的高調,利益兩個字就足以道明了,如果《地心引力》是由國內特效工作室承製,拍攝預算甚至可以砍一半。

8億的投資可以節省三四億,這是多大的利益?節省下來的成本能再拍好幾部中等製作的電影了,12億票房才能賺回來4億的成本。

陳景行要搭建墨自己的高規格特效攝影棚,現階段就為了拍攝《地心引力》,需要什麼裝置我買。

國內的特效行業購買國外特效裝置並沒有什麼障礙,唯一的障礙就是錢,很多時候是你根本沒這個需求,你自然不需要這些機器,就算有這個需求,直接把訂單給國外的工作室還更簡單。

除此之外就是即便你買了這些裝置,沒有專業的人才也不會用。

由Legacy的特效團隊先行評估要實現《地心引力》的拍攝效果,需要什麼樣的拍攝方案,要搭建怎樣的特效拍攝大棚,需要什麼樣的裝置。

解決方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地心引力》的很多拍攝效果需求Legacy也沒有遇到過,比如最簡單的電影中全程失重的效果在好萊塢電影中就從來沒發生過。

好萊塢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太空硬科幻電影了,《星球大戰》也不需要失重效果,即便涉及到失重也是短暫的失重,和《地心引力》完全是兩種拍攝難度。

除了Legacy的專家成日裡與陳景行和徐盛溝通設計拍攝方案之外,墨的工作團隊也沒有閒著。

徐盛抽調了大部分人員集中力量開始做《地心引力》的cg預演,也就是說用比較粗糙的cg將整部電影呈現出來,陳景行作為導演自然也要參與進來。

cg預演可以作為陳景行需要達到的電影成片效果參照物,Legacy專家的先期工作就是為整個90分鐘的cg預演的每個鏡頭設計特效與拍攝實現方案。

也因為墨的大部分人力被抽調製作《地心引力》的cg預演,導致了《原始碼》的後期制作無法按期完成。

由此產生的後果就是《原始碼》恐怕無法在春節檔上映。

雖然有很多人反對,但陳景行對此並沒有多少遺憾,他對電影的質量有信心。

無論是在五一檔還是在暑期檔上映,他並不認為這會太影響電影的成績,走不了短線可以走長線嘛,而且好電影是能帶動起大盤的,《原始碼》又不是專門為春節檔拍攝的應景電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