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燕已經心動了。

尤其在看完了劇本之後,毫無疑問,雖然沒有什麼大場面,但電影發生的場景要開闊得多,故事也很有趣,具有很商業化的特點,單從劇本質量來說,上院線是綽綽有餘的。

但一部大銀幕電影所需要的東西並非只有劇本,甚至通常劇本都不是最重要的環節。

網路電影稽核寬鬆,不需要事先報備,也不需要拿龍標,而且發行主場就是長影片平臺,對幻世網來說完全沒有壓力。

但是對於銀幕電影來說立項,報備,拉投資,拍攝、拿龍標,定檔、發行、談排片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關卡。

如果說商品從生產出來到銷售是驚險的一躍,那麼銀幕電影從立項到院線放映就需要經過多次驚險跳躍。

在給電影局每年報備的十部電影專案中,最終能夠在大銀幕上與觀眾見面的電影可能只有一部。

而這些上了大銀幕的電影中能實現盈利的又是十中無一。

電影行業堪稱一將功成萬骨枯。

那麼對於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四大長影片平臺之首的幻世網來說,運作一部銀幕電影也很難嗎?

答案是並不容易。

2013年的華國電影製片仍舊掌握在傳統的五大影視公司手中,即國影、京影、天潤、江河文化、聯合院線五家,而院線就更多了,有一定規模的院線公司就超過50家,而這些院線背後又跟五大錯綜相連,甚至五大之一的聯合院線本身就掌握著多家院線公司。

如今的華國,電視劇行業已經基本實現了製播分離。

但電影行業,製片與發行院線卻並未分離,如同一潭渾水,你很難分得清彼此。

再加上電影行業的手工業特性,導致這個圈子有很強的排外性,即便外來資本拿著錢砸,半天也就能敲出一條縫來,然後歡天喜地的當冤大頭,交足了學費才能摸清裡面的門道。

幻世網是交過學費的,上市之初,財大氣粗的幻世網認為自己可以平趟電影行業,他確實有這個資本,作為網際網路公司,資本的寵兒,上市之初市值便超過了五大製片廠之和。

幻世網意氣風發的揮舞著人民幣從五大挖來了不少“人才”,然後宣佈要拍一部神話大片,投資超兩億,請了一眾大咖,最後兩億資金肥了吃大戶的導演、製片、明星和特效公司,拍出來一部辣眼睛的五毛特效大片,在暑期檔被江河文化出品的由一位著名喜劇導演拍攝的小成本喜劇片碾壓。

為此幻世甚至還發文怒斥某幾家院線故意壓低排片,打壓神話鉅製,但並沒有引發大眾的同情。

實話說,就算院線排片公平公正,這部兩億大片還是要撲街。

幻世網突然發現燒錢佔市場這個在網際網路行業屢試不爽的招數在電影行業完全不靈光啊。

你砸再多錢都未必打得過人家一兩千萬拍出來的小成本電影。

關鍵就在於一個看似靠譜的專案到一個靠譜的電影成片之間的過程對於幻世網這樣的外來資本來說,根本是個黑箱,你能做的只是把錢放到箱子裡,當你開啟箱子時出來的是鮮花還是狗屎這是你完全無法掌控的東西,即便出來的是鮮花,能不能受觀眾歡迎,市場買不買賬,又是個玄學。

那有沒有把錢變成鮮花成功率高一點的地方呢?

有。

那就是以幾個大導演為核心與和他們經常合作的穩固班底形成的幾個圈子,他們幾乎壟斷了目前電影行業的優質創作者,他們當然也拍過爛片,但生產的好片也不少,總體來說,是個生產質量相對穩定,就算差也通常不會差到離譜的電影作坊。

而這些圈子都被五大製片廠圍得密不透風,如今的華國電影市場重工業電影都被進口大片壟斷,國產電影往往製作成本不高,就算拍幾部古裝大片,投資也沒有很大,因此即便五大製片廠沒有網際網路新貴有錢,但也不缺拍電影的錢,不會把投資優質創作資源的機會分給外人,就算分擔風險,五家互相撐一把也儘夠了,不會引狼入室,培育別的競爭對手搶食吃。

即便幻世網等網際網路平臺敲開一條縫,把錢送到門口,也只能簽署最低版本的投資協議,電影製作、發行、定檔、排片都沒他們的事,等著電影上映後按投資份額分賬吧!

如果能實打實按照投資份額分賬,幻世等網際網路新貴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又要說到製片發行院線這一鍋漿糊了。

國內院線分賬比例非常高,2013年的華國院線與製片發行之間的分賬比例是41:59,也就是電影票房除了要先分出一成作為上繳電影基金和納稅之外,剩下的部分院線分六成,再剩下的四成製片和發行還要分。

而大洋彼岸的藍鷹聯邦呢?制片方通常都能拿走五成以上的分賬,對於觀眾期待的大片,制片方甚至能拿走六成。

華國製片廠這麼低的分賬比例,五大怎麼會一直接受呢?那是因為五大製片廠本身就是集製片與發行為一體的,所以製片與發行的分賬他們都能拿到,同時他們又跟院線糾纏不清,股權互持,甚至乾脆就是聯合院線這種製片發行院線一條龍,不管怎麼分賬肉都爛在鍋裡。

五大能接受,幻世網這種純粹的投資者可就難以接受了,然而對於幻世網來說這只是第一個坑。

第二個坑是分賬款太慢了,華國國內的院線此時正處於高速擴張中,不僅國家層面為了儘快擴容銀幕數量,支援高比例的院線分賬,而且院線自身也因為高速擴張而一再拖延給製片發行方的分賬,甚至有電影上映一年多了,制片方才收到院線打來的分賬款的情況,而五大又因為與院線股權互持,利益攸關,所以也對院線拖延一年半載的分賬較為寬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單純的電影投資方面臨的第二個大坑。

最後一個坑才是真正讓幻世網這種外行投資者欲哭無淚的東西。

製片發行院線的一團漿糊讓電影的盈利本身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黑箱,不僅能虛報成本騙投資方,還能虛報票補,甚至在票房本身作假,張冠李戴,乾坤大挪移,甚至乾脆票房縮水,對於監管機制不完善,發行與院線又相互勾結的情況下,這些事情其實是很常見的。

往往人家圍坐一團已經把中間的奶油吃光了,然後再告訴你這部電影辛辛苦苦就掙了個麵包,按照你的投資比例,分你一點麵包屑吧。

陳景行提議要合作拍攝銀幕電影並不是一時興起,他對幻世網等網際網路平臺目前的處境的瞭解的,再說還有前世位面可以參照。

前世位面的網際網路新貴在電影行業裡真正站住腳甚至成為行業巨頭也是交了不少學費,走過不少彎路的。

陳景行穿越前聽過電影從業者抱怨網際網路投資方不像過去的煤老板,不當甩手掌櫃,到處干預的言論,但說實話,電影從業者也不是白蓮花,把外行投資者當冤大頭騙,坑完一個又一個的事情也沒少幹,只能說這是行業良莠不齊,群魔亂舞,缺乏監管,工業化嚴重不足的必然結果。

本位面也差不多,在2013年的華國,任何資本想要真正在電影行業立足並且掙到錢,那麼製片發行院線每個環節,你都要親自參與進去,否則別人把門一關吃幹抹淨,出門分你一點麵包屑的事情是無法避免的,在前世位面,也要再過好幾年,種種亂象才會好一些。

幻世自從吃了個悶虧後終於學乖了,公司高層也意識到了電影行業水深,不能硬闖蠻幹,得徐徐圖之。

近兩年,幻世等網絡平臺幹的事情就是當散財童子,到處敲門給投資,不圖別的,把各處廟門摸熟,然後是讓觀眾看電影的時候多熟悉一下幻世網的logo和片頭。

但網際網路資本的蟄伏是為了將來一朝奮起攪動風雲。

幻世近幾年也參與了多部影視劇的投資,雖然沒吃到肉,湯也多少喝了一些,也培養挖角來了一批較為專業的人才,銀幕電影的製作發行流程從能力上來講對幻世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現在缺的就是靠譜的專案。

不是沒有導演編劇求著幻世投資,但幻世已非吳下阿蒙,手下人才濟濟,騙錢坑錢的專案不是那麼好騙的了。

而且幻世已經知道了電影行業水深幾尺了,五大在電影行業經營多年盤根錯節,沒有哪個電影人跟他們沒有關係,靠譜的專案第一時間都會被五大過濾一遍,能找到幻世等網絡平臺這裡的都是五大看不上的漏網殘渣,想要在漏網殘渣裡篩出金玉無異於在京城琉璃廠撿漏。

琉璃廠撿漏失敗不過是損失幾百幾千或萬把塊錢,電影專案撿漏失敗那就是千萬億萬的損失,若是幻世不計工本,交足學費,學習陳景行前世位面的索尼,拿學費砸出一個江湖地位出來也行,但幻世雖已上市,身後卻還有追兵,網際網路才是主戰場,可拿不出多少錢交學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