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號,下午6點之後的黃金場票房爭鬥結果出爐。

拿到了41%排片的《白髮魔女》以2800萬的成績取得了當日票房冠軍。

《訊號》則以36%的排片轟下了2600萬的票房。

雖然排片處於劣勢,但《訊號》的上座率顯然要高於白髮魔女一籌,即便京影投入了更大力度的票補。

而在口碑方面,《訊號》則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和驚人的成功。

首映場剛剛結束,豆瓣就開出了分數——對電影質量越自信的出品方越希望早開分數,加上之前試映會和小規模點映觀眾的評價,當然還少不了陳景行的影迷和洛辰的粉絲,《訊號》開分8.9。

雖然之後肯定會繼續往下降,而且也不如《致命身份》剛上映時開分9.0那麼驚人。

但它的傳播效應卻要遠超過《致命身份》。

畢竟國慶檔和元旦次周檔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而夢工廠和陳景行的名氣相比於《致命身份》上映前也有了質的提升。

從前期宣傳來看,《訊號》本身就是國慶檔最受矚目的明星,所以豆瓣開分後,便迅速成了各個媒體和營銷號報道的標題。

“《訊號》首映破千萬,豆瓣開分8.9,口碑票房雙豐收”

“鬼才導演陳景行再出神作!”

“高分又高產,夢工廠再度打造精品電影”

“今年又一部破8分國產電影,導演竟是同一人”

“剛剛,電影《訊號》豆瓣開分8.9,你們覺得合理嗎?”

“熱映電影《訊號》評分8.9,他憑什麼得到這麼高的分數?”

“洛辰雷嘉音演技炸裂,科幻電影天花板”

一時間《訊號》的豆瓣評分竟帶起了話題熱潮,而與其相對的是,無論排片還是票房都壓《訊號》一頭的《白髮魔女》卻沒有開分,只能在這個話題中被《訊號》獨領風騷。

當然如果《白髮魔女》真的開分了,說不定就是一波負面的反向熱度了,所以張衛平壓住不開分的選擇倒還算明智,媒體在熱贊《訊號》高評分的同時沒法把《白髮魔女》提出來做對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主要也是張衛平對媒體的公關力度確實不小,起碼暫時還沒見到有媒體貶低《白髮魔女》的新聞稿。

正面的報道也都是“黃小明袁冰冰激情相擁”,“白髮魔女揭雙面迷情,袁冰冰黃小明相愛相殺”之類的公關文。

媒體不好報道《白髮魔女》的負面訊息,那就只能把力氣全使在吹捧《訊號》上了,彷彿《訊號》才是當天的票房冠軍,《白髮魔女》成了無人問津的小透明了。

媒體拿了封口費不好貶損《白髮魔女》,網民就沒這個顧慮了。

一時間網路上的輿論形成了冰火兩重天,對《訊號》極盡讚美,對《白髮魔女》則極盡唾罵,當然發表觀點的網民也未必就看過這部電影。

而10月1日國慶當天,《訊號》再次以37%的排片拿下了8600萬的票房,而《白髮魔女》則只報收了6500萬,這還是在排片高於《訊號》的基礎上。

《訊號》的口碑繼續發酵,而《白髮魔女》雖然仍舊沒有開分,但口碑已經完全垮塌,而這給出品方京影廠與製片人張衛平帶來了災難性的結果。

京影的會議室內,在凝重的空氣下,宣發負責人沉聲說出了噩耗:“按照剛剛出來的統計結果,明天我們的排片應該不會超過30%,而到後天……恐怕會再掉一半……”

張衛平臉色蒼白,他對此仍舊難以置信:“不可能,怎麼會這麼快?我們不是還在繼續票補嗎?而且是談好的呀,那些狗ri的院線經理當面跟我承諾過的!”

宣發負責人抬頭看了看上首京影老總傅盛鐵青的臉色,搖了搖頭:“張總,《訊號》不是普通的對手,聯合院線是它的制片方,國影是它的發行人,如果我們口碑不錯,還能撐住排片,可是……我們守不住的,在國影的壓力下,尤其《訊號》的上座率確實遠超過我們,甚至其他的電影,院線一定會大幅削減我們的排片,承諾是靠不住的。”

張衛平露出一次苦笑:“口碑……我當然知道口碑是有效果的,可是這才一天,怎麼會這麼快。”

“張總,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了。”宣發負責人又看向傅盛:“傅總,我之前曾經提過建議,現在我要再提一遍,從《彗星》開始我就已經注意到了,夢工廠極為擅長網絡營銷,或者說幻世網內確實有營銷的高人,從《致命身份》再到現在的《訊號》,威力越來越強大。

不過只有兩天時間,甚至已經從社交媒體傳到了線下,形成了覆蓋範圍面極廣的話題傳播現象,當然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訊號》的質量確實超出了市場和我們的預料,不過我們需要重視起來了,營銷手段必須要開始轉型,媒體根本沒有那麼大的作用,社交媒體才是口碑營銷的關鍵……”

如果說9月30號晚上的黃金場《訊號》的觀影人數仍舊比較有限,口碑的傳播還主要以媒體和影評人為主,那麼經過了一號一整天的上映,有更多的觀眾看過了電影,在社交網路和各大論壇中終於形成了大量的言之有物的好評,不再是對豆瓣評分的驚歎對對媒體報道的轉載,或者是為了發洩對《白髮魔女》負面情緒的對照組,而是真正有料的甚至是對劇情和人物的討論和解讀。

[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電影,沒錯,在我看來比《致命身份》還要好看(不接受反駁),當我看到預告片時我就知道這部電影會很特別,但影片實際上的觀影體驗超出了我的預料,陳景行一如既往的將一個奇妙的科幻點子融入到了一個優秀的故事中,而《訊號》中的故事則是他三部電影中最有趣最浪漫的,相比於《致命身份》,陳景行的這部作品裡面有了更多的人文關懷,雖然標籤仍舊是驚悚懸疑片,但他的基調是陽光而溫暖的,還有對蝴蝶效應的展現相當精彩,尤其最後幹掉兇手的高潮戲,我不想劇透,但真的太有想象力了……

對了,香菸是有害的,這還是一部極好的戒菸電影,我已經在勸我的父親戒菸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