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送完,趁著時間還早,長樂便告辭往驪山去了。

爹爹說了,魏徵那個老東西不要臉,永嘉姑姑,很快就能恢復自由,她得抓緊了。

怎麼著,也得在禁足結束之前去探望一次,否則,以永嘉姑姑記仇的性子,回頭還一定怎麼捉弄她,報復她。

陳遠,則把籠子開啟,一面命人覓地建造“貔貅館”,一面與鄭愔姜籬一道,帶著兩隻小滾滾玩耍。

這時他有一個想法,把鄭愔,姜籬,其一,或者兩個,都帶到現代社會去看看。

這樣一來,老家父母就算催,也頂多是催過年帶回家,而不是談,相親。

那些殷勤作介紹的,也可以順理成章的拒之門外。

而事實上,這還是次要的,可有可無。

女朋友嘛,解決方法很多的,不一定非得就要從這邊帶,還可以花錢網上租。

實在不行,養一個,也就那麼回事,無非是花點錢,容易變綠。

真正重要的是,一旦帶過去,以後來回橫跳,倒進倒出,也就方便了。

屆時不用再遮遮掩掩,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生活的自由度,也會因此而得到巨大的提升。

至於說風險,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也沒想象中那麼大。

因為但凡腦子正常一點,就不至於在現代社會亂說,而在大唐,他其實是不擔心洩密的。

大不了拋開這一切,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沒準混得更好。

卻也不能操之過急。

當下,說說情況,打打預防針,沒事,真的帶人,怎麼也得房子裝修好以後。

此外,戶口,以及安全,都要考慮。

主要是安全,因為對於古人來說,現代社會病毒太多了,如果沒有免疫能力,中招的可能性很大。

是以,也只是一個想法,悄悄醞釀著,並未提及,更沒有實施。

驪山,道觀,永嘉還是酸了。

可惡的小賊,撩她也就罷了,又對長樂這麼好,還要一起合作開酸奶鋪,他想幹嘛?

長樂也不小了,嫁人,估摸著也就這兩年的事!

關鍵是,長樂跟她不一樣啊!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以二哥對長樂這丫頭的鍾愛,夫婿,必定會選擇最好的。

而這個好,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個人才華能力,反而不那麼重要。

同樣的道理,長樂入道當女冠這種事,也必定不會被允許。

可而今這丫頭說起陳遠時眉飛色舞,滿臉崇拜的模樣……

說實話,擔心。

陳遠或許沒想太多,只把這丫頭當小孩子看,可女兒家,十二三歲,情竇初開,喜歡上一個人,太正常了。

萬一這丫頭就動了那份心,對於陳遠來說,不啻於一場災難。

二哥也絕對不會允許,哪怕陳遠再有能耐。

……

……

新的一天,太陽照常升起。

因為事先得了長樂遣人傳回來的訊息,是以早早的,李二便出發了。

隨行者眾多,除了李君羨為首的百騎司將士,還有司農寺,都水監,將作監乃至六部之一工部人馬。

都是來參觀學習的,不但自備工具,還自帶乾糧。

到地方一看,又不由感到吃驚。

因為那巨大的水車,及配套的灌溉設施,也因為苗田裡,那茁壯整齊,長勢喜人的種苗。

此時,移栽工作已經開始。

培育好的棉花苗,玉米苗,番茄苗,西瓜苗,等,連土缽一起,一個一個移到框子裡,或肩挑,或車拉,運到劃定好的區域。

種起來也簡單,地是翻過的,只要用自制的工具,打個洞出來,然後種苗連土缽一起放進去,再蓋上一些土,把洞口封閉即可。

而印象中,貌似蓋土封口這一步,而今鄉下很多地方都省了。

畢竟,一斤糧食換不來一瓶水的時代,種地,也變得有些無所謂。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都這麼麻煩。

比如辣椒,茄子,油麥菜,萵筍,等,就沒有用土缽,而是直接撒的。

這些菜苗,成片的,密密麻麻,只要起出來,一把剷刀,一棵一棵,成行成壟,栽種到地裡,再淋上水即可。

李二帶人一路走來,很快便看見陳遠在澆水忙活,遂高聲笑道:“賢弟,這就開始移栽了嗎?”

陳遠直起腰回頭,也笑了:“是啊,秦兄這是,帶人給我幫忙來了?”

李二哈哈大笑,上前:“是吧,愚兄亦不知,反正朝中這些同僚,非要跟著來看看。”

語畢,一干人等,但凡有點身份的,皆上前見禮。

陳遠趕忙還禮,又要命人準備接待。

李二擺手笑道:“賢弟就別忙活了,既是來觀摩學習,又豈有坐下品茗享受之理?”

“言之有理,吾等不請自來,已是叨擾,陳縣子勿要客套才好。”

“是啊,若真是要喝茶,又何須來此,不若留在長安,諸位以為然否?”

“實不相瞞,吾等可是連工具乾糧都自備了,就等著一展身手,陳縣子可不能這點面子都不給啊!”

“……”

李二在場,這些官員要說一點不緊張,一點不驚訝,那絕對是假的。

只是當下君臣之間的關係,到底不像後來一些朝代,是以場面還算輕鬆愉快。

陳遠也不再強求,拱手笑道:“那就怠慢了。”

言罷,低聲囑咐了幾句,命鄭愔去安排人殺雞宰羊,提前為今日的中午飯做準備,而後,便親自帶人參觀起來。

時間也不長,約莫半個小時,人群就散開了,一行人觀摩研究的觀摩研究,幫忙移栽的幫忙移栽。

李二也沒閒著,擼起袖子,捲起褲腿,擺往腰間一系,親自上陣。

看這架勢,陳遠也不好意思偷懶,本打算種會菜就去釣魚的,卻也沒能夠,只能一起幹。

所幸結果不錯。

奴隸兩波,一波永嘉給的,一波自己到奴隸市場買的,逾四十人。

又有身為官員,免費來服役幫忙幹活的人員二十四。

再加上李二帶來的一群人,總人數,將近一百。

便是這樣一群人,一天忙下來,棉花,玉米,兩種本季最主要,種植面積也最大的作物,都搞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時間,也就此來到傍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