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都是鬼話。

至少,空調扇需要用電驅動是真的。

可李二還是想要。

哪怕近距離看過發電裝置,哪怕明白沒電這玩意就是擺設,純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顏值高,好看,哪怕弄回去不會吹風,不會轉動,靜靜的當個擺件也是很不錯的。

也正因為此,什麼西瓜啊,什麼草莓芒果冰鎮酸奶啊,瞬間都不香了。

哪怕這些都是好東西。

尤其西瓜,眼下尚未傳入,見都沒見過。

見狀,陳遠頗為無奈:“秦兄,別這樣,沒電拿回去真沒用。”

“沒用擺著也好看啊!”李二眼巴巴望著,有些食不知味。

“可放我這不止是好看啊!”

“那要不,賢弟你開個價,連那什麼電池板一起賣與愚兄?”

是真好意思。

這話一說,別說永嘉了,連長樂都忍不住捂臉,覺得丟人。

李二卻覺得這提議很不錯。

不是沒電麼,那我把發電裝置一起弄回去不就可以了?

還有燈,房間裡的空調,都弄走,這樣日子就舒服了。

熱不用絞盡腦汁找地方避暑,晚上不用點蠟燭,卻能跟白天一樣亮堂。

陳遠嘴角微抽:“這不好吧,小弟也不是缺錢的人啊,要不,等哪天再簽到,給秦兄送過去?”

其實還是有貨的。

太陽能的沒有,有水力的。

也是很早就買了,安裝一樣簡單,直接丟水裡便完事了,基本上有水流就能發電。

只是不太好這個時候拿出來。

李二也不知道這些,聞言想了想,點頭:“也好,只是依賢弟看,這下一套簽到,要等到什麼時候?”

“應該不會太久吧,短的話,十天半月,長,應該也超不過一個月。”陳遠一本正經說著鬼話,卻是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李二一想,貌似也還行,便笑道:“那就有勞賢弟了,不是愚兄非要強人所難,實在是賢弟不住長安,不知這盛夏的長安城到底多熱。”

就這麼說著,頓時桌上的食物酒水又香甜起來。

冰鎮的葡萄酒。

冰鎮的西瓜。

冰鎮的草莓芒果酸奶。

無一不是解暑聖品,讓人吃在嘴裡,涼到心上。

這時李二的心態也調整過來,將有錢了卻不知怎麼花的苦惱倒出。

“四百多萬貫……”

陳遠琢磨著,感覺,好像也不是特別多。

四百多萬貫嘛,以糧價類比,一貫現代社會五千,四百多萬貫,也就兩百多個億。

區區兩百多個億,很多嗎?

老家小四線城市,房價都過萬了,兩百多個億,也就,十多個樓盤。

不過還是問道:“秦兄你怎麼想的?”

“沒怎麼想啊,愚兄就覺得,這錢,著實是太多了些,尤其冠名贊助要先行的情況下,想要花掉,著實艱難。”

兩條腿走路,卻也是分先後的。

而很顯然,那種不求經濟回報,只求冠個名在碑上佔個位置的要優先。

這就使得想要花錢愈發的困難。

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農業生產不能耽誤,能呼叫的民力有限。

陳遠便問:“那料錢呢,料錢有沒有考慮?”

“料錢?”

“賢弟的意思是,水泥砂石這些,也要錢?”

這個李二還真沒考慮過。

他覺得,給工錢就行了,那些水泥砂石之類,根本沒必要給錢。

頂多就是給生產水泥和採挖砂石的人工錢。

這個問題還是太複雜了,一時間陳遠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畢竟眼下沒有所謂的市場經濟,整件事,都是國家統籌。

索性也放棄了,轉而言道:“既然作為工錢花不出去,那就囤物資啊!”

“囤物資?”

“嗯,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好像是有這麼一段話吧?”

語出《勾踐滅吳》,說的是凡事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不然等到要用的時候再去張羅,恐怕來不及。

只是到底不是學文的,陳遠有點記不清出處。

李二卻是記得很清楚,聞言眼前一亮:“賢弟的意思是,花不出去的錢,就用來囤積物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遠笑著點頭:“是啊,要是我的話,我就會用來囤積糧食,布匹,鹽鐵,藥材,乃至石炭。

這樣好處很多。

首先,錢幣存放會貶值,但物資不會。”

“貶值?”

這概念新鮮,都沒聽過。

陳遠解釋道:“貶值的意思就是,物價上漲,同樣多的錢,買不到那麼多東西了。”

這樣一說就都懂了。

畢竟物價上漲,從來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可物資永遠是物資。

就像一斗米,而今一斗米五文,沒準過兩年就是一斗米六文,可米本身,一斗還是一斗,沒有變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錢花不出去,變成物資儲存起來,的確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也因此,如果這樣操作,沒準備到時候不但可以連本帶利把債還清,還能賺一筆。

因為要還的錢只有那麼多,利率也固定了,到時候物價上漲,囤的物資清倉……

真是一筆好買賣。

看李二的臉色,陳遠大約也猜到他的想法了,笑道:“秦兄莫不是打著物價上漲後清倉還債的主意吧?”

“難道有問題?”李二並未掩飾自己的想法,反問道。

陳遠笑道:“沒問題,但是作為一種國家行為,秦兄總不會認為這種事是為了賺錢吧?”

“賢弟的意思是,以備不時之需?”

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這段說原意是要為將來會發生的戰事提前做準備。

但道理是一樣的。

一開始陳遠提這個建議,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陳遠點頭:“對,以備不時之需,這是第二個好處。

這樣就會使得哪怕鬧水災,鬧饑荒,也不至於引發混亂,可以安然度過。

如果說讓老百姓富起來,是提高老百姓的抗風險能力,那這種行為,便可當做是提高整個國家的抗風險能力。”

“然後呢?”

“是啊陳大哥,還有什麼好處,一併說出來啊!”

“……”

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道理,前人懂,當下也有施行,畢竟囤糧用於賑災,實在不是什麼高明舉措。

但是從來沒有提到這樣一種高度,更沒有哪一朝耗費如此巨大的財力。

而重點在於,似乎這還不是全部的好處。

所以,連長樂永嘉,這會都有點迫不及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