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不知道,查,畢竟他是一個可以反覆橫跳之人,這種體驗,實在是比純粹的穿越好太多了!

也因此,這煤鍊鐵為什麼脆的原因很快就找到了。

其實很簡單,煤不行。

深究的話,是含硫量高。

結合起來,國內的煤,普遍含硫量都偏高,而且整體來說,國內的煤炭資源,質量偏低,褐煤瘦煤太多。

由此導致的直接後果,便是煤不好燒,灰分重,發熱量低,然後,煉出來的鐵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來如此,我說怎麼同樣是火,偏偏煉出來的鐵脆呢,原來是含硫量太高!”

聽完,永嘉似乎也明白了,頻頻點頭。

陳遠身子微微後仰,嘴角抽了抽:“你能別這麼裝嗎,你知道硫是個什麼東西?”

“那硫是個什麼東西?”永嘉,果然是不知道的,趁勢就問。

陳遠瞥了一眼,想了想,搖頭:“說了你也不懂……”

“那也說說唄,你都不說,怎麼知道我不懂呢?”左右也是閒著,永嘉笑眯眯,不厭其煩。

陳遠:“氫氦鋰鈹硼,硫氯氬鉀鈣,鈉鎂鋁矽磷……”

永嘉:“???”

說的什麼?

此人言耶?

陳遠嘆氣:“元素週期表,所以我就說啊,說了你也不明白,除非,我送你去學校。”

“嗯——”

漢語言博大精深,同樣的字,意思也是可以截然不同的。

就如此刻,這個“嗯”,第二聲,聲調偏長,加上撥浪鼓一般搖頭的動作,及恐懼的眼神,就不是同意的意思,而是,不幹,死都不幹。

我不要去上學!

你也別想著送我去上學!

你要敢送我去上學,我,我死給你看!

陳遠早就洞徹這丫頭的學渣本質了,鄙夷道:“別怕,你就是真想去,還不一定有學校願意收呢,拉低班上的學習水平,老師要扣錢的!”

“去,我有那麼糟糕嗎?”永嘉又笑起來,追著陳遠一頓錘。

隨後又問道:“既然問題找到了,那接下來,怎麼解決?”

“除硫唄!”

“怎麼除啊,都看不見呢!”

“燒啊,水裡的細菌,寄生蟲,也看不見,燒就沒了!”

“……”

也就說說。

畢竟這剛下過雨,地面泥濘不堪,想搞死,不方便。

當然,事情本身沒什麼難度。

煉焦嘛!

原理其實很簡單的,跟燒炭一樣,燒炭是木材隔絕空氣高溫乾餾,而煉焦,是煤炭隔絕空氣高溫乾餾。

而只要經過這種高溫乾餾,將原煤煉成焦炭,含硫量便可大幅度降低。

這也是現代鋼鐵工業的做法,原理上,不過一紙之隔。

其實永嘉也沒多大興趣。

她這人,主要就是太閒,沒事幹。

一看實在是聽不懂,眼下又不方便操作,便放棄了。

陳遠拎了點泡酒的材料,回現代社會郵寄,她也跟著跑了過來。

完事,視頻聊了一通,又跟著前往漁具市場。

這一天還是釣魚了。

灞水,位於水面之上的水力中心,找了個位置,兩張食案一擺,放上酒,水果,堅果,些許滷菜熟食,再切兩斤羊肉,燃一炭爐,邊吃邊釣,美滴很。

魚情也好。

雖然只是普通的小釣竿,雖然,都沒打窩,可這一千四百年前的魚兒,哪見過這麼高科技的玩意?

便是一條蚯蚓,也是來自天上的美味啊!

況且,這年頭魚本來就多,不像後來,環境汙染,電,毒,一條河裡,別說魚,連只螃蟹都難以找到。

所以,除了新鮮的羊肉,還有大把新鮮的活魚,想怎麼烤怎麼烤。

轉天,開始嘗試煉焦。

煉焦,原理很簡單,乾餾嘛,一口鍋,煤塊倒進去,蓋上鍋蓋,留個出氣孔,灶裡點火餾就完了。

早些年這麼幹的也不少,曰,土窯煉焦,只不過鍋會大一點,鍋蓋也大點,材質,可能也不是鐵。

陳遠也是這麼幹的。

主要是這樣弄簡單,相比之下,現代煉焦工業普遍採用的煉焦工藝,雖然不是做不到,但是,太複雜了。

再一個,他也用不了那麼多,畢竟,他只想搞個小鐵匠鋪,過過手癮,滿足滿足少年時關於神兵利器的夢想。

只不過,作為一個現代人,作為一個理工男,這口鍋上,他還是設計了能源回收利用裝置。

因為煉焦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可燃的焦爐氣,這東西直接排放就是汙染,管道引過來,燒,卻可以省煤。

……

時間過得很快。

一上午,終於,鍋還是弄好了。

桶狀的,平底,錐頂,鍋下有燃燒室,光燃料新增口,便有六個之多。

而這口鍋,總的來說,就是青磚砌築,內壁糊泥。

不是簡單的稀泥,而是以耐火磚工藝制作,燒結之後可以耐高溫的泥。

特意設計的焦爐氣回收利用管道,也是以竹製管道為骨,外面糊上這種泥。

此外,出於加固和隔熱方面的考慮,青磚砌築的鍋體外,又填充夯實了厚厚的土層。

這個時候,燒就行了。

燃燒室添煤,燒,從這天中午,一直燒到第二天中午。

趁著這個空檔,陳遠還特意去買了兩個石墨坩堝,能承受一千八百高溫,影片中老外經常用來熔化鐵水那種。

這東西,當下倒也不是一定就做不出來,就是,太麻煩了,光找材料就不知道要耗費多久。

此時,經過一天一夜的高溫燒結,一座土法煉焦的土窯,也正式宣告落成。

看著還挺有意思的,六個燃料新增口,每一個,都有耐高溫黏土官道自窯頂蜿蜒而來,使得整座土窯看上去,給人一種三頭六臂之感。

但是又沒有三個頭。

前後上下打量了一番,感覺差不多了,開始加料。

料不是隨便加的。

現代煉焦工業,在加料之前,要對煤塊進行選洗,以去除灰分,降低雜質。

這裡也是,都是選好的煤塊,還用水沖洗過,只不過都是靠人力完成。

而這些料,會透過窯頂專門設計的加料口,加到密封的窯內空間。

好在這窯不大,直徑兩米,高,才半米,這樣在事先備料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搞定了。

完事,封上加料口,開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