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費解的一件事。

而類似的東西,過去其實很多,什麼牛皮菜,什麼豬漢菜,等等,味道都不錯,但,都是拿來餵豬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遠也沒想太多。

紅薯藤種好,這一天也差不多了。

晚飯一如既往的樸素,一小盆孜然羊肉,一小盆紅燒甲魚,一盤清炒紅薯藤,就著菰米飯吃。

吃完,皮影戲就不看了。

一來沒有準備,二來,那些東西,看多了,說實話沒什麼意思。

還不如在外面,彈琵琶,看星星。

時間也隨之來到第二天。

這一日,長安,宮城,李二很忙。

一方面,這段日子出現的新事物太多,每一樣都干係重大,不可掉以輕心,一方面,端午快到了。

這可不是小事。

普通人過端午,撐死了就考慮一下去哪玩,粽子吃甜還是吃鹹,可身為一國之君,他得想後宮一大家子,得想怎麼犒勞群臣,還得想,民間怎麼把這節日過好,過熱鬧。

相比之下,長樂就輕鬆多了。

昨日給母親送過乾果鮮果之後,她便奉命前往挑選人參。

但她又不太瞭解這些,怎麼辦呢,於是,就從太醫署叫了太醫。

三個。

這挑選,自然是趕年份高的,品相好體須完整的選。

結果,還真就沒有上千年的。

沒有就沒有吧,沒有上千年的,九百年的也湊合。

最多數量上彌補一下,兩……

三株!

大不了那八百年的湊。

反正都是進貢來的,年年有,用不完,又不能當飯吃。

選好,再一想,來都來了,不妨再多拿點。

還是那句話,反正進貢來的,年年有,用不完,還不能當飯吃。

於是,蟲草來兩斤,鹿茸來五斤,靈芝……

這個比較多。

光品種上,就有赤、白、紫、黃、黑、青,共六種。

重點,這東西煲湯泡水都行,自古以來便是道家推崇的養生仙草,多吃點也沒事。

所以,一樣裝一筐好了,反正筐也不是很大,一筐估摸著也就十來斤。

再一看,還有夜交藤,烏髮養生,也很不錯。

這個東西,一千年就太沒意思了,起碼要兩千年的才夠看。

但是,真的好重啊!

雌雄一對兒,還是幹的,她居然,搬不動!

但願不要不識貨,被認為是蠢笨沒用的樹根才好。

至於剩下的,似乎就沒有什麼很特別的了,便也沒再費勁,只在太醫的建議下,稱了兩斤潮州來的海馬。

看著還蠻有趣的。

真有點小馬兒的形狀。

當然,藥再好,不能亂吃,這點常識她還是有的,所以,又特意讓太醫組了方子,書了一些服用需要注意的事項。

便是這樣一堆東西,連藥材,帶方子及服用須知,一覺醒來,她便命人裝車,親自帶隊送往驪山。

理由也想好了,枟陽縣伯陳遠,進獻及改良水泥之法有功,今聖御賜……

……

驪山腳下。

同樣是一覺醒來,陳遠卻發現,還是有點大意了。

因為隨著時節正式入夏,氣溫攀升,縱然是活水長流,又有河風吹拂,蚊蟲,還是不可避免的猖獗起來。

這不,好不容易養白一點,現代的蚊子還沒來得及嚐鮮,卻被一千四百年前的蚊子給蓋章了。

鄭愔姜籬細皮嫩肉,血大概更甜一些,更慘,直接就戴上了面紗。

要說誰好,大概也就永嘉了。

不是皮糙肉厚,而是,要幔帳有幔帳,要驅蚊香囊有驅蚊香囊,早有準備。

也因此,臨時買了瓶寶寶金水回來噴過之後,他便琢磨著,是不是自己做點花露水來用。

不然這一天天幹嘛呢?

這人活著,總是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的!

不過在此之前,得先把插秧前的準備工作做了。

長樂過來,隔著老遠,便看到水田裡人頭湧動,呼聲雲集。

便命人把車停在院門口,看好,孤身前往。

永嘉也在田邊,聞聲扭頭一看,不禁又笑了:“怎麼又來了,不是昨天剛走嗎?”

“奉旨辦差!”長樂一身男兒裝,看上去神氣得很,也得意得很。

說完又問道:“姑姑,這幹嘛呢,不說插秧還要等兩天嗎,怎麼就開始了?”

插秧的事情,昨天提過,說的就是還有兩天。

她原本也想好了,到時候再過來。

想必父親也是一樣。

不曾想,今兒就開始了。

永嘉笑道:“什麼呀,今日可不插秧,這是做插秧之前的準備呢!”

“準備?”長樂錯愕,指向田裡正在拔秧苗的人:“既然是準備,為何就拔了?”

“拔了到時候才好插啊!”

“拔了,一小捆一小捆這樣放在水裡養著,插的時候,哪裡需要往哪送,效率會高很多。”

其實都是陳遠說的,永嘉根本都不懂,她也沒見過水稻。

長樂仔細端詳了一會,還會接受了這樣的說法,又看了看水田裡卷著褲腿儼然已經一身泥的陳遠輕笑道:“那陳大哥呢,他幹嘛,學耕地麼?

還有,他坐的是什麼,新式的犁?怎麼從來沒見過?”

陳遠的確就是在耕地。

準確的說,是把開墾出來後泡水多日的水田耙平,耙均勻。

這也是插秧前的準備工作之一,也只有這樣,秧才好插,也方便日後秧苗生長,及田間管理。

為此,一早還特意帶人做了幾把耙犁。

就他現在用的,上面可以坐人,下面,一排一排,都是木質的斜齒。

這是種水稻專用的,早些年鄉下很常見。

也只有長時間泡水鬆軟的水田,這東西才拉得起來。

這東西,永嘉看著做的,也好奇過,聞言比劃著笑道:“沒見過就對了。

這叫耙犁,今天早上趕著做的,下面是這樣的斜齒,只有在這種泡軟的水田裡才能用得上。”

“哦,那暫時來看還真沒什麼用。”長樂懂了。

關中基本上都是粟米,也就是小米,而粟米,是旱地作物,跟水稻有著本質區別。

這也意味著,這種看著很有意思的耙犁,短時間內,根本用不上。

便也不再多問,抬手招了招,笑眯眯喊道:“陳大哥,坐穩哦,小心跌了摔一聲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