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光林是喜歡住萬豪酒店的。

真的不是給萬豪打廣告,雖然這家酒店的服務態度一般,但硬體條件確實極好。

沉光林入住這樣的酒店,這是身份和貪圖享受使然。

誰讓國內還沒有高階連鎖酒店開到海外呢。

大老王曾經創辦過一家高階連鎖酒店,結果據說太子爺上廁所的時候都沒有紙,入住不久就在微博上開罵了。

得虧這個酒店後來賣掉了,不然大老王他們可沒有那麼容易上岸。

爵士先生真的把這批華夏古董交還給沉光林了,一分錢都沒有要。

沉光林也是投桃報李,語氣鏗鏘的說咱們一定會有好的合作。

而且,沉光林也說了,今年,明年,他都會放大量的時間在英吉利或者香江,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友誼和咱們共同的科研課題。

這話聽得爵士慚愧不已,說他那裡還有個好東西,一直沒舍得拿出來,是華夏皇帝的印璽,而且是清朝最有名皇帝乾隆的玉璽。

乾隆的印?

沉光林噗嗤一聲笑了。

自明朝以後,歷代帝王或出於附庸風雅,或出於嗜好,很多人都對印章感有興趣。

在處理政事之餘,把玩一下字畫,捉弄一下印璽,不失為一種高雅的享受。

到了清朝,皇帝們用於玩耍的印章就更多了,甚至還專門製作了印譜,而《乾隆寶shu》中記載乾隆的印章就有1000多方。

乾隆皇帝不光印章多,他常用的印就有500多枚,簡直是蓋章達人。

很多人說,只要是乾隆皇帝收藏過的畫,往往是要貶值的,無他,蓋的章太多了。

王獻之的《中秋帖》,人家總共沒寫幾個字,“任性”的乾隆皇帝竟然在空白處戳滿了自己的小印章。

這個傢伙雖然水平不怎麼樣,但是極為熱愛傳統文化,一生寫詩四萬多首,計算下來,每天都不止寫一首啊,比尿尿還勤快。

所以,乾隆皇帝的印章,真的不是什麼稀奇的物件。

聽了沉光林的解釋,爵士先生更加慚愧了,這也是他的地位使然,天生對皇室權貴有一種敬畏感,其實乾隆皇帝的印章真的不值錢。

如果不是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沉光林真的有心不討要這個印章了,因為十全老人的印章真的不稀奇,沉光林自己都收藏了好幾個呢。

把所有東西都收好,花高價放在了銀行的保險櫃裡,沉光林只拿了這幅字畫準備回酒店去認真賞析了。

“離別尋常今白首,更須竹雨蕭蕭。

不應都佔世間豪。清風居士手,楊柳洛城腰。

文字功名真自誤,從今好月良宵。

只消憐取董嬌饒。修門君自到,不用我詞招。”

畫很好,字也很好,但是,上面的印章確實太多了,愛新覺羅.牛皮癬果然名不虛傳。

沉光林雖然對字畫研究不算多,但是看到那些大大小小方方圓圓的印章,不用多說,這肯定是乾隆皇帝的。

這不,什麼太上皇帝之寶。

這還用說是誰嗎?

華夏的皇帝前前後後加起來有408位,但是,做到太上皇的,加起來都沒超過十位。

而跟乾隆一樣當了太上皇還有權力的,不多,宋高宗趙構算一個,至於其他人,過的大都不咋開心。

比如李淵,有了逆子李世民在,他只能躲在後宮裡面過家家了,表哥楊廣給他留下那麼多妃子,不用就浪費了。

當然,唐朝很髒,說不得也不會浪費。

李淵這個老家夥能力強悍,一生22子19女,光是10年太上皇期間就給李世民添了30多個弟弟妹妹,這些人伴隨了李世民和李治的一生,後來被武則天給殺了個七七八八。

華夏還有另一個比較有名的太上皇,那就是留學生朱祁鎮,登基之後非要留學,從草原學成歸來之後被鎖在南園七年之久,如果不是奪門之變,或許就會鬱鬱而終了。

沉光林拿著畫筒,就這樣走進了酒店大堂。

畫筒在古時候就叫做畫筒,裝這幅秋意圖的畫筒也是小葉紫檀做的,黑的發亮,同樣名貴。

其實,這種小葉紫檀都是萬曆年間從印度進口來的,清朝的時候曾經派人再去採集,結果就弄回來一批像柴火的東西,只能交給UC震驚部拿來車珠子了。

清宮室裡面的紫檀木料大都是萬曆皇帝從印度進口的,一直用到清結束,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還用了最後一批,到了袁世凱稱帝的時候,造辦處已經沒有東西了,連個龍椅都造不出。

後來,袁總統還是花費40萬大洋湊了一把龍椅,結果只坐了83天,就因為尿結石憋死了。

老袁身矮體胖,患有痛風,所以光緒死後清政府讓他去治療足疾是有道理的。

後來,辛亥革命之後,大約是痛風病的厲害了,得了腎結石,內憂外患之下堵住了通水孔,人就這麼掛了。

這個黑色的畫筒雖然擦拭的很乾淨,但並不顯眼,不過,在有心人的眼裡可就不一樣了。

沉光林抱著畫筒走在大堂,突然被人叫住了,“先生,我能看看您的畫筒嗎?”

說話的是一位人到中年的東方人,西裝革履,操著不標準的英文。

能出現在萬豪酒店的,自然是會英文的。

沉光林英文極好,但他就是不說,他偏偏就說京城話,想看看這是誰。

“你是想看畫還是畫筒呀?”

沉光林也是因為心裡高興,忍不住想找人顯擺一下了。

然而,那人還真的聽的懂普通話,只是說不好而已。

“我都是想看的,您這個畫筒看著就很有歷史,那裡面的畫是不是更加有歷史了。”

從這個傢伙的口音裡,沉光林已經聽出來了,這是一個扶桑人。

沉光林還以為會遇到香江人或者彎彎人呢,沒想到會遇到一位扶桑人。

那算了,跟扶桑人交流這些沒有必要。

看著沉光林並沒有要開啟畫卷的意思,那位中年人也著急了。

“我只看一眼就行,我願意出10英鎊。”

他看了看酒店環境,意識到這裡是萬豪,因此他又改口了,“我願意出100英鎊,只要能看一眼。”

100英鎊能夠買不少好東西了,於是沉光林決心讓他看一眼,但是不能上手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沉光林自己帶上手套展開畫卷,果然沒有讓扶桑人用手摸。

這個傢伙想伸手這來,被沉光林給攔住了。

扶桑人完全沒有在意自己在做什麼,看著字畫,喃喃有詞:

“這是歸來子無咎先生的大作?這可是蘇門四學士的晁補之,曾經擔任過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的,晁補之先生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未並稱“晁張“。”

這人果然很懂,一下子就說出了這副畫的來歷。

這也讓沉光林汗顏不已。

他一個地道的華夏人,但是對華夏傳統文化的瞭解和造詣還不如一個扶桑人呢。

慚愧,慚愧。

這個時候,沉光林也只能裝作自己對這幅畫很懂了:“這是清朝宮廷的藏品,只是上面乾隆皇帝的章破壞了審美和留白,如果能夠遮掉這些章就完美了。”

很有道理!

這位扶桑人也是嚴重贊同沉光林的意見。

看著如此多的章印,中年人忍不住感慨:

“貴國的乾隆皇帝真的不能算是一個藝術家。”

沉光林咱們他的觀點,不過,跟一個扶桑人有什麼好聊的。

既然已經看過了畫作,那沉光林就準備收起來了。

“先生,這幅畫我非常喜歡,能不能割愛?”

就知道中年人會這麼問。

“並不能。”沉光林輕鬆的回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