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又稱霧都,它與香江,紐約合稱紐倫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髮天國的故鄉,知名度享譽全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嚴格的說起來,小範圍講述的倫敦並不算沿海地區,但是整個大倫敦太大了,從海邊沿著河流進去,全是優良深港,發展海運太得天獨厚了。

因此,就大倫敦來講,倫敦港是英吉利最大的港口,比利物浦的貨物吞吐量大多了。

沉光林攜著李莉乘坐遊輪從斯德哥爾摩出發也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到了倫敦,這還是他途徑丹麥的時候在哥本哈根停留了一天的原因。

丹麥也是以國王為最高元首的國家,他們的國王在哥本哈根親切的會見了沉光林夫婦呢。

在丹麥,他們的國王瑪格麗特二世跟超長待機的尹麗莎白一樣,都是女王,不過她年輕一些,今年才四十多還不到五十歲呢,號稱超長待機永不下線的英吉利女王在沉光林穿越之前還活著呢,都快100歲了。

當然,按照禮貌和對高階人才的重視,瑪格麗特女王邀請了沉光林夫婦定居到丹麥搞研究,畢竟哥本哈根在全世界範圍來講也是一個有名的城市。

不過,沉光林還是婉拒了,他有他更愛的祖國,他要見證祖國的崛起,而不是坐享其成,在海外享福,等祖國發展壯大之後再回去養老享福。

哥本哈根曾經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而且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都選擇在此召開。

比如,聯合國氣候大會。

沉光林之所以知道這個城市,也是源於某一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當時有一個訪談節目,其中有個外國女的叫做“愛國柴”的在質問丁院士,結果被丁院士怒懟。

自己抽菸,開大排量汽車,到國外去生孩子,反過來怪別人不環保,怪別人不愛國。

沉教授可不是這樣的人。

現在,凡是有沉光林需要有外事接待的時候,李莉承擔的就是沉教授夫人的角色,反正外國人臉盲,只關心沉教授怎麼樣,也不關心沉教授的夫人究竟是誰。

沉光林的學生和工作人員倒是想關心來著,但是給他們倆膽子他們也不敢啊。

沉教授是什麼樣的人,他們作為身邊人其實是更加知道的,這位老爺不是一位心胸特別寬廣的人,有仇恨,當場就報復出去了。

沉光林組織的這趟斯德哥爾摩之旅整體上是成功的,不但幫助長城集團做了一波廣告,賣出了一份實惠,而且也起到了宣傳沉某人的作用。

在斯德哥爾摩的展會現場,沉光林連著15天不間斷做講座,而且每場講座內容都不一樣,這下子把自己內存條裡的見識吐出去不少。

這次到了倫敦,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戰鬥了。

在船上床上的那些?

那不算。

好好沉某人有經驗,因此,不太忙著要造人的時候,沉光林會和他的工作人員一起對一對講稿。

針對需要演講的題目,沉光林會先列出一個提綱來,其他人再根據提綱一點一點的填充裡面需要的內容和知識。

這就跟後世的網文工作室的工作流程是一樣的,先找到一個比較火的小說故事做模板,然後組織人寫大綱,寫細綱,然後開始組織人碼字了。

還好,這樣的講稿,聽眾們是不關心有沒有文采的,畢竟這是科學論文,不是文學描寫。

相比較而言,工作室反而更難一些,因為他們是要薅讀者羊毛的,要是寫的不行,羊毛沒那麼容易薅。

在沉光林的實驗室,有一點比較好,那就是英語水平普遍都比較高。

雖然華夏的外語教育,尤其是英文教育起步較晚。

但既然是能考上京城大學的,也就剛恢復高考的那一兩年存在英文不好的情況,再往後,英文不好是不可能進來的。

高考就是一道牆,把綜合素質不夠的同學擋在牆外了,他們即使沒有科研天賦,做一個工具人還是非常合格的,而且比大多數人都要好的多。

從這個方面講,他們即使不是天才,那也是人才。

沉光林的團隊要做三個專業的設計,確實有點不容易,沉光林也有些好東西沒有拿出來,比如,引力波,比如,石墨烯。

這些都是沉光林壓箱底的寶貝,要往後放一放,等黔驢技窮的時候再拿出來續命。

至於生物方面的選題,沉光林早就想好了,其實這是白血病研究的延續。

比如,白細胞是做什麼用的?

大部分都知道,它是吞噬細菌、防禦疾病的,沉光林的實驗室就在這個方面做了延伸,那就是他們接著研究了“細胞自噬”的工作機理。

這個方面話題可就多了,可以研究細胞自噬與細胞凋零的聯絡與不同;也可以專門研究細胞自噬發生的條件,產生的後果。

2016年,生物或者醫學諾貝將就頒發給了扶桑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他研究的工作內容就是細胞的自體吞噬。

沉教授也不知道怎麼了,平日裡扶桑學者對他還是蠻尊敬的了,沒想到沉教授偏偏只對扶桑的科學界薅羊毛。

不過,沉光林的第一場講座並沒有打算講述生物,而是根據往常的情緒繼續準備講物理。

------題外話------

今天回武漢,特別困,明天希望多更一些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