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笑泯恩仇。

如果不是兩位姑娘長得確實挺好看的,這恩仇可沒那麼容易泯去。

三人順利的拿回了身上的錢財,告別了派出所的民警,準備繼續自己的琉璃廠之行了。

說起來,三個人身上帶的錢都不算很多,每個人也就幾百塊而已,沈光林身上的錢多一些,也就兩三千,這些錢在日常生活中是挺多了,但是購買古玩,真的不算多。

他們逛琉璃廠,更多的是放鬆心情尋找樂趣,真的要搞收藏,沈光林有專門的供貨渠道。

現在,在京城有不少人專門為沈光林的收藏服務的,職業就是收購古董古玩,這其中就有老馬,他是託名別人在進行這項勾當。

又當又立。

沈光林不管這個,他只管收,不問來源。

聽說三人要去逛琉璃廠淘寶,還帶了那麼多前,兩個女孩子也想一起去見識見識,就連畫畫都不繼續畫了呢。

穿著衣服的人體模特,三個人也沒有非得看一看的意思。

想一起去就去吧,有長得好看的女孩子同行,行程都愉快了一些呢。

琉璃廠位於和平門外,歷經遼、元、明、清、民國至今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在清朝時期,這裡因為進京趕考的舉子匯聚而發展成了現在的書市和古玩市場,從民國到現在,大批的名人、中外友人爭相與它結緣,眾多歷史瞬間在此匯聚。

其實這個地方沈光林並不常來,不過他每次過來都是帶著老馬一起來的,不為別的,逛地攤的時候心裡特踏實。

在後世,老馬經常在電視上說些瓷器文玩收藏鑑寶知識,儼然一副專家模樣。

但是,現在的老馬也還只是個古玩愛好者呢,一身的技能還沒有完全磨鍊出來,要說收藏眼光,未必比沈光林強大太多。

不過,有美女在側,他立刻就成了文物收藏專家,準備一把蓋過老王和沈教授的風頭了。

只可惜,美女都是喜歡才子和帥哥的,沒人喜歡他老馬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喜歡文學的李建群總是追著問王大臉有沒有新作,頗有些文學氣質,對於是作家的王碩很新奇,這是她見到的活著的作家。

老馬想說,他也是作家,他還是編輯呢,《今夜月兒圓》是他的代表作,看過沒有?

沒看過,哪裡有《空中小姐》好看啊。

顏值更高的李媛媛則對沈光林的身份來歷頗為好奇,誰讓他長得帥呢。

“沈老師,你真的是大學教授?”

圓臉的李媛媛瞪大眼睛,她長得特別好看,在後來有一段時間號稱“華夏最好看的女演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這樣漂亮的女孩子,沈光林當然是不忍心拒絕回答問題的,他輕輕是答道:“是的,我確實是在大學教書。”

沈某人回答的略顯平淡,略顯矜持,似乎在等著女孩繼續問下去他在哪裡教書,教什麼的,是不是單身等一系列問題。

然而,女孩並沒有繼續詢問了,而是說起了自己的工作。

“其實我也在教書哎,我從魔都戲劇學院畢業之後就留校任教了,不過到現在還只是一位講師,你看著跟我年齡也差不多大呀,怎麼就是教授了。”

原來,人家對他有興趣是因為有相同的職業,大家都是教書的,這就有共同語言的基礎了。

“我這教授花錢買的。”沈光林開著玩笑。

“我不信!”

“那就是我教學水平特別高,特別特別的高,校長直接提拔我做教授了。”

“有多高?恐怕是你們學校比較差吧。”女孩說話也是俏皮。

“恩,你說的很對,確實挺一般的。”

這話說的是有證據的,不光是沈光林覺得京城大學很一般,就是後來有個做了著名主持人的學弟,他也覺得京城大學不過了了,就是還行而已。

沈騰在參加魯豫有約時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很帥,你說他醜,他不會生氣,因為你這是在嫉妒他,如果一個人真的很醜,你說他醜,那他就會真的生氣。

所以,李媛媛說沈光林執教的學校水平不行,沈光林沒有反駁,反而大方的承認了。

不過,這個女孩說話技能還是不太行,聊起天來天馬行空,根本沒給沈某人裝一把的機會。

直到琉璃廠都走到了,他都沒有特別好的表現的機會,甚至,這個時候倆女孩還不知道他真的是京城大學的教授呢。

既然不能表現有才,那就表現有財吧。

沈光林果然是有錢的,這從他買古玩的氣勢上就能看出來了。

後世的琉璃廠已經不再是古玩市場了,而是工藝品一條街。

因為,這裡面真東西少,贗品多,甚至民國期間的藏品都已經不多見了,常見的就是上週的珍品。

而現在才是1986年,雖然市場上已經有了人造假貨,但是不多,琉璃廠裡堆滿了好東西。

甚至,這裡的店鋪,對於乾隆之後的東西看都不願意多看一眼呢,誰店裡要是擺放幾個道光,咸豐年間的東西,拿出來都有點掉份。

他們騙人,一般也是拿嘉慶,道光年間的瓷器冒充康熙,雍正的,純造價,很難的。

“沈老闆,您又來了!”榮寶齋的經理熱情的和沈光林打著招呼。

榮寶齋是琉璃廠最有名的店鋪之一,沈光林每次來琉璃廠,必定要在榮寶齋採買一番的,這是慣例,就算是沈光林不來,每個月,榮寶齋至少都要給沈光林那裡送一批古董,不為別人,沈光林願意出外匯。

現在,創匯的任務遍及了華夏的各個方面,甚至連琉璃廠裡面的國營古玩店都有這個傾向了。也是這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來華夏旅遊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了,他們最喜歡逛的,就是琉璃廠。

沈光林說的行話,就像黑話一樣,兩個女孩都沒聽懂,“照舊例,收5萬貨,字畫和官窯瓷器都行,送生物公司,貨到款清,清單附上,瓷器不要隱裂,字畫只要民國後,白石老人,大千先生,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多多益善。”

“好嘞,今兒就給您送過去。”

這種批次購物的樂趣只有沈光林能夠享受的到,老馬和老王都覺得沈老師就是個傻子,明明在外面花更少的錢就能收到,幹嘛要到榮寶齋送一道錢呢。

沈光林笑了,這是格局問題。

沒錯,地攤上是有不少好東西,但是不好的東西居多。

榮寶齋的東西是貴,但是人家更專業,沈光林長期在這裡高價收貨,人家有了好東西就會留著,不會輕易遺失到外面去。

現在的沈光林不光是科學家了,已經可以算是一個收藏家了。

人到了一定階段,只有自己的錢財足夠多,才不會把撿漏放在心上了。

誠然,花100塊錢買了價值100萬的東西確實很爽,但這種事情不顯得這個人市劊嗎,他沈某人不賺這個錢。

買東西就以行情價買,覺得不行還可以再加一點。

除了集中購買,幾個人還是買了一點散貨的。

沈光林雖然有錢,但是也沒有窮大方,誰的東西都是自己付錢,包括兩個女孩子,她們也是買了幾個不算值錢的小玩意,但是放在後世就能值個一兩萬塊錢。

不過,請吃飯的事情就要交給沈某人了,這是慣例。

即使馬編輯和王作家已經不缺錢了,但是面對沈光林,他們很自覺的吃白食。

告別了兩位可愛的姑娘,沈光林也說了,他過幾天會去魔都。

那就魔都再見了,一定得去哈,她們在魔都戲劇學院等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