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出門,前後折騰許久,沈光林終於還是回京了。

要是他再不回來,1986年就要到來了。

這趟出去,走過的地方真不少呢,白色,南寧,桂林,北海,澳城,珠海,香江,深城,金陵。

也算是轉遍了大半個華夏,吃到了各處的美食,見到了各地的美女。

這趟回來,也有一攤子事在等著他呢,清閒不得。

長城公司也還好,有外甥女婿黃廣義盯著,如果不是大事都不用勞煩他。

但是,實驗室的事情可就真的不少了。

因為沈光林的實驗室有好幾撥人馬,分為幾個專業,大家專案推進的無論順利還是不順利,都需要向負責人彙報一下的。

就比如,沈光林和武田公司合夥推出的足球稀終於有面向市場的產品了,第一款就是抗衰老的化妝品。

價格當然是極端的昂貴,但還是有些人勇敢的去嘗試和使用。

效果確實很不錯,貴也有貴的道理。

如果不是沈光林的女人們還年輕,她們就可以使用上了。

不老仙女,她們也可以做到。

但這並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在當前,最重要且引人關注的就是抗蟲棉的事了。

現在正是初秋季節,棉花剛好在這個時間點開始結桃了,現在也正是棉鈴蟲最猖獗的時候。

一個棉花桃,如果被棉鈴蟲給鑽了個洞,那這顆棉花桃就算是就毀了,用不了幾天,它就會枯萎並掉落在地上。

從今年以來,大家對抗蟲棉這個華夏原創的高科技成果一直都在持續的關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有幾天不報道,大家都會想的慌。

現在,棉花終於結桃了,果然也並沒有什麼棉鈴蟲,豐收幾乎就是一定的了。

之所以大家對它的關注度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離不開央視的持續報道。

上級領導對它也很關心,電視媒體也是隔三差五的就過去採風,都快趕上直播了。

大家對抗蟲棉的每一步發展都很關注,華夏積弱太久,實在太需要有振奮人心的成果了。

而抗蟲棉這個成果不僅振奮人心,而且還有實用價值。

現在才是抗蟲棉最上鏡的時候呢,每一棵棉花上密密麻麻全是棉花桃,也只有這個時候,大家才是松了一口氣。

就要豐收了呀,就快成功了呀!

棉花上沒有了棉鈴蟲,這得多收多少棉花?

其實,夏天的時候能夠看到棉花葉子上不生棉鈴蟲,大家已經有些感覺這事肯定是能成了。

現在回頭再看,已經基本上算是塵埃落定了。

但是還差最後一步。

接下來要做的,大概就是棉花種子的收集並重新培育了。

畢竟,無性繁殖的成本還是太高了,他們第一年這樣不計成本的培育還可以,以後可就不行了,這並不是常態。

用種子繁殖,而且種子還能保持這樣的性狀,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不過,在這段時間裡,抗蟲棉實驗組的人也沒閒著,他們也進行了各種實驗呢。

比如,他們會摘了棉花葉子故意給牛羊吃,連著吃了好幾個月,牛羊啥事都沒有。

這就說明,抗蟲棉是無毒的。

無毒就好。

現在,沈光林終於外出回來了,大家的主心骨也就有了。

現在,別說是普通人了,就連大黃都有點想他了,而他也有些想大黃了。

這只狗好肥,他有點抱不動。

大黃自從去了勢之後長勢是真的好,它也沒有別的念想了,只曉得吃。

現在,燉起來肯定是滿滿的一大鍋,而且至少得是八印鍋才能裝的下。

印作為一種計量單位並不存在於教科書中,沈光林也是穿越了才知道原來鍋的單位用“印”的。

一印大概就是一個巴掌吧。

沈光林去了桂西一趟難道就沒吃到狗肉?

當然是不可能的。

全國因為吃狗肉有名的就那麼幾個地方,到了桂西這麼一個聖地,沈光林這樣的愛狗人士,簡直就是頓頓都不能少的啊。

下一趟,沈光林準備去劉邦的老家了,一邊吃,還可以一邊唱,大風起兮雲飛揚。

不過,外面的千好萬好,一切還是家裡最好。

起碼,每天都有現成的飯吃。

現在福緣門突然空閒下來了,就老李夫妻倆在這裡住了,小嬸子和老太太開小飯店去了,賺錢賺的正嗨,平日裡根本沒時間回來。

飯店是勤行,一刻都不能耽誤,就算是逢年過節,該堅守的也得堅守。

而且,屠宰場定期要給長城公司送豬肉,順便也會捎帶一些豬下水過來,價格便宜,質量還好。

因此,小嬸子的飯店生意好的不得了,很多廠外的人也想吃,但是進不來。

不過,沈光林最愛吃的還是魯菜名吃--九轉大腸。

只可惜,京城魯菜館做的味道不正宗,火候掌握的也不好,真的想吃好點的,那還得去泉城。

乾隆看到紫薇說,我請你吃豬大腸吧。

紫薇嚶嚀一笑,說,好的呀。

一夜北風起,萬樹桃花開。

隨著天氣的轉冷,棉花桃終於要開花了。

當然,這個時間點說開花其實並不合適,也不恰當,應該是棉花的種子要成熟了,因此露出了雪白的棉絨。

在這種狀況下,再過得幾天,等棉絨繼續乾燥一下,就可以完成第一波收穫了。

沈光林是南方人,從來沒有種過棉花,看到豐收的景象還是很高興的。

為了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他忍不住就又去守在懷柔水庫釣了好幾天魚,直到第一茬棉花被成功採摘。

採摘的過程好熱鬧啊,電視臺全程錄影,採摘完成後大家稱重,還不錯,第一次就收了幾千斤。

棉花的採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看看這種棉籽能不能培育下一代,而下一代還有沒有抗蟲性了。

如果還有,那就說明是完全成功的。

有專業人士在,這點並不困難。

棉籽剝離出來,加上培養液,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下,真的發芽了,然後又長出了幾片葉子。

經過試驗,新出產的幼苗也具有抗蟲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