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鵝城只是一時興起,這並不是當前最急迫要做的事情。

老李聽說沈光林的實驗缺鎵,就讓人送來了10公斤,這下子原材料的問題就解決了。

鎵在以往都是用作軍事的,別的單位可能沒有,他們單位還沒有麼。

至於純度不高的問題,這個也容易解決,先溶解再電解就是了。

沈光林在讀書的時候就學過事情的輕重緩急,有三個選項。

分別是重要而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這是處理事情的先後順序,看他怎麼選。

隨便啊,他什麼都不要選,因為他並沒有重要而緊急的事情要做。

在沈光林這裡,所有的事情都是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

他自己不想做事的時候,就可以交給別人去做嘛。

現在,新材料工廠終於完工了。

只要錢到位,啥都幹破碎。

廠區和生活區也都已經建設完畢了,實驗室也終於算是建好了。

這是一個非常標準的生化實驗室,躲在廠區的最角落,而且是下風向。

整個生化實驗室也是按照國外的規範和要求來建設的,因為國內還沒有標準,沒法參照。

畢竟,自己人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他們做的這些個實驗,有很多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東西,還是要注意防範安全事故。

現在,一些在國內能買到的裝置早就到位了。

一些需要從國外的訂購的裝置也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津門的裝置也早就拆解過來了,現在正在組裝除錯階段。

這段時間,大家忙的如火如荼,不亦樂乎,幾乎就是衣不解帶。

也只有沈光林還算比較清閒,他掌握大方向就好了,並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反而有了時間回學校教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的課堂有很多人過來旁聽。

這可是價值5萬美元的一堂課啊,怎麼感覺跟我的水平也差不多呢。

兩節課,第一節課用來點名,第二節課念了兩整堂的講義,如果教學都是這樣的話,我也會啊。

沈光林卻無所謂,你們愛聽不聽,反正同學們學習能力強,講課也就是解惑而已。

而且,這畢竟只是大一的課程,能有多少難度。

這還是去年的下半年,沈光林又接的大一新生班。

之前的班級他就沒有跟著升級了,把班裡的好學生拐帶走就可以放棄了。

每年都教大一,而且是公共課,他能帶多少學生出來?

將來,會有無數的名人回憶,當年我的恩師是沈光林教授……

美不美?

看大腿?跑題了哈。

但是,現在沈某人的想法改變了。

因為現在已經是1984年了,穿越者到了這個時候就應該懂了。

明年新入校園的新生,估計是不會有太好的前途的,沈光林不想做改變時代的人,他也只能改變他自己。

能夠把這一屆的學生帶完,他就不準備再繼續帶新生了,甚至本科學生他也不準備再繼續教了。

他也不知道以後會怎樣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考慮長遠一點總是總沒錯的。

現在的沈光林確實很閒。

大家都忙成了狗,他還有心思去遛狗。

被遛的當然是大黃。

大黃在沒有被遛的時候,也是自由的。

在整個福緣門,大家都知道這是沈教授家的狗,有意識的愛護它。

但是,當沈光林開始遛狗的時候,它反而不自由了。

其實大黃很聽話的,即使不用拴繩,它也不咬人。

這個年代的狗都是滿地跑的,也就是到了沈光林這裡,非得給它套個繩子,還帶上鐵絲編織的口罩。

因為不給它帶口罩的話,它不咬別人,偏咬沈光林自己。

這傢伙最愛撕褲腳和尿溼鞋。

後來再出門,沈光林給它穿褲子,尿溼了也得自己逗著。

可它還是不樂意,直到沈光林指著朝族飯館說道:“你看這是哪裡了嗎,這裡的火鍋味道是很好的哦,你使勁聞聞。”

大黃老實了。

其實遛狗拴繩是一種習慣。

在沈光林成長的年代裡,遛狗不牽繩是一種沒有公德心的體現。

但是在現在的這個年代,也就沈光林和老李才有心思帶著狗遛一遛。

其他人哪裡有心遛狗啊,養狗的目的很多就是為了不想給孩子擦屁股。

就讓狗隨便跑就是了,丟了就再養一個。

當然,大黃在家的時候也從不亂跑的,它也知道自己很肥,亂跑的話可能要糟。

而且,即使看到漂亮的母狗,它也無動於衷,坐懷不亂。

因為它最寶貴的東西已經在兩年前命喪姓陳的屠夫手裡了,他明明是個殺豬的,為什麼要不務正業?

這件事它一直記在心裡,成了隱隱的痛。

夜深人靜的時候,它舔舐疤痕還在想,如果沒有那件事,自己也已經兒孫滿堂了吧。

……

沈光林沒有心思體察大黃的想法,他這一段時間都沒出去浪,就是在思考經營的問題。

長城新材料是一家公司,不再是像京城大學沈光林實驗室一樣的存在了。

是公司就要有章程,要有業務方向,也要有盈利目標。

即使這家公司有現金5000萬美元,但是它的首要目標還是活下去。

沈光林開始想的很好,就生產單晶矽電池片。

實際卻不是這個樣子的。

畢竟,一個產品從實驗室到產線需要走的路太多了。

在實驗室的時候,是不考慮成本的,要的是品質,要的是效果。

可是,要量產,考慮的就是成從,就是良品率。

單晶矽電池組件的生產,需要完成拉坯,切割,清洗,串焊,封裝,他們長城新材料連一樣成熟的技術都沒有。

咱就說個最簡單的例子:清洗。

矽片清洗能用自來水嗎?不能。

想要追求品質,就要用純水或者超純水。

這個年代的RO膜可貴,也就某中東國家用它來淡化海水。

國內能夠建設一個純淨水的生產線,賣水都有不錯的效益吧。

真的想生產晶矽電池組件,那還得先進口一條完整的生產線才行。

而打造這樣一條生產線,5000萬美元也未必會夠。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收穫。

沈光林在檢討生產裝置的時候就發現,現在這個年代竟然沒有超聲波清洗機。

怎麼會這樣的?

其實這是一個知識誤區。

在真實的歷史上,扶桑的科學家柴野佳英在1987年發表了超聲波清洗的基本理論。

他認為,在超聲波清洗中,真正發揮清洗作用的是真空的氣穴,這才重新定義了超聲波技術,促進了行業的發展。

現在,這項發現又要歸功於沈某人了。

這個年代果真處處是黃金啊。

扶桑的羊太多了,羊毛都薅不完。

那還說什麼了,趕緊從張成的小組裡分幾個人出來,專門成立一個超聲波專題小組出來。

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啊。

不過,超聲波清洗機畢竟是普通裝置,想申請專利容易,想控制別人不侵權卻很難。

造這個也能賺錢,但是推廣成本有點高啊,作為備選項吧。

而新材料公司到底生產點啥,也是時候做個決定了。

沈光林想來想去,還是先生產電路板和晶片吧。

這也是高科技,而且有現成的模板可以複製。

林文偉不得已又從新加坡趕過來指導工作。

他說了,新加坡那邊一直在想要邀請沈光林過去開講座,還有很多華人也想認識一下沈先生呢。

哪裡有時間啊,這不是天天在忙嗎。

忙著幹啥?

忙著喝羊湯啊。

小嬸終於還是開了一家羊肉館。

胡辣湯在京城是不受歡迎的,不過羊湯卻可以,再配上幾個燒餅,很是對味。

新材料公司不再提供24小時免費餐飲了。午餐是有的,至於早晚餐,想吃也可以,自己做,或者在外面吃。

小嬸的羊肉館就開在公司內部的宿舍區,生意好的不得了。

就連小腳老太太都搬過來幫忙了,她能識文斷字的,可以收錢算賬收拾衛生。

大家都是幹慣了農活的,不嬌氣。

不但如此,旁邊還開了個雜貨鋪呢,這是沈光林為自家的“親嬸嬸”準備的,堂弟就是少東家,很是興奮,甚至立刻就要搬到新材料廠區這裡來住。

想搬過來住當然沒有問題啊。

學習不用擔心。

當然不擔心啊。

郭成才手下有六名京城大學化學系最優秀的學生,張成手下有十幾名京城大學物理系最優秀的學生。

他們別的技能可能沒有,但是學習方法和考試經驗有一大堆。

甚至一些人的讀書筆記還留存著呢,小沈有福氣了。

在大家的努力下,新材料工廠的框架很快就搭建起來了。

技術人員是不缺的,林文偉從新家坡派幾個技術人員過來指導,其他所有的骨幹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全部從津門的長城電器調過來的。

雖然長城電器也缺人手,但是從1變成2總是比從0變成1簡單的多。

所以,沈光林當時成立長城電器,收購的那家洗煤工廠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從無到有才是最難的。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人員的安排了,缺人那就大量的招唄。

現在整個津門長城系的技術部門,幾乎已經是津門大學的天下了。

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從裝置的MOVE-IN到產品下線就已經完成了。

這還創造了一個長城速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