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是個變革之年。

人民廣場上,穿著喇叭褲提著錄音機跳著霹靂舞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理髮店裡,想燙髮的女孩子永遠都要排著長隊。

有次閒著無聊看電視,沈光林還看到了一則同行的廣告,心裡煩躁不已。

因為,那廣告裡面竟然是一個小子一邊跳舞一邊在唱歌,“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

這不是來搶生意的嘛。

今年,文壇也正在發生著一些能夠改變時代的大事。

24歲的於華終於棄醫從文,發表了《星星》,《竹女》,《甜甜的葡萄》等知名小說,走向了作家之路;

還在讀書的莫言,用三天時間寫出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

也是在這一年,32歲的王曉波打算去花旗國尋找自己的妻子李銀河,結果買的最洋氣的新衣服只是一身運動裝。

又是這一年,大學畢業分配到政法大學的茶海生第一次用海子做筆名發表了作品《亞洲銅》。

還是在這一年,那個長得很好看的女演員陳沖放棄了國內的大好前途,跑去了花旗國跑龍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29歲的渝州妹子小青姐已經紅透了半邊天,她不但做過央視的春晚主持人,還在去新家坡訪問的時候被評為“億分之一”的大美人,這可比後世那個四千年一見的美女厲害多了。

沈光林的生活狀態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還是過著跟以往差不多的生活。

只是,他這次被打臉真的很受傷,至少很多人覺得他會很受傷。

大家都覺得,沈教授是一個驕傲的人,但是他的實驗室受到這種侮辱,他卻無能為力,這很惡劣啊,實在是破壞了知識分子受尊重的形象。

大家開始議論,你看,即使像沈光林這樣的人,受到屈辱不也就只能是這個樣子嗎,咱還是出國去吧,國外的月亮更圓。

時間來到第三天,沈光林對外界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晚上照常陪著李蓉去看電影。

他已經決定了,如果再過一天,老爺子那邊還沒有動作的話,那他就要自己行動了,大不了魚死網破而已嘛。

反正都已經這樣了,晚上還是要正常去看電影的嘛,不要老是去想這些煩心事。

畢竟,即使是在當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大領導都說過的:白天出氣,晚上看戲,兩幹一稀,大家滿意。

福緣門附近放電影,露天的野生電影,沈光林和李蓉晚上就去看戲了,就差白天找機會出氣了。

晚上的電影很是精彩,畢竟搭起一塊電影熒幕不容易,這種野外放映場,一個晚上可以看兩場。

今天的第一場電影是《少林小子》,另一場是《一個美國飛行員》。

《少林小子》是李聯傑在香江的第一部電影,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沈光林以後來的眼光看了也是不錯的,雖然劇情並不怎麼出奇,但是這種描述愛情的故事還是受眾很廣的,只是可惜了遇人不淑的黃秋豔。

不過,另一部電影《一個美國飛行員》估計就是純粹的宣傳片了,電影內容講述的是花旗國飛行員在華夏支援抗戰,英勇負傷,被當地民眾救走,幾十年之後又回來找老朋友團聚的故事。

大概,花旗國的演員總統要來訪華了吧,全國上下特別的重視,媒體上也是一片向好的報道,在這個年代,他們真的是我們的好朋友,所有的武器和各種技術都是對我們開放的。

時間來到實驗室被圍攻的第四天,沈光林決定正常去上班了。

不去也不行了,因為,今天有領導會帶著驗收組來檢視他研發的紅外相控雷達。

如果不是如此,沈光林根本不願意過來的。

他之所以過來,也是因為他接到李辦的通知,領導調研雷達也很重要,不要置氣。

行吧,堅決配合。

......

在京城平谷北部山區,有一個叫做掛甲裕的地方,這裡靠近密雲水庫,風景如畫。

如果只看自然風光的話,這裡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但如果看人民生活水平的話,民生略有些艱難。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層層大山裡,某個山谷竟然還隱藏著一個武器試驗場。

他們平日深入簡出,沒人知道他們是做什麼,有著怎樣的機密和過往。

在三線建設的年代裡,這樣的事例很多。

這個小基地的負責人姓吳,叫做吳迪。

沒錯,就是吳迪是多麼寂寞的那個吳迪。

吳迪在這裡工作已經很多年了,雖然風景美如畫,可還是厭倦了這裡的生活。

他申請了很多次轉業,終於在老領導趙所長的支援下可以轉業了,而且就轉業到京城,哪怕行政級別低一些也無所謂。

吳迪平素是一個謹慎的人,做事滴水不漏。

通常,交給他處理一件事情,他可以做到裡子和面子全部保全。

前段時間,幫助老領導解圍就是他轉業之前的最後一次神來之筆。

咱做事就是這麼講究哈,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做得漂亮不?

只處理打人的那幾個門衛就夠了,這樣又找回了面子,又沒有過分的得罪不知道底細有多深厚的人,想想就覺得自己這件事幹的漂亮。

幹部轉業一般都是回自己家鄉的,他能夠留在京城,也是因為他會做人,能做事。

昨天,他終於接到了最新的轉業通知,要他今天就去單位報道,具體職位是到海甸區後廠棉站做站長。

他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棉站是個好地方,只要是供銷體系的,都是好工作。

吳迪也不糾結,收拾收拾行李,然後就去新單位報道了。

後廠供銷社的規模不小,棉站是他們一個獨立的單元,還有自己的倉庫呢,佔地真的不小。

只是,稍微有點奇怪的是:他明明是站長,去棉站上班,竟然還要自己先領鑰匙。

難道棉站就沒有其他工作人員了嗎?人浮於事的現象也太嚴重了吧。

到了棉站才發現,竟然還真沒有人上班,就他吳迪一個人。

後廠供銷社的這個棉站有些歷史了,但是,也因為這裡距離京城太近了,周圍的農戶竟然連一畝棉花都沒有種。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兩年了,現在,連個防線織布的農戶都沒有了。

大家分了責任田,都張羅著種菜去了,畢竟蔬菜可以賣給京城居民,賺得一些外快。

有這樣的條件,誰還想著去種棉花啊。

以前,農民是不讓進城賣菜的,他們只能種點棉花換點零花錢。

但是,那個時候的棉站,壓根就沒有一個好人。

因為,棉站收棉花是很惡劣的,一等棉是29棉,他們是不會給評的,說是只有西域棉才給這個等級;二等棉是25棉,他們也不給評,認為顏色不夠白,水分太足。

現在,風水終於輪流轉了,棉站確實還在,但是已經很久沒有農戶賣棉花了。

吳迪也是兩年以來的第一個到棉站上班的站長,但凡有點關係的人,早就調走了。

獲知這個情形,吳迪還是有點懵啊。

這麼快就成孤家寡人了?

而棉站的斜對面,好像是一個叫做長城生物科技的合資公司,它是不是跟京城大學有點關係啊。

......

其實吳迪的情況還算好的,畢竟有一份正式工作,但是趙丹陽就不一樣了,他竟然失蹤了!

上班不久,出了趟門,然後再也沒回來。

有時候,李辦的做事風格就是簡單粗暴,沒有絲毫道理可講。

小趙中午沒有回家吃飯,起初家人也沒有在意,但是,晚上夜不歸宿就有點嚴重了,這不是他該有的生活狀態。

打電話到單位去問,小趙早就出麼了,今天已經一整天沒來上班了。

這是怎麼了?人失蹤了?

老趙趕緊報了警,派出所也來了人,他們例行詢問:最近他有沒有得罪人?

有!他最近得罪了京城大學的某一個實驗室的一些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