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是沒有996福報這一說的。

這個時代也是沒有黃金週的。

國慶跟春節一樣,都是只放三天假而已,至於中秋節,這可不是法定節假日,跟國慶湊到一起,只是巧合。

由於未來三天沒什麼教學安排,學校也是有點人情味的,沒什麼事的老師可以提前回家。

魏老師的孩子蘇紅雨還在教室裡上課,兩個人就在辦公室裡閒聊並等她放學。

終於,下課的鍾敲響了。

真的是專人敲鐘,並不是那種電鈴。

魏老師先去班級接了孩子,然後夥同韓老師一起回家。

現在剛好是下班大軍會集的時間點,兩個人跟隨大部隊匯入車流,瀟灑的騎著車,也並不耽誤聊天。

“你們看這情況確實是搬家了哈,老蘇的腳踏車都給你騎了,新家遠不遠?怎麼不是在京大家屬區。”

等紅燈了,韓老師一個瀟灑的剎車,停的穩穩的。

這個年代的人都是騎腳踏車的高手,後座載人都是小事,載兩個都沒問題,前面大槓上坐一個,後面載兩個也是經常能碰到的。

“韓阿姨,我們新家並不遠呢,在農大那邊,其實我自己上學也是可以的,就是我媽不讓,說女孩子一個人不安全。”

蘇紅雨並不喜歡跟媽媽一起上下班,一天24小事都在一起,沒有一點自由。

“肯定的呀,小紅雨可都是大姑娘了,長得又俊俏又水靈,萬一路上遇到劫道的二流子,那可怎麼辦呢?”

韓老師自己也有兩個女兒,還在讀小學,因為父母基因的問題,長得確實沒有蘇教授他們家的兩個孩子好看,這也怨不得別人。

“爸爸說現在國家已經在整頓了呀,那些二流子都不見了呢,以後我就可以一個人上學了。”

“你爸爸是大學教授,他說的都對。”

......

幾個人邊騎車邊說著閒話,養殖基地的大門很快就到了,確實在農大不遠處。

“你們怎麼住這裡?這不是前段時間很有名的那個合資養豬場麼?聽說他們招工還要考試呢,我家一個親戚想來這裡上班,沒考上。”

韓老師開始覺得,能住在這裡,住宿條件應該也不會很差了吧,並不是自己預想的那種低矮筒子樓呀。

“嗯,這是京城大學實驗室和國外公司合辦的養殖基地。裡面有一些多餘的房子分給了實驗室,老蘇到實驗室上班之後我們就租住在這裡了。”

魏老師說了實情,不過還是儘量搭著京城大學一起說的,不然,光說養豬場多難聽啊。

韓老師一下子就抓住了她話裡的重點。

“這房子還是租住的?單位不分配房子的嗎?”

韓老師驚訝極了:“不分房子,幹嘛要換工作,在五道口技校起碼有地方住啊,兩小間呢。”

魏老師以前的時候家裡可沒韓老師家裡住的寬鬆,供銷社畢竟是有錢的單位,員工住房很不錯的。

“嗯,是租住的,這是人家養殖基地的房子,租給實驗室的,實驗室又租給我們的。

等分配的話要等工作一定年限或者出了科研成果才成,老蘇才剛到實驗室,哪裡有成果啊。”

這也合理。

大家集體討論定下來的分房政策,如果一來上班就送房子,確實顯得太過分了,缺少了奮鬥目標,不利於團結。

生活改善還是要循序漸進啊。

“那租金要多少錢?”

“每個月5塊。”

“5塊?還真不便宜!”韓老師又驚訝了,語氣顯得有點誇張。

5塊錢一個月的租金在這個時代確實不便宜了。

租個四合院的一條邊,交的租金頂多也就這個價了,他們這實驗室看起來有點黑啊。

魏老師還沒說這裡的實際租金要三十塊呢,不然顯得更黑,說出去別人也不信。

剛進大門,卻被門衛小哥攔住了。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保衛科工作人員,門衛可不是保安,自然也不會是老大爺。

“蘇教授愛人,這是生物科技這邊給你們準備的過節禮,竇研究員特意交代給你們留的,你帶回去吧。”

魏老師也沒客氣,看起來像是輕車熟路了:“謝謝了!”

“客氣。知道您家裡不愛吃肥肉,我們這邊給您留的裡脊肉。”

“謝謝!您有心了。”

其實這是生物科技的員工福利,因為他們沒有旅遊專案,所以中秋節到了,每個人有幾斤油,幾斤米,幾斤豬肉。

竇偉長期在生物科技這邊廝混,說話很有權威的,其實他把自己的那一份留給了蘇教授。

東西品類不多,可還是挺重的,用一個大紙箱裝了,似乎還有兩盒松花鴨蛋。

魏老師的腳踏車上載著女兒呢,這些過節物資只能放到韓老師的車後座上了。

韓老師動作機械的綁著紙箱,腦袋有點發懵。

這些物資可是比她愛人單位發放的東西多多了,裡面這一塊豬肉呢,起碼得有二三斤重。

“你不說老蘇他們單位不發過節禮的嗎?”

“是不發呀,這次放假他們的福利是出去旅遊,因此實驗室就不發禮品了。這是生物科技公司發的東西,並不是老蘇他們實驗室的。”

魏老師說的好有道理,畢竟實驗室和生物科技公司是兩個單位。

“人家養豬場發福利,那為什麼會有你們的份呢?”韓老師也是不甘心,想瞭解的更清楚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們對門的鄰居竇研究員給留的,他學生物的,經常兩邊跑,這邊的權力也還是有一些。”

更具體的情況魏老師也不清楚了,反正竇偉和老蘇的關係倒是不錯,他們沒有直接競爭關係,有什麼好吃的,小竇都會拿點過來。

一個單身漢,要這些東西也沒用。

甚至,兒子蘇紅軍跟竇偉的關係都要比和自己親老子的關係還好了。

魏老師沒有講明白,但是韓老師卻想明白了:他們這是在佔國家的便宜唄,反正又不是自己出錢。

進大門之後,騎車又走了好久的路,還沒到目的地。

“魏老師,你們這個院子有點大啊,剛才路過廠房那邊,我看那兒一溜不是宿舍樓麼,怎麼不是住那裡嗎?”

“那邊是生產區,我們住在隱秘的角落。”魏老師學會這個新詞了,這是沈光林常說的。

“隱秘的角落?”

“嗯,這是沈老闆說的。其實我們住的地方是有名字的,很好聽,叫做“天宮一號”。”

穿過一片銀杏樹林,隱秘的角落天宮一號到了。

“哇,你們住的還是樓房啊。”

建築的外形很漂亮,有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爽利。

其實,這個時代的國內也拋棄了老大哥蘇聯的慣有風格,他們開始追求另一種圓頂且中間隆起的風格,叫做巴洛克。

沈光林建的房子不是巴洛克風格的,就是後世最常見最標準的樣子。

在後世,這是平庸,現在,就是驚豔。

“是的,我們住的是樓房,整個廠區除了門衛那裡,就沒有平房呀。”

“你們住幾樓?”

“7樓。”

“那爬樓會有點累哈,天天這樣的話,那還不累死去。還是住平房好,接地氣。”

韓老師終於找到了住樓房的缺點,沈光林如果聽到,肯定會非常贊同她的觀點的,因為沈光林也喜歡接地氣。

但是,蘇家的小姑娘嚴重不同意韓老師的這個觀點,她是要反駁的:“韓阿姨,我就喜歡住樓房,住樓房視野更開闊,我在家裡還能看到學校的那個天文臺呢。”

五道口技校附中的科技樓上有個大圓球,據說是天文臺,但是蘇紅雨進去看了,在裡面並沒有看到望遠鏡。

“你說的對,登高望遠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韓老師覺得自己跟一個孩子爭執是沒有道理的,也就順著她的話往下說了。

“小紅雨,你家能看到西山嗎?”

“我也不知道,往西邊看都是山,我也不知道是些什麼山。”

到地方了,她們把腳踏車停到車棚裡,裡面停有不少新腳踏車,都沒有上鎖。

“這麼多腳踏車,也不上個鎖?”

“不用,這是實驗室的腳踏車,誰想騎就可以隨便騎,不過出廠區大門的話還是要登記得。”

“隨便騎?”

“嗯,沈老闆說的,這個叫做共享單車,將來會是風口。”

什麼是風口,韓老師聽得半懂不懂的,她開始四下打量。

這樓房確實挺新的,還有精心設計的綠化帶。

專門給小區做園林景觀設計,也是這個年代不曾有的前置規劃。

三個人一起搬了東西進樓道,入眼就是一所電梯。

“你們這還是帶電梯的房子呢,我都沒怎麼坐過電梯,是不是還有專人收費。”

自從來到這裡,韓老師感覺自己的驚訝已經有點不夠用了。

京城不是沒有電梯,韓老師也是見過的。

不過,在京城坐電梯有個特點,那就是跟上廁所一樣,按人頭收費,電梯裡常常有一個專門的收費員,想去幾樓,先要交錢。

這裡就不用交錢,隨便你按,從1按到13再下來也是沒有問題的。

開啟房門,進到家裡,韓老師已經不想說話了。

她想像過魏老師家住的房子可能條件不錯,畢竟是花了5塊錢租的。

但是,她沒有想到,這只是人住的房子而已,竟然可以搞成這樣,也太奢華了吧。

高級幹部也住不了這樣的房子吧,國外元首的房子也不過如此了吧。

好大的冰箱,好大的沙發,好大的電視機,竟然還有兩臺洗衣機,竟然還有電話。

“魏老師,你怎麼一直瞞著不說呢,你們住的房子怎麼會這麼好?”

韓老師的語氣特別激動,也不知道裡面是不是夾雜著一些嫉妒,反正已經出現顫音了。

“這是生物科技公司建的房子,租給實驗室的,實驗室又租給我們,所以我才說是租的房子啊,不是我們家的,這才沒有說。”

雖然解釋的很蒼白,但是聽到這個話,韓老師心裡終於平衡了一些,畢竟是租的而已嘛。

不過,5塊錢的租金,還是很值啊,就算是出10塊錢,我也願意租。

“這樣的房子只要5塊錢一個月,我都想租了,這棟樓還有空房子嗎?會不會對外出租?”

韓老師家的住宿條件其實還可以的,跟人混居,住四合院。

但是四合院的毛病也有很多,無論上廁所還是做飯啥的都不方便。

這種獨門獨戶的更方便一些,尤其那麼大的廚房,竟然還有兩個衛生間,簡直作孽哦。

“空房子是有的,但是不知道租不租,光我們這層就有兩戶都沒有住人。不是我之前故意不說,這種房子真給我們了,我們也住不起啊,也就是他們實驗室有住房補貼,我們這才吊著膽子住一住。”

魏老師把住房補貼四個字說的很重,似乎在特意強調些什麼,韓老師果然聽進去了,她以為魏老師是在顯擺,自己配合一下也就是了。

“你們竟然還有房租補貼呢,意思就是這房子你們還免費住?呦呦呦......”這個驚訝好浮誇,一看就好假,有一點敷衍的成分在裡面。

其實魏老師確實也有點顯擺的意思,但又不是在這一層:“就是因為有補貼我們才敢住啊,不然一個月30塊錢的租金,都超過我半個月工資了,哪裡捨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