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一家新工廠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且不說工廠的工人和領導層是個什麼想法,只看地方政府想把這個工廠放入到合資公司裡面來,那就有不得不放的理由。

沈光林畢竟想的簡單了,他只是想著,再怎麼說這家工廠也有一萬多畝地呢,這得值多少錢了?

因此,他也沒有向政府提別的要求,只有一點,不負擔已經退休的那些工人。

當然沒有問題!對方很爽快的答應了。

現在退休工人的工資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的,並不需要廠裡直接負責。

真正全部由企業來承擔的時候,那已經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

那就好說。

養老確實是一個無底洞,企業辦社會是不長久的,沈光林即使想要做慈善,也不是這麼做的,原則問題。

那還是先去這家焦化工廠實地看看吧。

一個微雪但是賊冷的天氣,考察團從京城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出發了。

沈光林,張鵬,林文偉,加上京城大學和實驗室的幾位中青年,一起組成了一個不專業也不算龐大的代表團。

他們借用的是生物科技公司的商務接待專用車,這是一輛扶桑產的豐田考斯特中巴車。

這個年代還沒有金杯車呢,依維柯也還沒有進入國內。

現在路面上常見的通用型客運車是解放牌CA10載貨汽車改裝的客運大巴和泉城汽車製造廠研製的黃河牌公交車。

所以,真的唱不起那首歌了:“依維柯大金盃,拉完人拉骨灰,喇叭聲挺悲啊,嗩吶它在吹。”

嗩吶沒有吹,但是焦化工廠到了。

還行,這裡距離港口不算很遠,交通也方便,而且它距離鋼鐵廠更近,畢竟是給鋼鐵廠配套使用的工廠。

這家工廠的佔地面積是真的很大,光堆場就有兩個,一起是原煤堆場,還有個焦化成品堆場。

生產車間都有一長溜,備煤車間,煉焦一車間,煉焦二車間,煉焦三車間,煉焦四車間,回收車間,熱力車間,維修車間,精製車間。

東西是齊全的,這個小型火車站都在正常執行,還是那種燒煤的老古董火車呢,一開就嗚嗚嗚冒蒸汽的那種。

但是,站在高處,打眼看去,整個廠區黑漆漆髒乎乎的,一些建築還很像抗戰時期鬼子的炮樓,沒有一點現代化的氣息。

“焦化產生的附屬氣體呢?怎麼沒看到那些管道?”

沈光林對這個很好奇,他也是提前做了功課的,這怎麼跟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能有啥氣體啊,就是一些煤氣,加壓液化之後直接拉給煤氣站了,還有一些不純的有毒氣體燒了之後排放了。”

工廠的領導一副蠻不在乎的樣子,這是非常粗放的生產方式,粗放,但是有效。

確實,沈光林抬頭一看煙囪,一股煙柱直上雲霄,因為陰天的緣故,反而顯得特別粗壯濃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高空中,形成了一朵黑黃黑黃的蘑菇雲。

沈光林後悔了,有點不想要這個工廠了。

不能因為地多就沒有一點底線啊,這傢伙接過來似乎就是個坑啊。

這種工廠是怎麼能夠存在的,環保部門的人呢。

環保部門都沒成立呢,要到84年才有部門負責這個職能。

可是,這個焦化廠有兩千多工人,新工廠根本要不了這麼多人呀,在沈光林的設想中,大約只要少量的產業工人就可以了,這些廠房和裝置都沒什麼用。

這個廠址倒是還行,距離港口不太遠。

這裡估計是以後的濱海新區,這裡的地塊都挺合適的,只要不是發生爆炸的區域,那就是一塊好地。

不過,這個地方以後可能會有好的發展,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想繁華,至少是20年以後的了吧,總不能把這塊地放手裡捂上二十年吧。

也不是不行哦,留給兒子嘛!

他沈光林畢竟已經答應了的,地方上也確實想擺脫這個負擔。

因為,這個焦化廠效益實在不行了,人家鋼鐵廠早就想改進生產線了,他們準備重新引進一條全新的更先進的生產線,但是又不想在原廠的基礎上改,能夠拋售出去那是最好了。

至於人員和土地?

國企麼,別的不多,就是人多地多,大不了多招幾個農民進城就是了。

甚至,佔用土地一分錢都不用給。

沈光林想了想,並沒想多久,還是決定把它接下來。

不就是一個月20萬左右的工資麼,一年也才兩百來萬,沒所謂了。

既然是自己約的,含著淚也要收下來。

而且,小叔張鵬也想著大幹一場呢,畢竟焦化廠有兩千多人呢,真要是管理起來,可比生物科技公司那點人馬帶勁多了。

現在的國企活的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這種焦化廠,上下不靠,利潤和成本都被計算的明明白白的。

而且,這幾年,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就業需求,地方政府還拼命的往裡面放人,一個坑裡要放四五個蘿蔔。

人多了,生產任務又很有限,很多人一天到晚都沒有什麼太多的事情做,人浮於事,冗員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焦化廠跟鋼鐵廠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鋼鐵廠他們還有一些計劃外的產品可以對外出售的,而且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價格體系,也就是所謂的價格雙軌制。

但是對於焦化廠來說,不存在雙軌。

煤炭是外購的,訂購價格是統一的,焦化之後的焦炭是上繳的,收購價格也是統一的。

多少原料能夠出產多少產品都是能夠計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即使有多餘的產品,想賣出去都不知道賣給誰。

在這裡,真正能夠額外賺得的錢,大約也就是那麼點液化煤氣了。

但是,按照工廠方面的說法,似乎也賺不了幾個錢?

想想也是,因為企業沒有定價權,煤氣價格低到爆,想多賺都賺不了。

難道,除了煤氣之外,就沒有別的東西賣了嗎?

有,多餘的焦炭賣給街邊煉製鋁鍋的手藝人嘛!

還真別說,街頭還真的有用牙膏皮做錫壺的,也有用各種鋁製品融化了鑄鋁鍋的。

但是他們用煤炭就行了,這種流竄作業,土法鑄造的民間手藝人,其實還挺受歡迎的呢。

現在,運動結束了,一些人把收藏起來的鋁製像章偷偷打碎了,熔在一起鑄成鍋子鍋子給家裡用,即使不夠一口鍋,夠一個勺子也是好的呀。

而且,也有些人把子彈殼燒融了鑄造成勺子,漏勺之類的家用品。

在這些土法鑄造品中,錫和銅對人體倒是沒有什麼害處,但是鋁不行,鋁還是有很大危害性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發育不良,身材矮小,智力下降。

工廠參觀完了,接下來是談感想的時刻。

隨行的人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他們是興高采烈來的,但是參觀完這個工廠之後就都沉默了。

這樣一個工廠,值多少錢?折算成資產,算不算砸手裡了?

沈光林的幾個同事直搖頭,其中一位同事本來還想說,怎麼可以把國營工廠合併給外資企業呢,現在不這麼說了,老外是有多傻,才會要這樣的企業。

林文偉就是那個老外,好尷尬的說。

繼續開會!

接下這家工廠的事情不要提了,沈某人做了決策,別人不要,他自己收。

既然,鍊鋼廠已經打算重建生產線另謀出路了,那這家工廠沒有必要繼續生產焦煤了。

不過,這裡有個小型的貨運站,雖然是條單線,但是能用啊。

如果這裡建設成中轉倉庫,那會怎麼樣?

外來的物資可以存放在這裡,無論是鐵路還是海運都不是事啊。

唯有凌雲多壯志,敢叫舊貌換新顏。

用不完的地方可以建設廠房生產電器,比如電風扇,電冰箱,電視機等等,深城可以生產,咱們也可以生產啊。

雖然工人不對路,但是可以學。

遍地是黃金,這樣的地方,不要白不要。

決定了就要去做。

沈光林很快就想通透了。

不過,也不能白做冤大頭,沈光林還是讓林文偉跟政府提了不少要求,比如,津門市政府要重新劃一塊地用於C60新工廠的建設。

沒有問題,我們給。

這家焦化廠從合資公司獨立出來,又新家坡這邊的公司獨立控股。

也沒問題,求之不得。

那就簡單了。

沈光林決定讓出5個點給合作伙伴,以表歉意。

這鍋夾生飯,他自己吃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