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順利結束了。

沈光林開放了問題回答的許可權,免得說勞資霸道,但是並沒有誰提出什麼有深度的問題。

在場至少有一半是學物理的罷,但是他們也並沒有聽懂沈光林在講什麼,也不能判斷他講的對不對。

上次開講座的時候,還有些人還批評沈光林講的淺顯,說他講的籠統,只是提了一個好方向而已,差點就指著他的鼻子說他騙錢了。

這場講座就不一樣了,深刻是深刻了,他們反而聽不懂了。

也是,只有聽不懂的講座才是好講座。

看著有些冷場了,有位也是研究理論物理的老師提問了:“沈教授,您今天提出的這個標準理論模型會發表在哪部期刊呢?”

這已經是題外話了,不過沈光林還是給予了正面回答。

“是《科學》,肯定不會是《自然》。我上次被《自然》給套路了,他們不按規則出牌,不然關於“奈米效應”的論題我不會提出的那麼早。”

沈光林提前帶出“奈米時代”也是沒有辦法,自己的論文被針對了,如果不趕緊釋出,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

“不可能!我們鷹國的雜誌不可能那麼沒有道德。”臺下一位年輕的學生激烈反駁,他聽不懂沈光林的講座,但是並不代表他聽不懂沈光林話裡嘲諷《自然》的態度。

哪裡冒出來這樣一根蔥?

沈光林這才想到,原來新家坡也是鷹國的殖民地之一呢,他們還是英聯邦的成員國。

英聯邦的成員國也太多了吧,這些國家加起來可比蘇聯大多了。

沈光林不想跟他們吵,吵贏了也不光彩:

“這件事爭論是沒有意義的,《自然》這本雜誌或許是個好雜誌,但是雜誌社的人未必全是好人,你敢擔保他們不會做一些蠅營狗苟的事情嗎?”

“敢!”

這小夥有意思。

《自然》的黑歷史還是不少的,網際網路時代還有人盤點過。

沈光林隨便舉了幾個例子,每一件都是有據可查真實發生的,只是大家沒有注意而已。

這下子他們沒話說了。

有些人藉著職務之便,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也是沒有辦法。

講座是結束了,但是沈光林還不能立刻離場,因為國內的官員們還在臺下呢,他要去打個招呼寒暄一下。

這個時代的官員除了僵化死板一些,在別的方面還是不錯的,尤其對待國人,尤其是個人操守。

其實,如果自身就是聚會焦點,那可惡的官場應酬也就沒有那麼面目可憎了,甚至會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至少,沈光林是這樣覺得的。

沈光林在臺上講的這些內容很深奧,國內來的領導一點也聽不懂,不過他們依然可以做判斷,可以根據周圍人的反應來判斷沈老師的水平究竟是怎麼樣的,有沒有被人小覷。

但是,講座結束了,場下聽講的人遲遲不給回應,這算怎麼回事?

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呀。

領導們忍不住了,用英語問周圍一個看起來很有學問的人:“臺上的這位沈先生的水平究竟怎麼樣?我好像聽不太懂。”

“高山仰止!簡直是高山仰止!雖然我只能聽懂大概8成,但是已經可以證明他非常厲害了,我原本就是學物理的,還蠻有天分,只可惜這麼多年沒有跟緊時代前沿,已經有些落伍了。”

那就放心了,沈老師有水平就行。

沒有給國人丟臉。

沈光林都不知道官員們的思想動態,他還周旋在大家熱切的招呼中,讓想談商務的林文偉都湊不上前。

不過沒關係,沈光林已經注意到他了,這位大哥還是蠻有毅力的,是個人才。

這次到國立大學做講座,沈光林換居住的酒店了,畢竟也想離的更近一些。

因為確實還想跟這位林先生繼續聊一聊呢,沈光林就給了他新的酒店地址。

華人的酒文化即使到了新家坡也不能避免,沈光林和辦事處的人員喝酒到很晚。

其實,世界各國也都有自己的酒文化和國酒。

華夏的國酒自然就是茅臺,棒子國的國酒是22度的真露,扶桑是清酒,新家坡就是司令,一種調製的雞尾酒。

司令雞尾酒也是唯一由亞洲人發明的雞尾酒,發明者好像叫做閆崇文。

參加完招待晚宴的沈光林又到這家酒店的咖啡廳去談生意了,同一家酒店,也不用到處跑。

但是,李蓉有交代,不準喝咖啡。

意思很明顯,不準喝那種來自印尼的著名咖啡。

不喝就不喝唄,俺們喝茶!

新家坡這裡除了肉骨茶之外,喝的最多就是“長茶”了。

長茶是一種表演節目,所謂“長茶”是把泡好的紅茶加牛奶,然後表演著把奶茶倒進罐子裡。

操作者一隻手拿著盛滿奶茶的罐子,然後倒進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裡,兩隻手的距離約在一米之間,如此來回須7次。

今天的表演者是一位穿制服的妹子,長得還不錯,很對沈光林的法眼。

其實,沈光林不愛喝奶茶,他只愛喝清茶,很貴的那種。

“美女,你這是新茶嗎?”沈光林決定不恥下問。

“當然是新茶,這個是可以用來喝的,不只是表演。”小美女額頭見汗,她都沒理解沈老師的新茶什麼意思。

沈老師喝了一口,好茶!很潤。

兩個人坐定,沈光林主動開啟了話題:“這次你準備給我開多少錢?”

“我也不知道了,您隨便講一堂課就有這麼多收入,這不是我能看懂的。”林文偉苦笑。

他也覺得這個任務他完不成了,但是又有些不甘心,因為沈光林發明的這個輸入法真的很好,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授權的事情沒必要繼續談了,畢竟計算機時代還沒到來,還沒到井噴期。

“你現在多少錢一個月?”

沈光林直接問起了林文偉收入。

其實林文偉已經工作幾年了,收入還不錯,畢竟是新家坡國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新媒體公司也算中層。

“8000新幣。”

“那也不少了,你有多少存款?”沈光林繼續追問。

“這個就不多了,畢竟我還要談朋友,將來還有養家的壓力,到現在我也只存了20幾萬新幣,也就是您四堂講座的收入。”

人比人真的氣死人,自己辛辛苦苦一個月只有8000新幣,已經是高收入人群了,人家沈老師只是隨便講講,就可以拿到5萬新幣。

沈光林微笑著點點頭,倒是沒有驕傲和自滿,他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他想找個合格的代理人了,香江人格局太小,從東南亞找個華人也是不錯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新家坡的工業基礎更好,這裡的電子加工,製造業和旅遊業是支柱產業,也適合在這裡建立生產基地或者從這裡引進一些技術。

“咱們合夥成立個公司怎麼樣?股份四六分,你四我六,我把專利放進來免費用,算公司的收益。”

這是沈光林的新想法,畢竟海外市場還是很龐大的,而國際專利都是在他個人名下,不是京城大學的資產。

果然是這樣!

剛才沈光林這麼問的時候,林文偉就已經隱約想到了,他果然就提出了這件事。

“我知道您用技術和專利入股,我是佔了便宜的,可是,我工作這些年的所有積蓄加起來也不夠公司運營費用”

林文偉當然想過這件事是好事,但是他也沒辦法,囊中羞澀。

工作快5年了,手裡的存款加起來也只有二十幾萬新幣,創業實在不夠看。

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

沈光林也很大方:“這樣,你也知道,我是沒有時間參與公司運營的,所以日常工作是你來管,既然要合夥,那就按出資比例持股,你做管理,我出技術,咱們誰都不吃虧。”

“你覺得多少錢夠公司運營?錢不夠我可以借給你,但是只能算借。”

一開始就斤斤計較是沒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讓經理人只持股不出資,無恆產則無恆心,沒有出錢的創業者是不能成事的。

林文偉很愉快的答應了,這是他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接下來就是越談越愉快了。

沈光林幫助林文偉制定了公司發展的模板,還是以實業為主。

以後就是計算機的時代了,新家坡人才力量豐厚,可以先組織一個團隊,專門開發“漢卡”,意思是把輸入法整合到一個裝置中,甚至對作業系統一起進行漢化,然後做成產品對外出售。

在CPU效能還沒有根本性提高之前,漢卡是很有用途的。

這就有點類似史玉住和聯想發家的那張卡了。

那接下來的第二步呢?

第二步就做製造業代工,新家坡土地少,但是大馬土地多,這裡都是可以建設代工廠的。

利用航運優勢可以接國際訂單,如果接的訂單太多生產不完,那就到華夏去建廠。深城,羊城,將來的滬城,都是很好的選擇。

跟NBA有球員發展模板一樣,沈光林為新公司也制定了發展模板。

他選擇的模仿物件就是維創力,那個給了華威背後一刀的企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