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徐鵬嘆氣道:“地方治理政務,主要依賴吏員,概因沒有那麼多有功名的讀書人委任為官,就算讓秀才全部出仕也彌補不了那麼大的缺口,而且增設官員,就意味著俸祿的消耗增大,這就是冗官弊政的根本,如果皇家委任官員到鄉,甚至到村,估計龐大的官員俸祿就能輕易拖垮國家的財政。”

這話說的在理,但是馮愷不接受,因為徐鵬的眼光有時代的局限性,他認為天底下的財富是恆定的,多給官員支出,那其它地方就會減少,長此以往,就是弊政。

而馮愷的認知則正好相反,他認為天底下的財富是無盡的,而且他開源的手段多到不知該用哪一種,所以他最不擔心的反而是明朝這種難以想象的財政崩潰。

大明窮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後面幾位皇帝也想開源,可玩來玩去不過也就是打礦山或者靠太監斂財的心思,手段粗陋,不堪入目。

至於節流就更不用提了,朱元璋最底層百姓出身,甚至還當過和尚和乞丐,所以他最懂民間疾苦,也最恨貪官汙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後,對於貪官汙吏幾乎採取零容忍的態度,還定下了歷史上最低的官員俸祿,那俸祿別說養活當官的什麼幕僚、師爺和吏員,甚至連自己一大家子都養不活……

寒窗苦讀,一朝出仕,當了官就是老爺,可不是受苦來的,就算不千里當官只為財,可也不至於要活成海瑞吧,那當官還當個什麼勁。

所以在馮愷看來朱元璋肅貪沒什麼問題,但是又不給貪又不給當官的活的滋潤,這本質就是錯的。

事實上就是再如何懲治貪腐,手段再怎麼狠,朱元璋也沒肅貪成功,至於朱元璋死了以後,那貪官直接就是沒邊沒際,無官不貪。

所以這個節流那個節流對於小民之家來說沒什麼問題,但是大到一國,還指望以節流來減輕國家財政負擔,效果必然是適得其反。

“村可設村長,由村民推舉,村長不予俸祿,但是可以免除一定田畝的賦稅作為報酬。”

徐老五依舊搖頭道:“各村大多是同姓聚集,同姓出自同族,同族必有族老,而族老處理族事,這幾千年來已經形成慣例,即便是推舉,最終也必然是推舉的族老成為村長,並沒有實質的區別,還有就是地主。

大帥斬殺的那姓浦的地主就是浦狄村的土霸王,他說一村民不敢說二,甚至受了迫害也只是忍氣吞聲,若讓浦狄村村民推薦村長,那家夥不當村長誰敢當?”

馮愷有些頭疼,他確實是將皇權下鄉這種事給想的太簡單了,不過就算再難也只能迎難而上,開國帝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是留給後世子孫更不可能解決,到最後子孫只能深受其害。

所以但凡有一點辦法,能在開國這個秩序重建的階段解決的事就絕對不能拖下去。

“推薦族老可以容忍,但是族老要是以為自己還能和以前那樣隨意欺壓村民,甚至自己執法草菅人命,那就一命抵一命。”

徐鵬這次沒說話,在鄉下族老的權力確實很大,就算是里長,小吏,衙差這些人基本上也會給各村的族老幾分面子。

族老的權力有多大,比如發現誰和誰野合,直接可以讓人將姦夫**給沉塘,哪家男人要是死了,族老能逼寡婦殉節,這樣沒準能混個牌坊……

“簡單來說,村長只有調解權,處理民間糾紛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沒有執法權,誰敢竊奪執法權,誰就去死。”

徐鵬點頭道:“如此倒是足以震懾,只要加以監管制度,應該能有不俗的成效,可村子要是地主說了算的怎麼辦?”

“地主,咱要奪天下,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地主,劣跡斑斑的宰了,劣跡一般的重罰,沒有劣跡的分田!”

“分……分田?”徐鵬驚呼。

“嗯。”馮愷哼聲道:“要想抑制土地兼併就必須要分田,必須要有完善的土地政策,大地主小地主家的土地必須剝奪分給平民,只有自耕農多了,咱們才能真正收到農稅。”

“大帥打算如何分田?出臺什麼樣的土地政策?”徐鵬身為首席謀士,知道茲事體大,一個搞不好就會釀成大變,所以不得不謹慎。

“關於分田,咱想這事想了已經快一年了。”馮愷笑了笑,他要考慮的太多,可以學習後世紅色那樣打倒地主老財,但時代有時代的局限性,生搬硬套有時候未必是最合適的。

所以馮愷一直在考量得失,爭取拿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最終得出來的結論很簡單……

他在做夢想屁吃……

涉及到地主的根本也涉及到小農利益,想要雲淡風輕去解決掉可不就是做夢?

“土地是小農的根本,在國家沒有開闢穩定財源的情況下,農稅就是國家經濟的保障,這一點諸位沒有異議吧。”

眾人紛紛點頭,武將也不例外。

“但是看看這大明朝,士紳權貴動輒就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畝土地,尋常的大族大地主名下有個幾千幾萬畝土地也不稀奇,這些土地有不少是兼併所得,但是同樣有不少是為了避稅,故而將土地託庇於士紳地主名下,從而光明正大的來逃避賦稅。

久而久之,這天底下九成的土地都到了豪紳大族的手裡,徹底斷了這九成土地的稅源,剩下的那一成在自耕農手裡的土地不但要交正稅,還要應付苛捐雜稅,甚至還有攤派等等玲琅滿目的徵收,自耕農如何不破產?

破產就只能想辦法把土地投獻出去,或者直接賣掉,自己成為大戶的佃農,於是朝廷能收到的稅就越來越少。

沒有農稅的穩定稅源,國家財政就捉襟見肘,皇帝沒有辦法,就只能加緊盤剝,比如遼餉、剿餉,於是越來越多的百姓活不下,只能揭竿造反,說到底就是成也土地,敗也土地,諸位覺得對不對?”

眾人只得再次點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