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時事半月刊已經成為成都府輿論的風向標,對於還沒有遭受戰亂的川西百姓而言,他們對於亂世的認知度實在太低,但是朝廷的壓迫卻是實實在在能夠感受清晰的。

老百姓不會管統治者是誰,他們只單純的用最樸素的觀感來看待朝廷,如果大明能讓他們安居樂業,能少點苛捐雜稅,能在他們受災的時候減免賦稅,那就是好的。

反之,就是壞的,崇禎繼位之後,為了平遼加徵遼餉,為了剿賊又徵三餉,川西就算沒有遭災,百姓依舊是活的苦不堪言,充其量也就是因為沒到民不聊生,進而反叛的地步罷了。

現在半月刊將外面的情況不加掩飾的報道出來,讓尋常百姓知道如今河南、陝西的慘烈,知道朝廷有多腐敗,知道他們如今還能過安寧的日子是多麼的不容易。

進而對武銳軍心生感激和歸屬感,不管外面怎麼傳,這武銳軍名義上都是蜀王為了保護川地所建,也就是說武銳軍的存在就是護民,而現在外面打成了一鍋粥,成都依舊平靜,百姓難道不會去想是不是因為武銳軍存在,才讓那些亂兵不敢覬覦川西。

“咱創辦這半月刊的目的是為了引導輿論。”

馮愷頓了一下道:“朝廷無能,吏治敗壞,官員不把百姓當人這些事,百姓有深切感受,但是他們說不出來,於是只能謾罵洩憤,這是不夠的,所以需要引導,不要輕易被那些喜歡搖唇鼓舌的讀書人給矇蔽了,至於時事,百姓知道的多一點,民間議論的多一些不是壞事,但是要提防某些別有用心的刻意去歪曲,曲解,對於這一類的,只要發現,抓了即殺!”

“明白。”徐老五呵呵笑道:“李自成殺了汪喬年,挾此大勝之威,這陝西地界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落入其手,如果我是李自成,此時一定會死死守住陝西,趁著朝廷無力剿殺的機會,鞏固其在陝西的統治,如此才能改變其流寇作風,成為真正的亂世霸主。”

馮愷正色道:“大明固然元氣大傷,但是兩百多年天下,就算要亡也不會因為一兩次的大敗就亡,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之所以能有如此聲勢,能屢剿不滅,崇禎的昏聵、接連的天災,貪官汙吏橫行無忌並非主因。”

“大帥的意思是北面?”

馮愷頷首道:“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相比起中原,北面遭遇的天災更多也更加殘酷,一場白災就能有數以幾十萬計的牲畜被凍死,一場黑災便能讓人口大幅度銳減,他們也是人也想要生存,所以南下劫掠固然與民族秉性有關,可何嘗不是無奈。

白山黑水間走出來的女真,比起傳統的草原民族,其生存環境更惡劣,其民茹毛飲血也更兇殘,努爾哈赤那所謂的七大恨,說白了不過就是想為自己入侵中原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然而邊軍無能甚至挾寇自重,再加上不法商賈為謀暴利,不惜和邊將勾結也要將軍械、糧食這些違禁品販賣出去,以至於女真部族逃過滅亡的命運,進而坐大。

如今女真建國,對華夏虎視眈眈,再加上大明國內天災不斷等因素,無能的崇禎加劇國內矛盾,造成餓殍遍野,以至於流民遍地,從而形成轟轟烈烈的起義浪潮……

說到底就是女真的運氣太好,而明朝的運氣太差,遇到這樣的世道,坐在皇位上的還是那麼一位沒有能力沒有手段,猜忌心卻空前的主,這大明不亡才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老五沒有反駁,但並不代表他認同,在他看來,女真就那麼一點人,就算殺到京城腳底下又能怎麼樣,又不是沒發生過,就憑那麼一點人口,難道還想做夢統治華夏?

芥蘚之疾罷了,內地的起義軍才是心腹大患才對。

徐老五的看法其實不能算錯,也是當前的主流觀念,所以現在崇禎最迫切的事就是想要在北疆畢其功於一役,不說把清國給滅了,至少也得打殘,然後抽調邊軍,迅速撲滅內地烽火,這就是一個先後次序。

然而馮愷認為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首先相;對於內地駐防軍隊而言,邊軍就算再爛,也比內地軍強的多,其次,女真就算人再少,可畢竟是新誕生的政權,其武力足夠強悍。

也就是說現在明廷是在以自己並不鋒利的矛去和槍利盾固的女真廝殺,然後讓戰鬥力低下的內地官軍去剿殺同樣是爛的一塌糊塗,卻深得流竄戰爭精髓的農民軍戰鬥。

最後的結果就是邊軍贏不了滿清,內地官軍也剿滅不了流寇,兩邊同時糜爛……

如果馮愷是崇禎,這個時候根本不會去和滿清死磕,要麼議和先拖著,要麼在各個關隘佈置兵馬,再將大量的邊軍抽調回來,迅速剿滅內地流賊,然後釋出一系列與民生息的休養政策,等過幾年,元氣恢復了,再和滿清決一死戰!

這種路數歷史上沒有,所以也無法驗證,但是馮愷覺得不會有錯,再不濟也不會讓如今的大明內地糜爛到這等程度。

很快,崇禎就要為他的決策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就是這兩個月,明軍大敗於松山,松山失陷,洪承疇被俘,最後降清。

再過兩個月,也就是崇禎十五年五月,李自成將會三圍開封,這一次李自成將會掘黃河大堤,引水倒灌開封城,最終開封城破,周王罹難。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為大明王朝敲響最後的喪鐘,可憐無能的崇禎皇帝還在做夢,還在為銀子犯愁,還在想著如何從百姓的頭上繼續搜刮,全然不顧萬千黎民的死活……

馮愷兩輩子加在一起都沒想通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窮的都穿補丁的衣服,大明的財政都已經破產,民間百姓早已經不堪重負了的情況下,對大臣並不友善甚至苛虐的崇禎為何不抄家發財,最不濟削一兩個藩也行啊,皇帝窮,可藩王富裕的太多了……

三四百個藩王,就算每人出三萬都有上千萬兩,何至於要把百姓逼上絕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