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倫特看著林軒:“從地質結構看,這附近是沒有巨石的,如果硬要我猜測的話我猜一百公裡內都沒有取原料的地方。”

“我猜附近應該有一條大河,巨石開採地,應該是一百公裡之外。”

郭開點頭:“嗯,我覺得這個猜測沒錯。”

成屏三郎:“這都是小問題,關鍵是需要多少人完成?”

“那個方向有一條河。”林軒微笑著大手一揮:“這就是地形圖,開採地在這裡,這是距離尼羅河的距離標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個人看了一眼,都開始了計算。

成屏三郎計算到一半,得出了模糊的數字,需要一百六十萬人用三十年才能建設這個建築!

成屏三郎眼珠子一轉:不對,我們櫻花國人矮小,力氣小,這個郭開和伊倫特算出來肯定沒這麼多。

嗯,我改一改,把我們櫻花國人平均男性力量乘以一點二來計算。

成屏三郎計算後進行了四捨五入,然後微笑:“需要一百三十萬人三十年才能完成。”

伊倫特驚訝:“我算出來是需要一百一十萬人三十年才能完成。”

成屏三郎就跟吃了死耗子似的,整個人都不好了。

郭開計算出來了,開口:“我算出來應該需要百萬人三十年。”

伊倫特疑惑:“你算錯了吧?”

郭開:“我根據我國古代對幾項水利、古建築建設的人數來推算一個人的勞動力,再推算這建築的總勞動力需求,算出來就是百萬人沒錯。”

伊倫特思索了一下開口:“古代龍國氣候比較穩定,糧食產量比古代歐洲人多,古代歐洲人偏矮小,龍國古人一百萬,差不多。”

古代歐洲平均身高才一米四多一些。

地星龍國從漢代開始男性平均身高就在一米六七以上,有的朝代平均身高曾經到過一米七六。

藍星龍國歷史上也差不太遠。

三人算完後,成屏三郎整個人都不好了。

郭開:“百萬人花費三十年修建絕對是不靠譜的,就算是奴隸制時代,一個巨大的帝國也不可能耗費百萬奴隸來幹這種事情。”

“你說這是墓穴,如果沒猜錯的話,古埃及每一代王,都應該有自己的金字塔吧?”

林軒點頭:“準確的說是埃及法老。”

郭開:“那就對了,每個幾年十幾年最多幾十年,就要重複的工程,肯定不可能消耗這麼大的人力。”

“所以,古埃及人一定是掌握了更簡單的運輸方式。”

郭開和伊倫特對視一眼:“走,回演播廳,我們做一點試驗。”

林軒大手一揮,帶著五人回到了演播廳。

伊倫特:“我需要磚塊,筷子,細繩,多給我來一些。”

郭開:“嗯,我也需要這些。”

成屏三郎懷揣雙手,思索著:“我覺得,就是人力硬拉。”

林軒:“既然成屏三郎先生不需要做實驗,那這一環節就交由伊倫特和郭開兩位大師進行吧。”

【不知道墨菲·伊倫特和郭開能想到什麼樣的辦法。】

【現代想出辦法很簡單,關鍵是古人能完成麼?】

【這需要多少材料啊?】

伊倫特已經開始計算了:“我觀察了一下,金字塔的石頭,每一塊大概是一點五到三噸的重量。”

“如果是人力抬的話,很艱難,需要耗費的人太多了。”

“我猜他們用了這種辦法。”

說著,伊倫特在地上放了十根筷子,然後在筷子上放了一塊磚頭。

“利用輪子,是可以減少滾動摩擦阻力的。”

“發明輪子之前,人類應該就已經觀察到樹木的圓形外形可以很方便滾動。”

“輪子應該在五千年前古文明中就發明了,所以……”

伊倫特用細繩拖動磚頭:“大概就是這樣前進的。”

伊倫特微笑:“郭開博士,如果以這個思路,你覺得古埃及人是如何克服高差難題,一級一級將巨石運送上去的?”

郭開微笑:“簡單。”

郭開把三塊磚放成了階梯形狀。

然後在下層階梯放置筷子,用同樣的辦法拖動磚頭。

然後在兩層階梯之間的位置,用兩根筷子斜著搭著。

然後繼續拖動:“雖然往上拖動這一級,稍微重一些,但如果只在這裡消耗大量人力,那也是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

“或者,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就發明了滑輪組,如果是這樣,那地星古人真是厲害!”

伊倫特很滿意的開始計算:“所以,現在需要二十萬人,二十年,就能建設完成。”

這比百萬人三十年,已經減少了足足七點五倍的人力了!

林軒微笑:“這也是笨辦法。”

林軒拿出提前至做好的模具。

“古埃及人在河口和金字塔位置之間,修建了河道。”

“然後在巨石上綁上充氣的羊皮……別懷疑,四大古文明的人很早就發明羊皮筏這種東西了,獨木舟在地星歷史上起碼有幾萬年的歷史了。”

地星古人,可是靠著獨木舟漂洋過海登陸過澳洲和太平洋諸島的。

羊皮筏也就是充氣帶來浮力這一點,早就出現了。

林軒用一個個的小充氣皮囊綁在巨石上:“然後,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拖著一塊甚至十塊巨石前進。”

伊倫特和郭開面面相覷。

【我靠不是吧,理論上可行嗎?】

【怎麼不可行,太簡單了,只需要浮力是巨石重量的一點七倍,拖行巨石就和拖行箱子沒區別。】

【我們藍星古代不是有縴夫拖著大船前進麼,不就是這個道理?】

林軒微笑:“這一塊,就能節約十萬人整整十九年的勞動力。”

“而把它運送到臺階上……”

“用你們的方法,需要十萬人二十年的勞動力。”

“如果是滑輪組,需要五萬人十年的勞動力,勉強已經可行了吧?”

“這種規模的人力使用,古埃及人承受得起。”

伊倫特聽出了林軒畫外音,急忙:“難道,古埃及人還有辦法進一步節省人力?”

林軒拿出了一個杯子,放進水槽裡,杯子接滿了水。

然後在水中倒扣,然後把杯子慢慢的提出水面。

而杯子裡的水並沒有因為高出水面就落下去。

因為大氣壓強,讓杯子裡的水死死地被鎖死了。

只要杯子口不完全暴露在水面之上,杯子裡的水位就比水平面高!

林軒:“古埃及人可以建造一條直通金字塔高處的水道。”

“然後用閘門封死頂部。”

“再把拴著羊皮筏的巨石推進水道。

然後逐級開啟各層閥門。

最後一道閥門開啟時,羊皮筏已經帶著巨石到了需要它到達的高度了。”

成屏三郎驚呼:“不可能!大氣壓強是很恐怖的!”

“建設這種東西,在大氣壓強下,內部滲水會非常嚴重,朝著金字塔內部滲漏是必然的!”

“這不過是你這個外行人編出來的而已。”

“你果然不是什麼穿越者!”

林軒看了看成屏三郎,轉頭看向後面的螢幕。

螢幕上出現了一幅示意圖。

金字塔一側有一條往上的水道。

水道中部有一條暗道,直通金字塔地底。

金字塔地底的暗水道有一個開關的門。

而在開關閥門前另一條水道通向了金字塔相反的另一面高處。

兩邊高差一樣。

林軒:“作為建築學家,你告訴我這個方法可以抵消滲水麼?”

成屏三郎傻眼了。

電腦前,看直播的水利專家們笑了:“這小鬼砸居然去和林軒討論水利問題,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