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一開始,利用滑雪杖不斷的加速。

進入旗門,立刻開始按照旗幟行動。

【衝出去了!】

觀眾還以為林軒那個角度會衝出去。

結果林軒一個壓彎,用雪杖壓住旗幟,順著道路滑了下去。

隨後,在第二個旗幟,又走了外側。

【這,很危險吧?】

【這難度太大了,平地滑都容易摔跤,以這麼快的速度壓彎轉向,很容易飛出去吧。】

其實,滑雪運動員不是傻子,知道容易往外側摔出去,所以身體往內側壓得很厲害。

但這就容易物極必反。

為了不往外滑出去,往內壓,結果就是容易往內倒下去。

不過往外滑出去會畫出雪道,很容易出事情。

往內倒,大不了就是成績作廢罷了。

現在,並沒有一個機構給林軒評分,所以林軒挑戰的是自己。

儘量的往內壓彎。

“錯過一個。”林軒自己也很惱怒,錯過了一個旗幟。

路線錯了。

不過觀眾大概知道這有多難,並且第一次看這種運動,他們壓根沒在關心林軒完成的路線是不是正確路線。

他們都在感嘆這項運動的刺激。

速降這東西,並不是滑雪特有的。

還有腳踏車和摩托車。

其中最刺激的是山地腳踏車。

從崎嶇的山間林間一路速降,很容易受傷。

但這種運動之所以吸引人,就是一種類似於強迫症的癲狂。

以危險,逼迫自己做到盡善盡美。

否則,只要有技術動作變形或者落點不對,很容易受傷。

也正是因為這種壓力,這項運動入門非常難。

但一旦開始入門,經驗就會飛速增長。

直到達到國際級水準,就會卡住。

畢竟每個人的身體天賦是不一樣的,神經反應速度不一樣。

短跑運動員只需要在發令槍一瞬間做出快速反應。

而速降型別的運動員,必須隨時做出最快的反應。

滑到旗門在做壓彎動作?那已經來不及了。

你必須對自己的速度有一個幾乎完全正確的估計。

然後還要對自己任何時候距離下一個旗門的距離和角度,有完美的計算。

然後才能滑下去。

才能以三個資料計算出自己在什麼位置要開始做自己的壓彎動作。

每一個速降運動員,無論是滑雪還是摩托或者腳踏車,都是數學大師。

或者,也有一部分人沒有那麼好的計算能力。

只是單純的節奏好,天賦好。

以強大的天賦代替了計算力,不過這是成為不了頂級運動員的。

林軒現在高度緊張,一直在計算之中。

林軒一開始在地星學習這項運動的時候,聽老師講要計算。

林軒還覺得有些扯淡。

因為速降時,速度反正趨勢是一致的,加速度也是穩定的,速度更是穩定的。

只要卡點不就行了?

但是後來,摔了幾次後,林軒就明白了,得算,得用腦子。

因為任何一個線路上,如果雪地不平,你速度就會產生變化,卡點怎麼卡得住?

比賽中,很多喜歡卡點的運動員,老是壓錯門。

所謂壓錯門,就是過彎的時機錯了,可能壓多了也可能沒壓上。

這就對速度有很大影響了。

如果漏掉的旗幟太多,你還想贏?

這個老師,並沒有講滑雪運動員的例子,而是以邁克爾泰森的訓練告訴林軒進入專業運動領域的計算有多重要。

邁克泰森有一次在節目上,他說打拳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神經反應和心裡計算位置。

算的準,才打得準。

靠眼睛看去打,只能是捱打的,不可能是拳王。

女主持人就讓他證明自己是利用計算和神經反應打拳的,於是邁克爾泰森提出了投擲飛鏢!

大家都以為他會展示閃躲或者腳步踩位置一類的。

都沒想到他要嘗試的是飛鏢。

他問主持人要了一個眼罩,把眼睛蒙起來。

然後憑藉矇眼之前的感覺,去投擲飛鏢。

直接投資到了二十分割槽(飛鏢中,中心是一百和五十,往外是扇形的二十分割槽,再往外的小格子各有各的分數。)

女主持人告訴泰森,他第一次投擲飛鏢,距離靶心有兩英寸,位置偏下,偏左。

邁克爾泰森第二飛鏢直接扎在了圓心的五十分割槽。

準確的說,是飛鏢尖扎在了分割槽鐵絲上,往下滑了一格,落在了五十分割槽。

女主持人告訴邁克泰森後,邁克泰森第三次投擲,擦著第二次飛鏢的飛鏢杆斜上方直接落在了百分區!

也就是靶心。

要知道,泰森是矇眼的情況下,按照主持人的指示投擲的。

這就是計算力和神經反應。

林軒也看了那個影片,有些感嘆,然後才開始認真的進行科學的訓練。

普通人看邁克泰森,是一個打拳的。

而運動員角度去看的話,邁克爾泰森毫無疑問是一個運動大師,精通非常多的運動。

只要是要用到神經反應和計算的運動,他都非常在行。

林軒在地星訓練的時候,實際上沒有這麼舒服的場地,所以這一次,林軒也是抱著創造好成績的想法進行的。

風馳電掣之間,雪花飛灑。

一個一個的旗門精準的被壓下。

自從漏掉了一個旗幟後,剩下的全部非常精準的壓下。

每次都是內側板距離旗幟二十釐米,然後身體和滑雪杖壓下了旗幟。

幾乎沒有太大的波動。

這狀態可以說是林軒自己最好的狀態了。

【好快啊!】

【暮雪卓瑪用了二十分鍾,安璐瑤用了五分鐘,林軒現在過了三分之二的路線了,用了多久?】

【三十三秒,我數著呢。】

剩下的三分之一,林軒開始嘗試距離旗幟更近。

專業運動員經常面臨的是,前一個選手創造了非常好的成績的壓力。

只能逼迫自己到極限。

如果滑雪板距離旗幟十釐米甚至五釐米壓過去,自然是速度最快,最好的線路。

但是很容易直接沒壓上旗幟。

或者乾脆撞上了旗幟,把旗幟撞斷。

林軒嘗試著壓五釐米。

這一次又漏了一個旗幟。

然後才適應下來。

最終,林軒滑到了坡底,一個帥氣的漂移剷雪剎車。

【帥啊!】

【五十二秒,好快啊!】

【按道理,林軒每一個旗幟中間左右來回壓,真正的路程應該是安璐瑤她們路程的一倍左右,結果還是這麼快就完成了。】

【這運動真的刺激,不過只能中午玩兒。】

【為什麼只能中午玩兒?】

【因為早晚會出事?】

滑到底的林軒還是很激動的。

這麼多旗幟,就兩個漏過了,其他都壓得很好,也沒有出現撞杆的情況。

在職業運動中,玩兒起來更複雜,不過林軒大概已經把這項運動的精髓給演示出來了。

林軒:“籲~這是我自己滑的最好的一次。”

果然是天生適合節目的,自己就是為節目而生的。

無論是跳臺滑雪還是速降,林軒都在節目裡創造了自己個人的最好表現。

這個世界的新手們要做到這個程度,起碼要好幾年的摸索適應,才能在龐大的運動員群體中出現超過這個成績的。

此時,陳光孝拿著攝像機,用主攝像機拍攝:“有什麼感想嗎?”

林軒:“哈哈哈,又不是得金牌,還感想什麼感想。”

“你要不要玩兒一下試試?”

陳光孝:“行,我試試。”

陳光孝學滑雪,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北方人,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做特種兵的時候,是當做科目學習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世界的北歐有一個特種兵學校,最主要的一堂課就是滑雪射擊。

他們玩兒的不是運動,也不是冬季兩項那種越野滑雪,然後停下打靶子。

他們是要在滑雪的過程中,用狙擊槍鎖定對手,進行射擊。

陳光孝是沉浸參加過這個特種兵學校的。

所以滑雪是專門訓練過的,不比林軒差多少。

這個世界的特種兵學校,北方的更多,而亞馬遜訓練營並不出名,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林軒騎著雪地摩托送陳光孝上了坡頂,然後一起滑了下來。

林軒是直接大直道下降。

陳光孝則是去嘗試過彎。

最終,陳光孝用了一分三十秒完成了全部雪道。

他害怕自己錯漏旗門,所以比較保守一些,距離旗幟外側很遠繞彎繞過。

每次都是用雪杖打一下旗幟,表示壓到了。

雖然實際上的速度不比林軒差,但因為路程繞遠了,所以用了一分三十秒。

【這大概就是已經會滑雪這項運動的高手玩兒這項運動的成績吧,距離林軒差距挺大的。】

【這三十多秒,起碼要好幾年,才能有人真的接近或者超過。】

【哈哈哈,咱們羅威全都是雪地,明兒就開始練這個!】

【搞不好北歐幾國會率先組織國內專業比賽。】

滑雪和滑冰不同,滑冰不需要林軒去科普,在全球都已經有很高的熱度了,大概有地星一半的運動人口。

滑冰因為很容易找場地,而且夏季還有旱冰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壓根沒見過冰,先把滑旱冰學會了。

再去學滑冰,就快很多了。

滑雪,這太費錢了。

試想一下,這種天然適合的雪場有多少?很少。

滑冰只需要很小一塊地方就可以玩兒。

而滑雪呢?這條雪道有多長?好幾百米!

還有跳臺也是兩百多米,還有U型槽,也是接近兩百米。

太貴了。

不過,好運動就是好運動,有些運動,並不需要天天玩,每個人都會有想法,去感受那麼一次。

就足夠了。

畢竟運動不是生活的主旋律。

起碼冬季運動不是。

“U型槽,這一項場地之後,就沒有場地挑戰了。”

“我計劃著要從山坡最高處以野外速降的形式完成最終的滑雪挑戰。”

“這個挑戰,也比我們現在進行的運動展示,要更有挑戰意味。”

【說白了這些運動是展現給我們看我們能學的,然後你還要挑戰一個我們學不了的唄?】

【哈哈《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中林軒是真的愛炫。】

【兩個節目兩種風格嘛,畢竟這是《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不是《我是穿越者》。】

【話說林軒以後還會開其他節目嗎?】

【不好說,不過這兩個節目規模都很大,要拍好這兩個節目,已經很費勁了。】

U型槽,林軒在出發點站著,換上了單板。

“這是單板。”

“在地星單板滑雪發展規模很大。”林軒:“以前大家在追兇特輯的時候不是問我那小滑車是什麼嗎,那是滑板。”

“滑板就是夏季單板。”

“夏季,也有滑板U型槽,不過沒有坡度,而滑雪U型槽有坡度。”

雪的摩擦力是很大的,沒有坡度的話,沒辦法完成成套動作。

“開始了!”

第一個下降上升的過程,林軒從U型槽中騰飛而起,沒有做動作。

反向落下,從右側飛起來的時候,林軒才做了一個空中抓板的動作。

【酷啊!】

【帥,這個運動帥!】

相比起速降,只有少部分人能體會出其中的精彩和刺激。

畢竟,刺激是暫時的,帥才是永恆的。

誰又能拒絕學會一項帥逼運動,然後在妹紙面前表現自己的機會呢?

畢竟別說人,野生動物求偶都要靠類似的行為。

左側起第二次時,林軒完成了空中轉體一百八,反向降落。

右側第二起,林軒完成了空中三百六。

【好傢伙,越來越難了。】

接下來,不是轉體,三百六,而是空翻三百六。

在接下來,翻身空翻三百六,也就是轉體一百八接三百六空翻同時完成。

林軒U型槽的水平比起速降差遠了,畢竟單板林軒沒有太多的練習。

但這些動作,還是能完成的。

第四次右側起,林軒又萌生了挑戰自己的想法。

翻身三百六,接轉體三百六。

險之又險的完成。

第四次左側起,林軒直接翻身五百四,空翻三百六同步完成。

“啪!”

落地的時候沒落穩,直接摔了出去。

爬起來後,動力不夠了,只能簡單的上下了兩下,最後到了U型槽的底部。

“沒挑戰成功啊。”

“我在地星看專業運動員比賽的時候,看到過有人完成轉體五百四加翻身三百六,結果我失敗了。”

“不過專業運動員做這個動作也容易失敗。”

安璐瑤興奮:“這個好玩兒,我要試試。”

這U型槽,摔也不會太疼,畢竟有防護,而且衣服那麼厚。

加上雪本身是軟的,摔了也不疼。

暮雪卓瑪不敢挑戰這個,她畢竟還是個才學了兩天的新人。

陳光孝也挑戰了一下。

林軒:“太可惜了,這項運動我沒專門練過,所以表現的不是特別好。”

“一般這種運動,會以評委打分的方式完成比拼。”

“標準動作有基礎分,騰起高度和美感也有分數,完成度和落地也有分數,但不允許摔倒,摔倒的話,幾乎就是基礎分分值。”

“地星有非常多的這一類運動。”

“比如體操的多個專案,跳水的各種不同高度,滑板,花樣滑冰,花樣游泳,都是以這樣的標註評分的。”

“藍星貌似沒有這一類的運動。”

【這有點意思啊,看來地星的運動除了追求刺激,更高更快更強,還追求美感,有點意思。】

【我覺得這一類運動可以推廣啊,觀賞性很強啊!】

【的確,除了大球類運動,其他運動很少有觀賞性強的,這種以優雅動作進行評分的運動,可以多推廣,好看啊!】

安璐瑤騰起後本身很害怕。

不過適應了兩次後,居然做出了轉體一百八翻身落地的動作。

不過一屁墩蹬了出去,摔倒了。

摔倒後安璐瑤也很開心:“哈哈哈,我也挑戰失敗了。”

陳光孝完成度很高,甚至比林軒完成度都高。

【又讓陳光孝裝到了。】

【陳光孝第一次玩兒這個吧,居然比林軒還6?】

到了終點,林軒扛著主攝像機去採訪陳光孝:“你居然完成了轉身五百四翻身三百六?”

“這個動作地星很多專業運動員做,都容易出錯。”

“講講你怎麼做的?”

陳光孝拉起褲腿:“看到這是什麼了嗎?”

林軒疑惑:“腿毛?”

【哈哈哈,神特麼腿毛。】

陳光孝比了個大力士動作:“這是腱子肉。”

“跳得高,做動作的空間就多,就容易完成了。”

“我們就是玩兒玩兒嘛,沒有心理壓力,挑戰就成功了,如果是專業運動員,搞不好壓力太大,容易技術變形,我試了一下,其實挺難的,差點轉過頭。”

林軒在鏡頭前比了個中指:“說你胖你還喘上了!”

“轉身五百四差點轉過頭,你差點完成七百二唄?”

陳光孝:“那不是考慮著不能比老闆優秀太多,免得被打擊報復嘛,所以我硬生生止住了。”

【哈哈哈哈哈哈!】

【陳光孝看起來嚴肅,其實挺逗的。】

【這傢伙身體素質是真的好,不過沒有一項拔尖,是那種比不了運動員的單項,但是什麼都會那種。】

大家都知道陳光孝是開玩笑。

剛剛陳光孝雖然完成了,但是美感很差,幾乎到極限了。

陳光孝:“開了個玩笑,其實我小時候在老家學滑雪,學的不是雙板,是單板。”

“因為我們家住在坡上,不需要雪杖單板就能滑,所以我經常玩兒單板,所以我很熟練。”

林軒:“幾點了?”

陳光孝:“你不有表麼?”

林軒:“???好傢伙,扣工資!”

陳光孝立刻挽起袖子:“別扣別扣,我看看……六點半!”

林軒:“都下午六點半了?我們是不是沒吃午飯啊!!”

“好傢伙,玩兒忘了餓了。”

“今天就這樣,明天,是我們最後的挑戰,高山速降,不是場地,而是我們去山頂,在尋找路線速降,明天,也是這一次挑戰的最後一期。”

“也是最刺激的一天!”

0205、美,地星的運動特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