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拿起無線電:“後面誰在,後面誰在,林大師過來了,來個人接待一下。”

無線電咯嘰一聲:“林大師來了?馬上過來!”

“先帶林大師看一下跑圈的裝置和資料,我們馬上過來。”

這富二代抱起電腦:“林大師,我帶你看一看,聽說你上回過來也沒好好逛逛,先看看我們這邊的裝置。”

場地上,現在正有很多車正在瘋跑。

電腦上的資料也在不斷地變化重新整理。

富二代指著電腦:“林大師你看,這是土澳那邊專業速度賽使用的分析軟體。”

“我們在全賽段設定了四十個攝像頭。”

“可以全時段進行數據分析。”

“每隔一段就會有一個資料發回來在這裡處理。”

“這是國際上最新的數據分析系統,您應該還沒見過。”

林軒仔細的看了一下資料列表。

“這個系統還是不行,用柱狀圖更容易看清楚。”

“分析的東西也過於複雜了,只需要分析三個東西就行了。”

“單圈速度,長距離,彎道效能,其他資料對於改車一點用都沒有。”

單圈速度就是車子本身的爆發力。

長距離看的是穩定性。

而彎道效能代表的是操作上限。

除了這三個東西,其他數據分析看起來很詳實,實際上一點用都沒有。

富二代撓頭:“那這些圈數啊,瞬時速度分析啊,直道速度分析啊,都沒用?”

“沒用。”林軒接過電腦看了起來。

這個系統畢竟是藍星人用的最好的系統,對比引數選擇功能還是有的。

很快,把其他資料給篩除了。

林軒指著資料:“從資料看,馮卡爾的車型在長距離上是最厲害的,跑過十圈,賽道上的車沒人能跑過馮卡爾。”

“單圈最快的應該是這輛虎圖。”

“彎道表現最好的是這輛青蓮花。”

“這輛青蓮花的穩定系統應該是重新改過的,而且是高手改的。”

富二代點頭:“好像基本上是這樣。”

資料清爽了之後,看起來就更容易分析了。

林軒標記了幾輛車:“這幾輛車基本沒有改過,如果改過,那就是白改了。”

富二代指著其中一輛的資料:“這就是林大師你改過那一輛。”

林軒點頭:“能看出來,彎道效能原模原樣,單圈速度提升了很多,長距離速度還行。”

很快,劉成帶著一大波人過來了。

“那個林大師在哪兒呢?”

“來了來了,哎嗨,還真是林大師!”

劉成上前:“哎喲林大師,你終於想起我們了,不是說好了不會換地方麼,怎麼我找過去的時候那邊的人說您搬走了?”

林軒笑著:“本來以為不會搬走的,現在搬了也沒辦法。”

“我看到信件了,不過我準備好了今天要過來,就沒回信。”

劉成:“林大師,他們都是想要改車的。”

林軒:“改車,小改大改?”

其中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林大師有時間嗎?”

林軒:“我最近幾天有空,可以接兩單大改。”

“不過得要你們僱傭一票有經驗的師傅來幫忙。”

“基礎差的車子就沒必要改了,改最貴的。”

林軒現在一門心思只想賺錢。

這個青年:“我哪兒有一輛最新的青蓮花S87,老哥有沒有興趣?”

“青蓮花S87?”青蓮花S87已經屬於超級跑車了,和地星的蘭博基尼GT比較像。

“可以接,不過如果我改的話,會把外形全部改掉,發動機不用動,傳動系統我會改,彎道系統和電路我全都要動。”

“你能接受麼?”

青年思索了一下:“這麼改啊?那速度能提升多少?”

林軒:“能提升到這個跑道完全發揮不出它的最高速度。”

“!!!”周圍的人都給震住了。

那得是改成了什麼樣啊。

林軒笑了,和地星相比,藍星的人不是那麼喜歡冒險。

準確的說是刺激、冒險和作死、作大死之間區分的比較嚴格。

超級跑車的上限速度太快,也是一種速死作死行為。

這個世界,沒有F1,只有和F1相似的土澳速度賽。

在地星那邊,土澳也流行汽車比賽。

不過他們的比賽比較走極端,比F1還極端。

還出現過跑著跑著全車燃起來了,甚至車頭抬起來,車子像火箭從向空中十幾米,然後墜毀的名場面。

和地星土澳的速度賽比起來,藍星土澳速度賽就是小打小鬧了。

平底起飛,垂直升空,然後墜毀,這種事兒,在藍星人的腦子裡想都沒想過。

當然了,地星人也沒想過,但是地星人為了追求速度,改車就是改成了那樣。

“行,就這麼改,真要是這麼快,這個場地跑不了,我把它運去魔都那邊的場地跑,魔都的場地不行我就把它運到土澳的場地去。”這個青年似乎非常喜歡林軒說那句改到這個場地跑不出它的上限這句話。

直接拍板確定,就這麼改。

林軒:“還有人要改麼?”

“大改費用不會低。”

“我先說一下,起碼會用掉整車原價的改裝費,我會在裡面賺幾百萬。”

林軒都這麼說了,這群富二代對視了一下。

有些人就不想改了。

但還是有不缺錢喜歡冒險的,一個染了黃頭發的青年:“改,我新買了一輛霍福特,改成什麼樣都可以,我就想要一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跑車。”

林軒:“霍福特?什麼型號的?”

黃毛青年:“霍福特C90,2022款。”

“最新的啊?”林軒:“這款車型可以改的很騷。”

黃毛青年撓頭:“很騷?”

林軒:“你不是想要一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跑車麼,這輛車改出來後會非常的惹眼。”

“行!”黃毛青年:“那要我們準備什麼?”

林軒拿出一張紙:“這些東西燕京就買得到,最好是短時間全部買到。”

“其中前面那些東西馬上就要用。”

“另外我要至少十個懂熱塑性的熟練工人或者改裝師幫忙。”

劉成:“大手筆啊,真的要做之前說過的那些東西麼?”

“我馬上找人過來。”

這邊是一個汽車俱樂部,這些東西他們多得是渠道買得到。

這裡也不算特別偏僻,送貨過來也並不需要多久。

東西還沒送過來,人就先過來了。

劉成找來了四個改裝師。

那個二十五六歲的富二代請來了六個做熱塑的技能型工人。

他們都是富二代自家廠裡的人。

劉成:“林大師,人都到了,您先給我們講一下怎麼做的唄?”

林軒拉來了一塊白板,開始用油墨筆在上面寫字。

“我們要用來做車外部板件的材料是……碳纖維。”

“不只是外部板件,內飾也要全部替換成碳纖維。”

在地星,碳纖維是愛迪生發明的,發明之後七十年後,首次被福特用來製作汽車部件。

這個世界的碳纖維是藍星大發明家艾爾豪斯發明的。

“碳纖維的優點大家都知道吧?”

劉成:“輕,不容易腐蝕,強度大。”

“但是可塑造性差,一旦損壞就沒法修復,只能全部換新的。”

“汽車行業一般沒有用碳纖維製作的。”

“到是腳踏車領域用的很多。”

所謂碳纖維,就是含碳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一種纖維材料。

一開始是作為類似布料使用的。

在藍星這邊,碳纖維的使用也基本都被研究清楚了。

各種使用方法很多。

其實汽車上使用碳纖維板材,就是利用樹脂對碳纖維進行定型,然後使用。

只不過因為汽車製造的特殊,所以配方比例,和調配方法和普通的碳纖維材料不同。

汽車製造作為重工業王冠上的明珠,一直是各大國不斷爭鬥的市場。

不過因為對於速度方面的追求沒有地星大,所以藍星這邊碳纖維還沒有進入這個市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碳纖維的優點很優秀,但是弱點也太過於明顯了。

沒有方法可以改變這些缺點。

唯一的方法就是,無視缺點。

什麼貴啊,有錢就不怕貴。

什麼損壞了沒法修復只能換新的啊,有錢就不怕壞。

什麼製作成本超大啊,有錢就不怕成本高。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點,有錢,就不怕糟踐。

林軒大概講了一下汽車領域用的碳纖維的樹脂凝固法。

幾個改裝師聽完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不過富二代們聽得雲裡霧裡的。

說白了,碳纖維板材,沒有一種專業的制作方法。

而是採用了一個部件,一個模具的方法。

這個車子如果是量產車,那就用金屬永固模具做。

如果不是量產車而是手工車,那就用一次性模具做。

沒有別的辦法。

因為金屬永固模具太貴了,所以造成手工費飆升,哪怕是量產車也不會生產的特別多。

因為模具一旦報廢,就沒有板材可替換了。

林軒把自己的改裝思路也講了一遍,然後畫了兩個車的外形在圖紙上。

沒錯,這就是林軒想要該的效果。

將青蓮花改成軒尼詩蘭博基尼毒液的外形。

把霍福特C90改成法拉利恩佐的外形。

所有的外殼上的東西,都只有手工製作,包括玻璃。

全部都要用到熱塑工藝。

這東西有多難做,幾個富二代想都想得到。

光是如何製造出和車子匹配的玻璃,就是一件巨艱難的事情。

幸虧不是量產,所以可以讓有經驗的師傅用手工去製作。

這引數已經發出去了,他們在這邊訂了貨,估計三天後第一批試驗版型會送過來。

如果不合適,還得重新做。

法拉利這個車型,使用碳纖維已經是F50時代才開始的了。

作為硬殼肌肉車,F50是有劃時代意義的,本來會成為法拉利歷史上的巔峰之作。

不過到了下一代,恩佐出現了,恩佐才用的那些技術是集法拉利技術之大成製作的。

這與其說是改車,不如說是利用兩個底盤重新造車。

林軒把所有需要製作的部件一個個的寫了出來。

幾乎就是除了底盤之外的所有裝置全都要重新做。

寫完後,林軒標了兩個價格在白班上。

“這款毒液,需要用的改裝費用高達一千七百萬。”

“這輛恩佐,需要的改裝費用需要七百萬。”

“你們現在退出還來得及。”

黃毛青年:“七百萬而已,再買一輛車也得這個價,改一輛獨一無二的跑車,划算。”

另一個車主也點頭:“一千七百萬,也就比全新青蓮花多一百萬而已。”

“動手吧。”

“錢已經打到這張卡上了,林大師你的改裝費用怎麼付?”

林軒戰術後仰:“改裝費用已經包括在裡面了,你不會以為我還會單獨收一次費用吧?”

只是改成毒液的外形而已,又不是真的重新做一輛毒液。

真的做一輛毒液,沒有兩個億軟妹幣,林軒手都不想抬。

如果要改毒液,這青蓮花連底盤都不能用,搞不好能用的只有排氣管和裡面的電線。

林軒:“不過,我要帶現金走。”

二十五六歲的青年笑著:“聽說林大師是個不喜歡高科技的人,手機都不用,沒想到是真的世外高人,銀行卡都不用,行,現金。”

“改裝完成錢,改裝費用肯定兌換成現金放到這裡。”

很快,第一批材料送到了。

林軒開始帶著所有的工人和改裝師製作部件。

“這些外形塑造,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陶土製作外形,等陶土乾燥下來,然後開始熱塑。”

林軒在地星的時候就見過別人手工做跑車的影片。

因為碳纖維實在是太貴了,所以那波人用的是同樣的辦法,但是用的是玻璃纖維。

玻璃纖維這種東西,摸一下癢癢一天,吸進肺裡還會得塵肺。

關鍵是材料強度也低,需要做的很厚,還不如用鐵皮做。

但是工藝是一樣的。

那時候林軒就瞭解過一些熱塑的手法。

後來林軒啟用‘極限時停’能力,回地星專門學習汽車修理和改造,專門去做過這個。

做起來其實不難。

唯一的難點就是……貴!

泥塑的一次性模具,只能用一次,用一次就報廢。

沒辦法手工製作出第二套一模一樣的東西。

所以這車要是報廢了,也沒辦法替換和修理。

如果硬要修理,只能用金屬殼代替。

很快,兩輛車的原板材都被拆了下來。

林軒仔細的觀察內骨骼。

“這種車子使用的是內骨骼,承受力量的主要是這些金屬框架。”

“外面的板材只有三個作用。”

“氣動。”

“保護內部部件。”

“美觀。”

這些板材是沒有安全性可言的。

當然了,設計上沒有安全性可言,實際上還是對安全有一些些用處的。

那就是撞擊的時候可以作為緩衝。

林軒過來的時候,地星上已經出現了外骨骼汽車,說白了就是和坦克設計一樣,用外骨骼。

所謂內骨骼外骨骼,其實來源於昆蟲和獸類龍類的區別。

獸類和龍類都是內骨骼生物,是骨架支撐起身體。

而昆蟲是外骨骼生物,內部沒有骨頭,是外面的裝甲在支撐。

因為這些車都是內骨骼機械,所以板材實際上不重要。

林軒觀察完整個車子的內骨骼後,在上面劃線:“劃線的地方都鋸掉。”

這些內骨骼也要重新做。

因為原車和林軒要做的地星車型,只有底盤類似,車型是不同的。

所以內骨骼也得重新做。

當一輛跑車完全拆了下來,才能看出來有多少個部件。

各種部件全部拆開。

外部板件,是技術工人在做塑性。

他們手法純熟,做這種大板件的模具很快。

而內部裝飾品的細節部分全是改裝師在做。

改裝師們對這個倒是熟門熟路。

林軒更多的是作為建工,以及整體把控。

這些人不會做的東西,林軒才會出手。

這一整天的直播,簡直是工業愛好者,手工愛好者以及模型愛好者們的福利。

第一天,只不過是做出了模具,完全還沒開始做板件。

到了晚上,林軒和安璐瑤回到營地。

吃完飯,王叒江宣佈了今日營收。

林軒安璐瑤組合為零。

那三組在挑戰者之家捱時間的人才知道,自己以為要結束了,其實沒有結束。

而這一天,異軍突起的就是蕭煌和馬奕薇。

蕭煌早上心態炸裂的時候寫的那首歌,賣出去了整整六萬的高價!

直接一瞬間到達了第二,把低保組合都給蓋過了。

王叒江唐小米今天收入還是和往常一樣,幾千塊到手。

反而被超越到了第四。

唐木陽李淑芳組合一絲不苟的繼續自己的業務,還是那麼多入賬。

王強王建組合今天還是去工地賣了盒飯。

而且收益肉眼可見的在提升。

他們的盒飯,已經被附近的工地的工人們認可了。

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挑戰依舊在繼續。

第二天,碳纖維和樹脂上模具,開始熱塑。

這個過程持續了一整天。

第三天,林軒開始帶著改裝師們製作各種小元件。

而技術工人們還是在繼續做熱塑,有了第二天的經驗,第三天林軒脫手後他們依舊製作了很多板件。

隨著第一批板件的定型,林軒用水沖掉陶土泥塑,檢視第一個板件。

做的很不錯。

手工的就是手工的,比機械的更精緻。

唯一的問題是,這些人不是一直幹這個的,所以第一批板件有些尺寸和弧度是不合格的,所以反工重做。

做好的這些,就成了廢品。

碳纖維熱塑結束後,就沒辦法二次熱塑了。

這些損耗都在林軒計算之類。

第四天,第一批成功的板件陸陸續續被取了出來。

被拆成架子的車,終於又要開始填充的豐滿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