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公子哥都是年輕小夥子,家境優渥,不是官宦之家就是世族豪門,一個個從十四五歲就和家裡的俏丫鬟們開了葷,早就嘗過了其中滋味。後來更是混跡青樓楚館之中,就算家庭優渥,又經常滋補,依舊感到精力消退。

現在聽這趙兄這番話,心中自然是激動萬分,恨不得現在就到這雲臺寺之中。陸凡看了幾眼那名趙姓公子,只見其眼神飄忽,體內還有真氣流轉,雖然這真氣有幾分火候,但是卻有些駁雜不堪,其根基也不穩。顯然修煉功法日短,用了一些增長功力的手段,而且其功法也不是正道法門。

再加上期剛才所說的話,陸凡猜測,這人修煉的十有八九不是什麼正經功法。

沿著山道繼續行走,陸凡跟著這群公子哥的後面,這群公子哥出遊自然不會是一個人,身邊都跟了親隨,少的一兩個,多的三四個。或是揹著包袱帶著香燭,或者揹著書箱, 浩浩蕩蕩十幾個人,陸凡跟著他們後面並不顯眼。

一路走來, 很快眾人就來到了山上的雲臺寺中, 這雲臺寺建造的氣勢恢宏, 雖然是在山上,但是亭臺樓閣、雕樑畫棟, 懸樑門柱、粉彩描金。儼然是一派鼎盛氣象。

走進這山門,入目之處亭臺樓閣,紅牆琉璃瓦, 牆壁之上各種彩繪壁畫,甚是華麗。寺廟之中的護欄居然是用漢白玉砌成,那大殿更是連臺階都是漢白玉製作,就算是比起那京城皇宮都不差什麼了。

這雲臺寺中, 正前方乃是大雄寶殿,裡面供奉著如來佛祖,兩側分別是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這三位合稱為橫三世佛。佛像建造的高大華麗,陸凡目測至少也有三米高多高。

在三尊佛像兩側還有四方菩薩, 十八羅漢,只不過這些塑像就比中間的三尊佛像小的不止一倍。這大雄寶殿兩側的牆壁之上還繪製了五百羅漢, 仙鶴天女之類的圖案。

往來的香客一個個虔誠的上香叩拜,陸凡看了幾眼,並沒有什麼發現,這才向大雄寶殿後面走去。

給自己施展了一個無視符,這符的作用很有意思, 乃是降低施法者的存在感, 讓人下意識的忽略他。陸凡這符造詣很深了,施展出來就算是站在你面前,你都會下意識的忽略他。

來到後殿, 這大雄寶殿背面則是一尊菩薩造像, 看上去是觀世音菩薩, 寓意是回頭是岸,不得不說,這些和尚相比起道士來更擅長傳教, 在融合了本土文化之後,這佛教編纂的各種故事神話可謂是一套一套的。

過了大雄寶殿,眼前出現了一座蓮花池, 這蓮花池中還有一汪泉眼,泉水潺潺流淌,在另一側同樣有一條溝渠往下流水,在這蓮花池中放養了大量魚蝦,此處正是一座放生池。

“據說這放生泉乃是德源大師親手所建造。”

“當時建造這寺廟的時候,這山上無水,只能從山下挑水,那位德源大師來到這裡將一朵蓮子種下,結果蓮子落地生根,轉眼就發芽,而就在蓮子發芽之後,一汪泉眼就從下面流淌出來,這泉水清澈甘冽,一下子就將這山上缺水解決了。”

陸凡聽著旁邊香客的介紹,圍著眼前的放生池轉了一圈,有天眼在,他自然清楚的看到這池水之下有一條水脈,而那泉眼正是是從這水脈之上引流出來的。

繞過這放生池,後面就是一座講經堂,這裡乃是和尚們講經備課的地方,眾人繞過這經堂,後面則是千佛殿,這裡供奉的佛像就多了。陸凡也沒什麼興趣瞭解。穿過這千佛殿繼續向後面走去。

青磚綠瓦,一道拱門,拱門兩側站著兩個僧人,這兩個僧人一臉嚴肅擋在門前,顯然這後面是謝絕香客的。

透過這道拱門,陸凡看到裡面綠樹環繞, 樹木蔥蔥,期間還有假山涼亭, 拱橋流水, 造型精美,這雲臺寺的後院雖然沒有前面莊嚴華麗, 但是卻更加精緻。陸凡耳聰目明,還能聽到這後院之中有著琴聲傳來。

一些香客來到這裡之後,想要去著後院,不過剛走上前就被兩名僧人攔下,只得離開。而那位趙公子帶著其他幾位公子直接走了過去,只見那趙公子上前和那和尚說了幾句,然後就帶著其他人走向了後院,只是書童和僕役留在了外面。

陸凡看到這一幕,腳步加快走了幾步,跟著幾人走了進去。

“剛才是不是有人進去了?”等到陸凡走進去之後,其中一名和尚似乎想起來什麼,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不就是趙公子帶其他幾位公子進去了?還能有誰?”旁邊的和尚搖頭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是我看錯了?”這和尚搖搖頭,隨即將這件事情拋到腦後。

陸凡跟著這群公子哥走進後院,一來到這裡之後,那位趙公子就一臉興奮的給眾人介紹。說著這裡的大師佛法高深什麼的。很快一行人就來到一座禪房之中。

“大師,小生趙卓陽攜友人前來拜見。”

“進來吧!”

趙卓陽上前推開房門,只見屋內端坐著一名中年僧人,這僧人雖然已是中年,剃了個光頭,但是看上去依舊英俊不凡。

“空見大師,我這些朋友想要和大師學法。”趙卓陽恭敬的說道,那些公子哥也連忙拱手行禮。

空見和尚抬頭看了一下那些公子哥,然後點點頭道:“貧僧看諸位都是有慧根之人,於我佛有緣,這法門自然可以學習。”

“太好了,多謝大師慈悲,多謝大師慈悲!”其他的公子哥一聽,連忙感謝到。

“只不過法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佛祖有云:昔年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爾等想學真法,自然也要供奉些許人事才行,否則縱然是與我佛有緣,亦不可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