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 長生者之罪,皆罄竹難書

神主數百年來紮根極西之地,政治控制三個大國,宗教影響無數小國。即使如今面臨著天子崛起、真神脫韁、玉觀音西進等挑戰,神主依舊能夠間接控制十二個中等水平以上的國家及隸屬十二國的二十餘位超品修行者。

單就政治勢力而言,神主在九位長生者裡排名第一。

神主一點兒都不想死:“世界如此美好,人生如此璀璨,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呢?”

絕望深淵中,神主忘記了尊嚴,也忘記了廉恥,他不惜一切代價抓住任何一絲活命希望。

下跪算什麼。

如果可以活下來,我吃屎都願意。

只要活下來,我照舊是凌駕於十二國之上的萬國之主、萬神之主。

對於神主這樣的長生者來說,死亡才是最可悲、最永恆的屈辱。

投降賀路千而非投降天子,則是神主的智慧,他在賭賀路千與天子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賭賀路千追殺天子傳聞是真的,賭賀路千不會真心結盟天子。待賀路千拔刀攔住天子的襲殺,神主頓時欣喜若狂:“賭對了!我賭對了,天不絕我啊。”

情知身家性命寄託在賀路千的一念之間,神主果斷回擊天子的軟刀子進攻:“賀丞相,天子才是真正陰謀家,你可知道他害死了多少主人和同盟?天子原是安達塔塔也部落的低賤奴隸,名叫也虜塞。也虜塞在安達塔塔也語的意思,是偷吃剩飯的野狗……”

驟聞神主提及安達塔塔也部落和也虜塞等詞彙,天子臉皮猛然變黑,條件反射拔刀出鞘,想以武力堵住神主的嘴巴。

賀路千卻側身護住神主,笑呵呵說:“事無不可對人言,讓他說說嘛。”

說起來,九位長生者不約而同對外隱匿了他們的舊往。武帝到底姓甚名誰,天子到底姓甚名誰,神主到底姓甚名誰,世人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而今好不容易遇見神主與天子互懟,賀路千怎會放過傾聽他們黑歷史、黑資料的大好機會。

賀路千笑臉鼓勵神主揭穿天子的老底:“他後來如何以奴隸之身崛起的?”

神主眼裡的天子,形象恍若背叛和陰謀的化身。

天子還是也虜塞時,他以忠誠的奴隸形象贏得主人的信賴,隨後又因為一定的武學天賦成為主人的親兵。但是,也虜塞沒有感恩主人的慈悲善良,反而卻利用身強力壯和年輕俊美等優勢勾搭上了主人的妾室,為主人戴了一頂綠帽。

數年後,也虜塞先蓄意鼓動主人造反,協助主人取得安達塔塔也部落酋長之位。但轉眼間,也虜塞陰謀毒殺了主人,先把他的姘頭(部落酋長的妾室)推為傀儡,而後強取娶主人的女兒為妻,間接掌握了安達塔塔爾部落的實權。

次年,安達塔塔也部落內部權貴不服也虜塞的統治,裡應外合引來了敵對部落的武力威懾。也虜塞為了渡過難關,毫不猶豫把妻子送給敵對部落酋長褻玩,小丑般跪在地上添敵對部落酋長的鞋子,寡廉鮮恥地拜敵對部落酋長為義父。當草原部落迎來奇烏爾蠻國的鎮壓時,也虜塞毫不猶豫背叛了義父,並出賣男色,費盡心思巴結上了奇烏爾部蠻國的權相。

為了取信奇烏爾蠻國,也虜塞又自稱父親原為圮朝的戍卒,他的血脈是豐人,而非安達塔塔也部落土著。也虜塞從此改名為李鐵心,充當奇烏爾蠻國劊子手討伐草原上所有不臣服奇烏爾蠻國的部落,並趁機做大做強。當奇烏爾蠻國遭遇政治危機和地方叛亂時,李鐵心毫不猶豫選擇了背刺奇烏爾蠻國,間接屠殺了奇烏爾蠻國權相的全族。

等等。

也虜塞或者說李鐵心,沒有丁點兒忠誠觀念,無論他投降時如何謙卑,後來總是毫不猶豫背叛舊主、殘殺舊主。

其實,賀路千對李鐵心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因為他是漠朝興起的關鍵角色。可以這麼說,沒有李鐵心率領安達塔塔也部落征服草原各部落,沒有李鐵心不斷投降、背叛,不斷陰謀、詭計,而後的漠朝太祖和朝世祖,絕難征服東南西北各大強國,建立有史以來軍威最強大的漠朝。

更有傳言,說漠朝太祖兄弟姐妹其實都是李鐵心的非婚生子,李鐵心才是閻羅家族的真正始祖。

賀路千通讀漠朝歷史典冊時,曾重點研究了李鐵心或者說閻羅鐵心對漠朝的深遠影響。但那時候,賀路千隻把李鐵心視作一位死去多時的歷史人物據漠朝歷史記載,李鐵心興兵討伐奇烏爾蠻國前夕,突然舊病發作而死,遺憾結束了他的“七姓家奴”一生。

直至神主揭穿天子的黑歷史,賀路千才遲遲醒悟:天子原來就是李鐵心,李鐵心昔年病逝只是瞞天過海的假死遁法。

李鐵心死了,除了神主等少數知情者,所有人都認為李鐵心死了好幾百年。

李鐵心還活著,他改頭換面,以天子新面孔行走世間,繼續庇護他的子孫繼續征伐諸國。

知曉了天子的真實身份,賀路千恍然明白,天子為何與漠朝的命運休慼相關;天子捲土歸來後,為何在西方羅國和東方國分別扶持閻羅家族復興。原來,真相如此簡單,天子是閻羅家族的始祖。始祖扶持閻羅天女等後輩復興,豈非理所當然?

神主侃侃而談揭天子老底期間,天子一直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賀路千能夠清晰感受到天子的怒火,但這位七姓家奴閻羅鐵心偏偏能夠忍常人所不能忍,他從始至終沒有氣急敗壞地與神主無意義爭執。

直至賀路千叫停神主的惡意譏諷,曾用名也虜塞、李鐵心、閻羅也虜塞、閻羅鐵心等舊名的天子,才遲鈍反擊神主:“賀丞相,你可知道神主的底細?”

賀路千樂得天子與神主撕破臉互相揭穿老底,呵呵笑著鼓勵天子說:“你且說說。”

神主也有黑歷史。

天子是奴隸出身,神主則是神棍出身。

神主原名喇斐文,十三歲就跟著當地大哥在街頭混日子,混出頭前,他綽號“小垃圾”;混出頭後,他綽號“肥豬”。十八歲後,喇斐文憑藉一定的武學天賦漸漸混出頭,但他沒有趁勢轉職走上正道,而是取代大哥的江湖地位,繼續以神棍身份與家鄉的修行者家族狼狽為奸,幫修行者家族殺雞儆猴、設套騙人、逼良為娼。

待漠朝世祖興兵入侵烙朝,喇斐文首先趁著烙朝狼煙四起、腹地空虛,在家鄉割地自居;而後,喇斐文又投靠漠朝世祖做豐奸,借朝兵勢在中原腹地建立了轄地半州的漠朝附庸國。

喇斐文不甘心被漠朝世祖當作紙面傀儡,一直想拉起忠誠自己的鐵桿隊伍。可喇斐文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威名,且他沿著豐奸道路走向成功,沒臉舉旗民族主義,憑什麼收攏其他修行者豪傑呢?想來想去,喇斐文決定把他的神棍家學發揚光大,以宗教凝聚力為核心,努力把他的割據之地改造成貫徹他意志的神國。

和平年間,喇文逼良為娼,肆無忌憚坑害百姓;戰亂年間,喇斐文投靠外敵,協助漠朝大兵殘害同胞,可謂惡跡斑斑。當漠朝世祖征服烙朝完畢,開始清除地方割據軍閥隱患時候,喇斐文立即成了漠朝世祖安撫豐人的“借你項上人頭一用”典型。

漠朝歷史記載,喇斐文死於漠朝修行者追殺。

直至天子揭穿神主的老底,賀路千才遲鈍明白,原來數百年前那位喇斐文並沒有死。小丑豐奸搖身一變,成了與天子並駕齊驅的神主。

神主捅破天子的黑歷史,天子捅破神主的黑歷史,三言兩語間驅散了籠罩在兩位長生者身上的光輝形象。甚麼天子,不過是一位不知忠義的七姓家奴罷了;甚麼神主,不過是一位寡廉鮮恥的豐奸神棍罷了。

另外,這些醜陋只是他們罄竹難書罪惡中的微不足道一部分。

神主和天子意在攻訐彼此的形象,神主說天子是背叛的化身,天子說神主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的核心目的,無非是神主勸賀路千不要相信天子的臣服,天子勸賀路千不要相信神主的投降,因為對方的投降絕不是真心實意的投降。

但即使如此,兩人也無意間不知不覺地洩露了許多邊角料罪惡在神主和天子眼裡,可以忽略不計的罪惡。

除了閻羅鐵心、喇斐文身份揹負的罪孽,天子和神主後續製造的罪惡更加人神共憤。例如天子昔年為了驗證日月長生經的一段經文,他駭然無情殺死三千六百名十二歲少男少女、三千六百名十六歲少男少女;神主昔年為了解析人類為何忠誠或背叛,駭然活活解剖了數千名信徒和非信徒,逼父母殺兒女,逼兒女殺父母,端的悖逆人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等。

直接或間接死在兩人手中的無辜百姓,最少也有數百萬人。

天子和神主的罄竹難書罪孽,聽得賀路千手腳冰涼、全身冷汗。

甚麼長生者啊!

天子和神主,分明是從地獄走出來的惡鬼。

賀路千在民願世界遇到的最惡、最壞的罪人,罪孽也不及天子和神主的億萬分之一。更關鍵的,天子和神主壓根不把這些陳舊罪孽當成一回事兒,天子不覺得神主活剝無辜百姓有可能激怒賀路千,神主也不覺得天子殺雞般殺戮數千少男少女有可能激怒賀路千。

耳聽天子和神主毫無感情的互相攻訐,賀路千突然想起了十餘年前他與玉觀音燕如玉的對話。

燕如玉說長生不老是一種境界,可以簡單分為興奮期、混亂期、覺醒期、昇華期、成熟期等五大階段。其中,興奮期長生者因為長生不老而興奮,盡情享受以前沒有條件享受的樂趣;混亂期長生者對普通事物失去感情,轉而追尋各種禁忌的、非法的、罪惡的新奇感。

賀路千打斷天子和神主的爭執,詢問說:“你們知道玉觀音的底細嗎?”

天子知道,神主也知道大概。

燕如玉出身較好,少女時是一位世人豔羨的大家閨秀,曾經善良到連螞蟻都不肯故意踩死。但是,當燕如玉照鏡子發現眼角多了一絲皺紋、鬢角多了一根白髮;當燕如玉感受到衰老恐懼、死亡宿命,她的價值觀迅速扭曲。

燕如玉對外聲稱,第一任丈夫愛她愛到如痴如醉,在燕如玉不知情背景下把長生機緣讓給了她。而天子和神主探知的真相,卻是燕如玉蓄意利用第一任丈夫對她的信任和第一任丈夫的性格缺陷,心腸歹毒地毒死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而後的長生不老混亂期,燕如玉製造的罪孽,也同樣罄竹難書。

只說燕如玉的情劫。

從善良到螞蟻都不肯踩死到狠辣毒殺第一任丈夫的劇烈轉變,令燕如玉獲得長生不老特權同時,也留下了精神分裂般的心理創傷。那段時間,燕如玉痴迷於隱名埋姓與世間的才子俊男偶遇,未發病時,燕如玉彷彿小女人般享受對方的關懷和親愛;發病時,燕如玉苛責對方的一切細節,稍有不順,就哭喊著“你不愛我了”,痛苦而冷酷地殺死她的情郎。

據天子估測,死於燕如玉情殺的俊秀才子,最少不低於一百人。

這些小打小鬧也就罷了,百人級別冤孽都沒有必要提起。

但燕如玉的罪惡,並沒有止於兩個人的男歡女愛。隨著時間延伸,燕如玉心思越來越小,格局卻越來越大。為了測試某位番國國王情郎的真心,燕如玉故意製造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逼迫國王情郎在王位和愛情之間做出抉擇;為了測試某位將領情郎,燕如玉故意殺敗他的數萬援兵,逼迫將領情郎在被敵人屠城和愛情之間做出抉擇。

等等。

直接死於燕如玉之手的無辜者並不多,但因為燕如玉掀起的戰亂而死者,輕輕鬆鬆闖過百萬大關。

顯然,玉觀音燕如玉數百年來製造的罪孽,並不少於天子和神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