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 悖論

賀路千低調蟄伏期間,世事滾滾向前。

迫於輪迴殿主線任務壓力,輪迴者相繼參與朝的崩潰大程序。

隆慶七年之後,秩序尚可的南方州郡也相繼迎來動盪,或者直接豎起反旗,或者以團練、私兵名義積蓄實力。許多動盪勢力背後,都能隱隱約約感覺到輪迴者的存在。但絕大多數輪迴者仍舊老陰比心態藏在暗夜裡或者綿羊心態躲在薩姆會羽翼之下,只有寥寥五位輪迴者坦然走到陽光下,並慢慢建立了基業。

第一位輪迴者,名曰呂群星。

呂群星降臨不久,毅然加入朝官軍序列,他曾在燕鎮與安車骨對戰,也曾回師中原鎮壓流民叛亂。或許得益於薩姆會無私共享的快銃、步兵炮等新式火器的製造工藝和訓練操典,呂群星迅速而又穩健地爬到了參將高位。隆慶七年初,流民五大首領率眾突圍後,呂群星奉命馳援洛州,勝多敗少,更一時成為令人矚目的少壯新星。

但隨後而至的濟州事變,驟然打斷了呂群星的體制內升官計劃。

卻是,朝朝廷要求呂群星率軍攻向濟州,遏制賀路千的擴張。而呂群星與薩姆會聯絡密切,清醒知曉賀路千的厲害,哪肯把好不容易帶起來的嫡系親兵折耗在濟州。呂群星果斷透過薩姆會情誼聯絡上賀路千,毫不猶豫地把督促他進軍濟州的高官貴戚賣給空獄門。

呂群星旋即辭官歸鄉,把嫡系親兵偽裝成團練。而後,呂群星豎起圍剿流民的旗幟,卻與王建龍部流民叛軍時而表面對抗,時而暗中合作,有意識共同打擊朝土著勢力。經過兩三年穩健發展,呂群星與王建龍背靠背割據了荊州西部山區,以準軍閥姿態面對朝。

第二位輪迴者,名曰李新海。

類似呂群星,李新海也曾積極加入了朝陣營。李新海紮根東南沿海,與朝官府和地方豪強建立合作關係,建造船廠、招聘水手、開闢海洋貿易,試圖領著東南世家豪強感受大航海時代的魅力。

但隆慶七年年中,李新海突然與沿海世家豪強交惡,被朝官府當作海寇圍剿。李新海沒有束手就擒,他提前把基業遷徙到某座海島,然後化作真正的海寇,不斷侵襲海州和樂州的沿海郡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僵持兩年時間之後,劉忠民部流民叛軍漸漸在昌州和樂州邊界發展壯大,據說與魔教餘孽合流為一。朝官府及門閥世家警戒魔教甚於一切,連忙招撫李新海,令其總控樂州三郡之地,與劉忠民狗咬狗。

另外三位輪迴者,則是王建龍、劉忠民、蕭紅雨。

或許輪迴殿主線任務的刺激,或許彼此之間發生了什麼齷齪,三位造反流輪迴者突圍到洛州不久,他們便於隆慶七年初乾脆利落地分道揚鑣。紅娘娘蕭紅雨、混江龍王建龍在洛州郡縣補充軍資軍械之後,分別返回延州北部和延州南部;滿天星劉忠民部則孤軍深入向南衝,從洛州逃到荊州,又從荊州逃到昌州,最終在昌州和樂州邊界勉強站穩腳步。

流民五大首領中的另外兩位土著首領,並肩王部最初站隊王建龍,但前往延州南部途中,他突然率部獨走;五條龍部最初站隊劉忠民,繼並肩王部獨走之後,他也與劉忠民和平分手。並肩王和五條龍延續了流民風習,優勢時向外拼命擴張,劣勢時轟然潰散,始終沒有穩定的大後方。

而王建龍、劉忠民、蕭紅雨等三位輪迴者分道揚鑣之後,無論形勢再險惡,也把根據地建設當成決定生死的命脈。熬過最初兩年的圍剿,蕭紅雨在延州北部慢慢站穩了腳步,王建龍則延州南部慢慢站穩了腳步,劉忠民在昌州和樂州的崇山峻嶺之間也勉強站穩了腳步。

呂群星、李新海、王建龍、劉忠民、蕭紅雨、宮千鈞領導的薩姆會、賀路千,七家勢力正好對應七塊長生石。

賀路千和宮千鈞且不說,呂群星等五位輪迴者能夠在陽光下活到今日,間接表明他們都擁有抵禦老陰比輪迴者刺殺的實力。如果躲在暗中的老陰比輪迴者不夠強力,最終能夠以正統玩法完成輪迴殿主線任務的,估計也就這些勢力了。

然而,眾輪迴者在各州各郡高歌猛進時,賀路千卻鬱悶躲在濟州發愁。

賀路千越研究民願,越覺得民願規則麻煩。

民願是民心,億萬百姓的所思所想,才是民願的核心。

所以,濟州六郡及燕州鐵山郡承載的民願,只是濟州百姓對官府認可的表象,它只是象徵濟州百姓人身歸屬的基礎民願。基礎民願當然是民願,當它絕非民願的全部。

官員的官氣,其本質與道法、佛法無異,都立足於民願具現。但環顧朝兩京十三州,乃至追溯朝的兩百餘年歷史,朝官員為何普遍沒有存在感?無論鎮壓流民義軍陣營的鬼怪,還是對戰安車骨陣營的鬼怪,朝官兵為何常常侷促地依賴道士、佛僧呢?

答案恰是朝權力分散,官府無法控制地方州郡。

百姓敬畏門閥世家甚於衙門官吏,百姓信賴佛寺道觀甚於官府律法,朝朝廷只能得到象徵人身歸屬的基礎民願或者說保底民願。朝皇帝及朝官員只能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少數官員天賦再高,也難突破保底民願的侷限。

若想使官氣成為主流,必須建立集權統治,粉碎百姓對門閥世家、佛寺道觀的敬畏和迷信,把恢弘的民願全都集中到官府。當億萬百姓的民願,由門閥世家、道觀、佛寺轉移到官府,道法、佛法必將迎來衰弱,官氣則必然迎來全面崛起。

這就匯出一條悖論。

空國越得民心支援,指向空國內閣的民願越恢弘。

民願越恢弘,間接傳導給賀路千的民願詛咒越恐怖。

民願世界規則下,俠客和官府竟是水火不容的死敵。

空國民生發展越好,百姓滿意度越高,民願越支援內閣,賀路千受到的民願詛咒越強烈。而若想削弱民願詛咒,賀路千必須放任內閣分散權力,把民願分享給門閥世家、佛寺、道觀。甚至,百姓活的越苦,百姓越怨憤內閣,賀路千反而越能活的自在。

當然,也不能過於殘民、害民。

怨憤如果超過極限,民願將會轉化成民怨,滋生厲鬼復仇俠客。

但相對來說,賀路千如今不怕復仇厲鬼,只怕民願詛咒無限制上漲

感受到民願世界規則的麻煩,賀路千越來越理解俠客為何對皇帝、官職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安州孟定海、燕州梁、絕仙劍鍾群生等對政治、對民生感興趣的俠客,他們才敢硬頂著民願詛咒參政議事。

賀路千忍不住質疑民願兩字:“支援度越高,滿意度越高,越削弱俠客的武力值。這鳥毛民願,到底是民心,還是害民之心?”

可非常遺憾,民願世界規則就是這樣魂淡。

追逐逍遙的俠客,始終不會受到民願影響

一心為民的俠客,反而會被民願苛刻對待。

便如空國。

因為賀路千不斷在境內懲惡揚善,因為內閣不斷打壓地方豪強,濟州百姓越來越真心支援彷彿朝日初升的空國。可濟州百姓的真心支援,凝結成浩浩蕩蕩民願之後,反而懷著惡意拼命削弱賀路千的武力值。

越得民心,越不得好活。

隆慶八年底,空國七郡的秩序迅速走向穩定,各行各業在賀路千扶持下蓬勃發展。結果,指向賀路千的民願詛咒,不降反升到等級25。

隨著內閣不斷降低賀路千的存在感,隨著輿論宣傳持續把賀路千定位成追求逍遙自在的俠客,指向賀路千的民願詛咒才開始緩慢降低。隆慶九年底,民願詛咒降低到等級23,隆慶十年底,民願詛咒又持續降到等級21。

持續降低的民願詛咒,讓賀路千慢慢看到了希望。

可是,等級21民願還是太高了、太讓人擔心了。如果向京師等方向擴張,誰曉得民願詛咒不會突然翻倍到等級50?賀路千戰鬥力指數再高,也經不起這些以十計算的民願詛咒啊?

受制於民願詛咒,空國的擴張計劃只能一拖再拖。

無所作為到隆慶十一年冬,宮千鈞突然送來一條訊息:“我們已經初步解析民願及長生石的核心。抵消民願詛咒的資料,是否抄錄給一份?”

宮千鈞態度很好。

但,資料不是無償的。

隆慶七年初,破六韓王吉代表安車骨與賀路千簽署《蓋清協約》不久,就西征盤踞在京師張宣郡西北的丹匈部落。西征臨近結束時,安車骨突然閃擊朝,強勢奪走了張宣郡和承橋郡。

隆慶七年擴張結束,安車骨明面轉入內政建設,其實緊鑼密鼓備戰新一輪擴張。

隆慶十一年九月,養精蓄銳備戰四年的安車骨,突然利劍出鞘繞過錦和堡防線,直撲朝京畿。二十四日,京都突然內亂,一群俠客趁勢奪走兩座城門,放入六萬安車骨步騎。安車骨攻陷朝京都不久,駐守錦和堡防線的燕鎮官兵,也全軍投降安車骨。

宮千鈞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閃擊朝京都時候,說薩姆會解析了民願及長生石的核心,顯然是想以抵消民願詛咒的資料說服賀路千留在濟州靜觀其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