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霸王別姬當天一上映,就引起了大家的觀影熱潮,但是除了年齡大的一批觀眾之外,讓人感到意外是,竟然來觀影的人群當中也有很多的年輕人,一般來說,這種文藝片都是討巧不討好,除了一部分固定的觀眾外,很難吸引到年輕的觀眾群體。

一幫只有十五六歲大小的小女生,正結伴一起來到電影院看電影,嘴裡面正嘰嘰喳喳的在討論這部電影的事情,引起了一位正在電影院外面採訪的記者,他疾步走上前去採訪她們。

“你們好,打擾一下,請問你們是來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的嗎?”記者問道。

“當然是的,你不知道,我們等這部片子,可是等了很久了,今天總算是上映了,這不,第一時間,我和我的同學們就約好要一起過來看。”一位小女生對著鏡頭做了鬼臉道。

記者奇怪的道:“你們小女生也喜歡看這種文藝片嗎?”

“什麼是文藝片?小琪”另一位女生轉頭問另外一位叫小琪的女伴。

“我也不知道,哎呀,管它什麼片子,只要有李浩演的就是好看,你說他的演唱會什麼時候才開始啊,我等得好心急啊!”這位叫小琪的興奮的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切,李浩有什麼帥的,我還是喜歡我們家小明多點,你們看了上次的芭莎晚會沒有?他好帥啊,簡直是迷死人了……”另一位女生也加入了討論,完成無視在一邊等待她們回答問題的記者。

記者尷尬的朝鏡頭“呵呵”笑了幾聲,只好轉換目標,這些小姑娘那是來看電影的,她們擺明了是來看自己的偶像的,至於是什麼片子,她們才不會在意呢。

這位記者離開她們後,很快就在人群中,發現一位中年禿頭男人的身影,他急忙小跑過去採訪他。

“這位先生你好,請問一下你是來觀看新霸王別姬的嗎?”

這位中年禿頭的男人愣了一下,想不到會有記者來採訪他,急忙前後左右看了一下自己的妝容,直到發現沒有任何問題後,對著記者露出了一個自認為是帥氣的笑容道:“當然了,我今晚就是來看新霸王別姬這部電影的。”

“你能跟大家說說,這部新霸王別姬,最吸引你前來觀看的地方是哪裡嗎?”記者問道。

“當然可以,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是菊仙了,這部戲的舊版,我以前就有看過好多次了,嘖嘖,你不知道,菊仙那娘們的身材可真是夠火辣的,我最喜歡看她了……”這位禿頭的中年男人侃侃而談,雙眼放光。

記者立刻敗退,經過篩選一番後,總算找到了一對能正常訪問下去的情侶。

“這部戲我最喜歡的是段小樓這個角色,我認為他是一個剛強又懦弱的男人,事實上整個影片對於段小樓演繹的霸王,並沒有太高的評價,至少袁四爺這個對京劇藝術極為痴迷和瞭解的人,是沒有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的,甚至,對於段小樓把霸王的‘七步’走成‘五步’很是不滿,覺得段小樓是糟蹋了戲,或者說,沒有理解到戲的真髓,這個細節我們自然可以看做是,袁四爺和段小樓私人情感恩怨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看出來,段小樓的戲,並未到化境,還有高手可以挑毛病……”這位帶著自己女朋友來看電影的男人對著鏡頭侃侃而談,顯然他對這部影片有比較深的理解,從他的描述中,可以聽出來,他尤其是特喜歡段小樓這個角色。

但無論怎麼樣都好,這部電影是火了,在國內火的一塌糊塗,前有陳愷歌,後有李胺,這兩位都是電影殿堂級的大師,雖然大家沒有第一次觀影時的震撼感,但多年以後,再新看霸王與虞姬,心頭滿是別有一番滋味。

各大影評人的評述文章也紛紛出爐,幾乎全是圍繞著兩位不同導演的風格,不同演員之間的演技比拼來做文章,多是贊評居多,但也有唱反調的,畢竟現在的觀眾的思想,早以不像以前那麼蔽塞,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大家早已經不同往日,經過諸多國內外好片子的薰陶,這部新霸王別姬,很難再達到當年那個萬人空巷的場景,尤其是在小年輕的一代,電影對於他們來說等於就是追星,影片中那些人文藝術和對人性關懷的沉重思想,他們還品不出來。

“新霸王別姬——論虞姬的愛?”這是東方週刊一位影評人專欄裡的文章。

“歷經十年浩劫的‘霸王’和‘虞姬’,終於再一次站在大家的面前,站了這個物是人非的舞臺上,無論是戲裡還是戲外,程蝶衣就在《霸王別姬》的故事裡,像虞姬那樣面對霸王自刎而終,程蝶衣的自殺與政治無關,與愛情有關,程蝶衣就是想告訴段小樓我愛你,就像虞姬一樣一直愛著霸王,並且要用死再最後一次告訴段小樓,我愛你。”

“迷戀與背叛——霸王別姬!”這是一位網路上較有名氣的影評家發表的評論。

“必須承認,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是對對李浩有一種偏見,認為他永遠也無法達到哥哥張國榮的地步,可是在這部新霸王別姬裡面,每每看到他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心靈為之一顫的感覺,那種沒落貴族的高雅氣質,那種哀怨而驕傲的眼神,那種輕柔又充滿感情的動作,無意不讓人心牽程蝶衣所有的一切,他的情感、他的心情、他愛的人與他嫉妒的人。”

“程蝶衣雖然他也演‘貴妃醉酒’,也扮‘牡丹亭’,但裡面濃濃的表達出他的心願,只是與他的霸王在一起唱一輩子的戲,做到他師傅昔日說的那樣,‘從一而終’。但就如段小樓所說,他忘記了,戲與人生本事兩碼事,他偏要將戲中全部的思想與情感傾倒進生活裡來,人戲不分,如此固執,執迷不悔,不瘋魔不成活,也釀成了他一生悲劇的人生,自刎於霸王面前,讓觀眾們生出深深的遺憾與傷感來。”

“李浩完全將程蝶衣這個角色演活了,在看電影的哪一剎那,我再也分不清他或她到底是李浩,還是程蝶衣,又或者是虞姬,他們都是同一個人,我從李浩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叫人戲不分的境界,慶幸我沒有因為自己的偏見,而錯失了這麼一部好戲,慶幸李浩他飾演了程蝶衣這個角色……”

“戲說新舊霸王別姬的神韻”一個不是影評人的網友發表的文章。

“昨晚看完了新霸王別姬之後,我回家後,又重新看了一遍舊版,然後再品味了一次李碧樺的原著,陳愷歌抓住了李碧樺小說的75%神韻,而新霸王別姬卻抓住90%神韻,李碧樺在小說的第一章,便一語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依附。孩子依附孃親,女人依附男人,虞姬依附霸王。小豆子對母親的依附也是程蝶衣性格塑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是他沉溺於‘虞姬’的角色不可自拔的一個原因。”

“自刎——李碧樺說:人間,只是抹去了脂肪的臉。小說的結局就如一張歷經滄桑脂肪褪盡的素顏,沒有什麼英雄美人,沒有什麼永垂不朽。程蝶衣自刎,卻未亡,反而從妖夢中驚醒過來,李碧樺一字一頓地寫道:戲,唱,完,了。並隱晦的點出:燦爛的悲劇已然結束,華麗的情死只是假象。”

“看完這兩部新舊虞姬,突然有些懷念哥哥,他是舊虞姬的戲魂,李浩則是新虞姬的靈魂,這世上,除了他們兩個,我真的還想不出,還有誰可以勝任程蝶衣這個角色——騅不逝兮可奈!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位感性的網友,在網上發表的這篇文章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按贊,點擊率居高不下,的確,無論是哥哥,還是李浩,他們都是新舊霸王別姬裡面的戲魂,沒有誰超越誰一說,他們都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程蝶衣。

當這部文藝與商業相結合的片子在國內下映的時候,已經狂收了5個億的人民幣,比起94年舊版的4800萬人民幣可謂是大賺特賺,但觀影的人次,卻遠遠沒有當初舊版的多,新霸王別姬的票房之所以高,皆因是當今物價的飛漲水平導致,以前的票價平均是4元左右,而現在的新霸王別姬卻是過百元。

但李浩還是憑藉著程蝶衣一角,深入了影迷的心,再也沒有人懷疑他的演技是個大水貨的問題,至於他有沒有超越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這就得見人見智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程蝶衣,好與壞只在他們的心中。

李浩除了飾演程蝶衣讓大家津津樂道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他做為這部電影的副導演的事情,尤其是李浩代替他的老師李胺,執導的那一部分鏡頭,簡直是銜接的天衣無縫,沒有一點破綻,一整部電影看下來,你根本無法找出,戲中同時有兩個導演執導不同痕跡的地方,要不是李胺在事後向大家公佈,根本沒人能想到,剛才電影中的那幾部分精彩的鏡頭,都是李浩他自己獨立執導來完成的片段,李浩竟然有如此高超的執導水平,頓時讓導演界一些傢伙們,開始大聲的嚷嚷——狼來了。

這部戲上映之後,看到各方的反應,李浩總算是松了一口大氣,這段時間的壓力之大,只有他自己能夠明白,他倒不是拍大家抨擊他,而是擔心自己會給李胺丟臉,怎麼說他也是李胺的弟子,第一次做主演,第一次當導演全讓他趕上了,而且當中還經歷了黑李的事件,要是他無法向觀眾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來的話,他老李的名號估計也就廢了,現在總算是好了,從外界的各方反應來看,大家對他交出來的成績還是感到滿意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