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廟,我又來了!”孫策看著眼前的廟宇,激動的高呼一聲。

這次扣除少數人留守,大部分的文武都過來這邊了,幾乎是全員出行。好在提前和祭酒說了一聲,至少不必擔心吃飯的時候,後廚會手忙腳亂。

方丈這個詞彙,最早為道家引用,佛教後來也引用作為寺廟之主。

目前這個時代,廟宇也好,學院也好,主事正式的稱呼叫做‘祭酒’。包括五斗米教,各地道場,其主事也稱之為‘祭酒’。

“伯符,別大喊大叫的,這樣很沒教養。”黃蓋嘆了口氣,都二十歲的人,怎麼還和小孩子一樣,都不成熟點的。

“剛打完仗,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程普過來,摟著她的腰,“聽說這裡的溫泉不錯,這次可要過來試試。”

“對肩膀和肌肉痠痛,的確挺有效果的。”黃蓋點了點頭。想起來了,上次都是一群女將過來,男性就朱信一個。沒辦法,只有他是非戰鬥人員。

“話說最近你說出這個詞的數量,是不是有些增加了?”程普皺了皺眉。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你心裡沒底?”黃蓋眉頭一挑。

程普聞言,尷尬的輕咳一聲。這裡的確有他幫忙的因素在內,同時也許是營養充足的關係,某人好像進入了二次發育期。或者說,不僅是‘某人’,而是‘某些人’。

溫泉是好東西,不過已經到了晚飯時間,少不得還是要先去享用一番齋菜。

光武帝廟這邊,主要是以山珍,野菜,還有魚類作為主要的材料。每一份套餐,量都是固定的,不會因為說能吃,就專門做多一些,或者多準備一套。

“這樣可以保護資源的供給?”朱信看向負責送菜的道士。

“按照祭酒的意思,有這方面的因素在內。不過更多是‘適可而止’,過量只會滋長慾望,人最難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慾望。”道士回道,“祭酒說過,人不可無慾,卻不可濫。”

“倒是個清新脫俗的祭酒。”朱信笑道,這年頭也的確沒必要糾結那麼多。

前菜是涼拌野菜,主要是蒲公英、薺菜和蕨菜之類,本來以為入秋後會有些苦,實際上些許的苦澀並不影響食用,主要是這魚露和醬料作為襯托。

這魚露和醬料不會很濃,不會掩蓋蔬菜原本的味道,初步咀嚼後,味覺會有種先苦後甜的神奇感覺,非常奇妙。蔬菜的口感也是脆噗噗那種,唯一的缺點就是分量略少。

第一口有些不喜歡,第二口有些驚喜,第三口開始回味……然後沒了。

一般來說第一口的感覺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後面的品嚐。但這盤涼拌野菜,卻根本沒有慣著食客,一副愛吃不吃的樣子。

或者說,它就是讓食客自己去悟,領悟這種先苦後甜的哲理。悟不到,無緣而已!

“這魚露和醬油,是專門調整過的吧?”朱信家裡就自己作醬,對這個比較瞭解。

“是的,這魚露和醬油,都是小廟自己做的。居士很懂這些,莫非是‘廚師’?”道士自豪的說道,隨即問了句。

“我的確是廚師,所以吃東西的時候,習慣會品鑑一番,還望不要見怪。”朱信點頭。

“沒有,交流一下也是很重要的。畢竟齋菜這塊,也是本廟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道士連忙回道,“只是這幾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溫泉和齋菜收入都有所下降,反而是香油錢有所提升。”

都說吃得飽才能支援信仰,看來朝不保夕的日子,更需要信仰……

朱信突然明白,為什麼張角的太平教也好,還是張魯的五斗米教也罷,都能有那麼多的信徒。換個正常點的三國,他說不定也想傳個教玩玩,說不定能成為一代教主。教派的名字都起好了,叫做‘無神論’派。

“這裡很快就要換個人治理,百姓會逐漸安定下來,到時候這方面的收入又會提升上來的。”朱信笑道,隨即看先給對面的孫策。

後者聞言,頓時挺起胸膛,一副自豪的樣子。

前菜嘗試完畢,剩下的其他菜餚,朱信當然也是非常好奇,於是一個個試了過去。

湯是白花菜瘦肉湯,清甜略帶苦澀,但不知道怎麼的,就覺得這個苦得恰到好處。而且也只是微微的苦,並不影響這個湯整體的味道。

順帶一提,米飯是一開始就在的,味道有種竹子的清香,朱信懷疑是竹筒飯。

副菜有點像釀香菇,就是新鮮香菇去柄,留下傘蓋的部分,上面鋪一層肉糜烹煮。吃一口才知道是蟹肉,還有蟹黃在裡面,非常的鮮美。可惜只有一塊,想多吃都沒得。

只是這玩意作為副菜,味道是不是太厚了?這樣主菜如果跟不上,就是敗筆了!

主菜接下來上來,才知道這套餐的量真的不多,副菜主菜就一道?

也是,又不是飲宴,哪有十多道菜的說法?換了他做套餐,那基本一湯、一副菜,一主菜,一飯,一鹹(泡)菜,差不多也就這樣。

不同的是,他是一起上,這裡扣除米飯,其他都是一道接一道的。難怪,會給人一種在赴宴的感覺。

主菜是魚,或者說選魚的中段進行烹飪擺盤。乍眼看上去是蒸魚,喵的有沒有搞錯,前面副菜那麼濃郁,主菜那麼寡淡沒搞錯吧?

道士這個時候問了句:“需要小道幫忙分割嗎?”

“這個不是夾起來就能吃的嗎?”朱信有些疑惑,這條不是蒸魚?

“居士應該是被它的外表迷惑了……小道且為您道來。”道士笑了笑,拿起刀子,或者說是‘匕’這種餐具,切開一段魚肉。

朱信才發現,魚皮是魚皮,但裡面卻不是魚肉,而是填充進去的肉糜。主要是兩端被醬汁浸染,所以不細看,真看不出是填充物,而不是魚肉。

這算不算分子料理?朱信有些訝然,居然能玩那麼溜?

不不,應該感慨這刀工,的確是厲害,把魚皮完美取下,這個他要做也能做出來,只是有些費時費力。再想起上道菜用到蟹肉,同樣需要耐心去取,才明白為何要限量。

這每一道菜,可能花費在這上面的心思,並不少,實在無法大量烹飪……

用筷子夾起來,放入口中,結果發現依然是有魚肉的味道。

魚肉應該是被取了出來,去除的魚刺之後打成肉糜,然後和雞肉,可能還有些澱粉……不,應該是芋泥混合在一起,蒸煮而成,這肉,原本也有調味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起來是一段蒸魚,實際上味道不僅濃郁,而且爽滑可口,魚肉和雞肉的鮮味交融在一起,芋泥帶來了粘稠濃厚的口感,最後再加上醬汁本身的提鮮,非常完美。

最最難得的是,朱信沒猜錯的話,這道菜,並沒有使用‘烹飪’技能,這技藝依然有些許粗糙的痕跡,不過更加天然。

有時候他也發現,使用技能的確能讓烹調更加完美,但越接近完美越面板化。而且要等到技能升級,才能進入新的領域,但依然存在天花板,這個天花板就是技能等級。

品嚐過這齋菜後,突然發現完美未必就是最好,這種略微粗糙的感覺,也挺好。

“惟實,這道菜好意思!”孫策也是被震驚到,“看起來明明只是普通的蒸魚,沒想到居然根本不是!”

“人們總是會被表面的東西迷惑,以至於看不清楚本質。”朱信笑道,“記得道家還是哪裡說過,這種情況叫做‘見知障’,或者說是‘所知障’。”

這是佛教用語,但這年頭佛教還沒這個說法,朱信也沒必要便宜佛教。

不是針對佛教,而是這年頭的佛教,他真的沒好感。畢竟還沒本土化,屬於外來教派。

就比如岳飛當年把金國滅了,那麼他在現代也不會被取消民族英雄的身份。不怪誰,硬要怪就怪他怎麼就沒滅了金國。

不同的是,岳飛的情況已經無法改變。但朱信這邊,還有轉機。仔細想想,穿越小說能流行,何嘗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只是朱信沒想到,他自己會成了穿越大軍之一。

“居士莫非也修道?”這一刻別說眼前這個道士,周圍幾個道士紛紛看過來。

“知道一些,但本身不修道。”朱信搖了搖頭。

“居士與道家有緣,為何不考慮入道?”道士覺得有些可惜,能說出這樣有哲理的話,那應該是個修道的好苗子。

“我不入道,你怎麼知道我沒有自己的道?”朱信笑道。

“原來如此,小道唐突了。”道士恍然,連忙道歉。心裡很激動,這又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的確是這樣,不管是什麼樣的形式,道就是道,並非加入道家才算修行。

朱信也沒在意,繼續品嚐這份套餐。眼前這個魚,的確給他很大的衝擊。

眼見未必是真,正因為他認為這是‘蒸魚’,腦子裡面想象出來的,便是蒸魚的味道。甚至對這道菜,產生了不滿。

只有真正品嚐,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錯的,這根本不是蒸魚,那種驚豔感立刻拉滿。

不僅僅是口舌之慾得到滿足,精神上同樣得到充實。不由得去思考,有時候,自己是不是被固有的烹飪經驗,或者學習到的知識,阻礙了創新的道路?

魚的量足夠,正好把米飯吃完,還想說有沒有的時候,最後一道菜上來,是甜品。

通透的玻璃杯裡面,盛放著橘黃色半透明的凍,僅僅看著,就讓人充滿食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