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在校長室裡的打架“主謀”不是謝文俊,周老頭定要將他“繩之於法”,最起碼也得請家長記小過,但謝文俊就不同了,周老頭相信他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學生之間的矛盾,更何況只要攤上這個問題學生的問題就沒有好問題,而且這宋磊落也確實該打,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

謝文俊從校長室出來以後便押著宋磊落去向袁佳道歉,不時還當頭賞他幾個大爆粟,叫他打女生,叫他打小媳婦……

男兒膝下有黃金,叫人下跪磕頭之事謝文俊做不出來,但這宋磊落又偏偏是個賤種,回到教室二話沒說就在袁佳的面前跪了下來,謝文俊見到如此下賤之事一股無名之火又升了上來,噼裡啪啦又揍了宋磊落一頓,讓丫站起來,好好道歉,誠心道歉,別整這些亂七八糟的封建禮數。

袁佳不是小心眼的女生,見宋磊落鼻青臉腫的道了歉,便原諒了他,不過這事還沒完,謝文俊讓他下午上學之前把第五生的教科書給買回來,然後再向第五生道歉,謝文俊還當著宋磊落的面說以後如果再有同類事件發生,那就不揍他了,直接把丫的小雞雞切了餵狗。

謝文俊說完還欲往宋磊落的襠部來個猴子偷桃,嚇得丫趕緊捂住,屁顛屁顛的幫第五生買教科書去了。

亂了大半個中午,袁佳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打算中午去買鞋子的事情也沒有做成,便把沒有買成鞋子這事遷怒在了謝文俊身上,說都怪謝文俊去追打宋磊落浪費時間,要不然現在她早就穿上新鞋子了。

女生有時候就是喜歡發點莫名奇妙的小脾氣,謝文俊也不怪她,連哄帶騙說時間尚早拉著袁佳出去吃了飯,買了鞋,結果下午雙雙遲到,歷來作為全勤生的袁佳更是把這遲到的罪名全賴在了謝文俊頭上,問謝文俊是認打還是認罰,謝文俊嬉皮笑臉的認罰,結果被罰一個月內不得與小媳婦袁佳牽手親嘴。

不能親袁佳還有巧巧可以親,不能親巧巧還有小唐老師可以親,不能親小唐老師……是不可能的,總不可能三人誰也不能親吧,小壞蛋謝文俊頓時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他媽幸福的男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要做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除了愛情得意還得事業開花,自從林溪山泉水廠的人事制度變為以下崗工人再就業為導向以後,一場大魚吃小魚的兼併活動也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林溪山泉水廠的第一個兼併物件便是負債累累但資產優良的林溪市罐頭廠,林溪市罐頭廠近年來因為經營不善,負債已經達到近千萬,拋開這些表面的麻煩問題,其拳頭產品“祥福隆”火腿罐頭卻是地地道道的百年老字號。

“祥福隆”這一招牌是由清末林溪當地巨賈沈祥福創立的,據說這個沈祥福與明初大商人沈萬三還有點家族淵源,不過傳說始終不太可信,是真是假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沈祥福當時的生意做得相當大,錢莊、商行不計其數,“祥福隆”則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祥福隆”創立之時用的火腿就是味鮮肉嫩,口感獨特的林溪火腿,林溪火腿當時只是林溪當地農戶為了把吃不完的豬後腿肉保質而採取的一種特殊醃製方法,推行並不廣泛,與當時赫赫有名的金華火腿不可同日而語。

大商人沈祥福在品嚐過林溪火腿以後感覺除了口感頗佳,在肉質的鮮嫩方面也不比金華火腿差,當時的金華火腿可是上得了大場面的肉質食品,在滿漢全席裡邊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配料,沈祥福就想林溪火腿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可以做得像金華火腿一樣有名呢。

沈祥福的錢莊、商行雖然不計其數,資產雄厚,但錢是有了,名聲卻一點沒有,他就想著在自己晚年的時候必須生產出一種叫得響的品牌,能讓這一品牌推行到全國各地,並且由子子孫孫傳承下去,成為百年以後甚至千年以後人人都能記住的老字號,在品嚐了林溪火腿以後沈祥福當即就決定利用自己的商業關係,創立“祥福隆”,把林溪火腿推向全國。

沈祥福顛覆了當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經營模式,利用自己一切的人際關係和多年打拼下來的生意關係,順利的把“祥福隆”林溪火腿賣到了全國各地,好東西自然就會有人接受,一時間不僅老百姓接受了這一美味食物,就連深宮大院裡愛吃醃製食品的慈禧太后也聞“腿”而動,讓御廚用這林溪火腿為原料弄一宴火腿大餐來嚐嚐。

老佛爺這一筷子動下去便對林溪火腿讚不絕口,欽點林溪火腿這一民間食物以後每年納貢,林溪火腿一下子麻雀變鳳凰,由山野村夫口中食糧變成了皇宮貢品,身價也翻了百倍,一時間與金華火腿、宣威火腿並列成為清末三大名“腿”,普通老百姓也因為價格頗為昂貴再也沒幸嚐到這一美味,直至1911年民國建立,林溪火腿的價格才與價值劃上等號,再度成為普通老百姓家中的一道爽口美味。

自從林溪火腿被慈禧太后欽點為皇宮貢品以後,“祥福隆”名聲響了,但又由於林溪火腿是貢品,價格不能賤賣,否則會與當時的大清律法有牴觸,這樣一來就使得林溪火腿的生產環節不好控制,生產多了賣不出去,生產少了又怕不夠納貢,於是一年多,一年少,始終找不到生產平衡點,火腿要麼就是放臭了賣不出去,要麼就是納貢多了沒貨賣,沈祥福又不敢得罪當時的達官貴人,只得以次充好,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沈祥福因為“祥福隆”林溪火腿的美味搏得了商譽名聲,卻也因為“祥福隆”林溪火腿成為貢品而導致的失敗的生產,蝕了自己幾十年打拼回來的大半財產,這兩相一比較,也不知道究竟是得還是失。

謝文俊倒是覺得沈祥福的做法沒錯,只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因素造成了那種不好不壞的局面,要是把林溪火腿的發現以及生產放到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今天,讓市場需求來主導產品的價格,那沈祥福別說可以憑這一美味食品搏名聲,就是發個大財又有何難。

林溪火腿的發現和生產已經輪不到新社會小青年謝文俊來搗騰了,80年代初林溪火腿就已經用“祥福隆”這一招牌生產起了火腿罐頭,剛開始賣得還不錯,隨著時代的推移,到了90年代中期,產品就出現了滯銷的狀況,廠領導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問題,沒有徹底研究造成產品滯銷的原因,只是盲目的擴大生產,希望以規模效應帶動成本的下降而攤薄產品滯銷所帶來的利潤損失,這一結果卻只能使得大量的罐頭產品堆積如山,負債越滾越大。

其實“祥福隆”的失敗之處就在於管理上,廠領導當時如果認真研究產品滯銷的原因,就會發覺在廣告宣傳遍地開花的90年代中期,噹噹憑著自己老字號的名聲什麼廣告也不打,什麼宣傳也不做就想要開發新客戶是有一定難度的,反而老客戶會隨著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的原因越來越少。

謝文俊心想要是沈祥福能活到今天,用他當初推行林溪火腿那一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銷售策略,積極對火腿罐頭進行有必要的宣傳推廣,那林溪市罐頭廠絕對風采猶勝當年,百年老字號“祥福隆”也不至於走到今天負債近千萬的尷尬境地。

謝文俊和老爸都覺得“祥福隆”這一百年招牌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優良無形資產,但林溪市罐頭廠究竟值不值得兼併,“祥福隆”究竟值不值千萬,謝清強心中的這一疑問謝文俊也沒辦法回答,畢竟這食品行業又是一個新的領域,沒有這方面經驗的謝文俊萬萬不敢亂下判斷。

值不值這個問題謝文俊下不了判斷,但做不做謝文俊心裡卻有了主意,做!既然認為資產優良那就兼併,至於到時候賺不賺錢,那不是現在就能做出推測的,兼併罐頭廠以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的管理改革以及一系列的產品宣傳推廣,賺不賺錢還要看到時候的效果如何。

林溪山泉水廠的第一次兼併活動就在謝清強的主持下以及謝文俊的策劃下展開了,近五百萬元的注資還債令林溪市罐頭廠這個遲暮“英雄”活了過來,餘下的債項由林溪山泉水廠向所有原林溪市罐頭廠的債權人擔保,一年之內還清,利息一分不少。

既然有林溪山泉水廠這個林溪市私企龍頭擔保,不但債項一分不少還有利息收,債權人們便對原罐頭廠有了信心,沒有再繼續逼債,而是盡其所能在原材料供應等等各方面繼續與兼併後的罐頭廠進行緊密合作,支援新罐頭廠起死回生,賺錢還債。

林溪市新罐頭廠在以下崗工人優先的前提條件下大規模招聘新工人和返聘廠子原有的老工人以後,火腿罐頭生產線便重新運轉了起來。

火腿罐頭生產線運轉起來的時候,謝文俊也用本來準備用於兼併廠子注資還債的餘下五百萬開始了對老字號產品重新包裝,進行宣傳推廣的工作。

老字號產品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策略,謝文俊又稍稍對它做了點改動,使得“祥福隆”這一招牌更具傳奇色彩,火腿罐頭的整體宣傳就圍繞著沈祥福這個傳奇商人展開,以故事來說人,以人來說產品。

說起沈祥福當然就不得不提他傳說中的家族人物沈萬三,謝文俊就從沈萬三做為介紹產品的切入點,當中又穿插了沈祥福把默默無聞的火腿產品“賣”到老佛爺嘴裡,老佛爺一嘴把林溪火腿“吃”成貢品的事傳奇般的渲染開來,配合著大量的電視和報紙廣告,又利用壹佰便利的全國銷售店把林溪山泉的知名產品“鮮橙多”和“祥福隆”一起進行捆綁式促銷,順利的把這一罐頭產品推向全國。

當第一張省外主動打來的“祥福隆”火腿罐頭的百萬訂單擺在謝清強面前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又一次創造了奇蹟,變戲法式的把一間馬上就要倒閉的破廠子裡的產品奇蹟般的救活,令廠子起死回生,並且創造了效益。

這樣簡單的實業兼併對於謝清強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在管理好新罐頭廠的同時,他的眼睛又瞄向了其他類似的廠子,他想憑自己的力量繼續謝文俊當初說的大魚吃小魚的活動,證明一下這種簡單的兼併活動自己也有能力單獨完成。

其實“祥福隆”的兼併完完全全是謝清強一手獨立完成的,謝文俊只是在背後出了一些兼併以後重新打造產品定位並開拓市場的主意,老爸現在的“野心”越來越大,謝文俊也樂得清閒,放手讓老爸自己去做,這種大廠並小廠的實業兼併實際上吃力不討好,付出與回報太不成正比,要想資金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噹噹靠這種實業兼併明顯不行。

謝文俊的眼光一直放在資本市場上,不過要想玩轉資本市場,首選還是得從資本市場上圈得第一桶金,因為把辛辛苦苦做實業賺來的錢放到資本市場這個傻瓜式的賭博遊戲當中實在太不值得,這資本市場上的第一桶金,就得靠以小搏大的聚聯科技公司了。

“聚聯線上”網路棋牌遊戲按照謝文俊預期中良好的勢態度穩步發展,ID注冊人數以及同時在線人數每天都在有規律的增加,遊戲工作小組的成員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成員繼續往遊戲平臺裡新增新的競技遊戲專案,另一部分成員則開始了點卡制作,加密資料防火牆等等一系列收費前的準備工作。

“玩遊戲贏十萬元現金大獎”的活動也落下了帷幕,三十萬元大獎分別以稅後還是十萬的淨獎金形式頒給了三類競技遊戲冠軍得主,各大門戶網路以及各電腦雜誌都對比賽活動進行了跟蹤採訪,三位競技遊戲冠軍得主也跟隨著“聚聯線上”網路棋牌遊戲一夜成名,網民紛紛對這三位以遊戲方式搏得大額現金的冠軍得主佩服不已,提議要求“聚聯線上”繼續舉辦這樣的活動。

謝文俊倒是想繼續舉辦競技比賽,但聚聯科技公司的員工們紛紛說NO,這第一次的比賽就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累得他們幾乎聽到“電腦”或者“棋牌”這一類的字眼兒就想吐,僅靠幾個人的力量組織完成了這麼一場超大型的比賽沒出差錯簡直就是奇蹟,於是謝文俊只好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讓他們在“聚聯線上”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比賽仍將繼續舉辦,不過下一次比賽的時間尚未確定,可以確定的是下一次比賽內容將會更多,獎金將會翻倍!

謝文俊是想著把下一次的比賽定在“聚聯線上”網路棋牌遊戲正式收費運營之後,到時候公司資金回攏就可以把聚聯科技公司正規化,成立多個部門,多聘請一些人,到時候人手充足,別說舉辦點網路棋牌競技比賽,就算舉辦奧運會,不,誇張了點,舉辦世界盃,也誇張啊,舉辦個拳皇格鬥大賽都沒有問題,靠,還是誇張哇。

由於“聚聯線上”棋牌網絡遊戲從網際網路上一夜成名,多個入口網站主動投來橄欖枝,相互連結自然是免不了的,有些亂七八糟網站還要求一起合作搞點什麼天馬行空狗屁不通的專案,總之都是些扯淡無比的東西,謝文俊對於什麼合作之類的東西一概回絕,這些狗屁合作都是想來找好處的,除非遇上風險投資者,拿出真金白銀來還差不多。

入口網站圍著“聚聯線上”轉,與電腦有關的各種雜誌也不惶多讓,每一期的十篇內容裡邊有兩三篇話題都不離“聚聯線上”,好像“聚聯線上”能給他們創造巨大的價值似的,不過實際為雜誌創造了價值的倒也有,就是《電腦愛好者》。

《電腦愛好者》贈送“聚聯線上”網路棋牌遊戲客戶端那一期的雜誌銷量創造了自《電腦愛好者》創刊至今的銷量第一,當期的銷售成績不僅打破了原來的銷售紀錄,還創造了一個歷史新高,沒有更新更好的東西出來之前,這一新高是不容易被再度打破的。

在業界,“聚聯線上”網路棋牌遊戲的勢頭超過了當年無以倫比的《仙劍奇俠傳》,延續了一個遊戲神話,也創造了一個新的網際網路神話。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