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文申躺在床上,看著趴在自己身上的趙飛燕,心想:“讓趙飛燕天天呆在家裡,也不是回事啊。是不是買個店鋪讓趙飛燕經營呢。”

早上,兩人洗刷完畢,隨便吃了點早餐。在趙飛燕收拾餐具的時候,文申問道:“飛燕,我想買個店鋪給你經營,你覺得怎麼樣。”

趙飛燕身子一顫,道:“不用了,我在家挺好。”

“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我覺得女人應該有些自己的事業,這麼會充實啊。”文申笑道。

收拾完畢,兩人來到書房。文申開啟電腦,開始上網搜搜看看有沒有轉讓店鋪的。同時問道:“飛燕,你想幹些什麼,還是賣服裝嗎?”

趙飛燕想了想,道:“我不想再賣服裝了,我想幹些別的,但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些什麼。”

文申想了想,說道:“你覺得書店怎麼樣,經營些書籍字畫等等。”

“這個我不懂啊,也不知道怎麼賣。”

“沒事,和賣衣服差不多,你自己知道底價,不虧本賣就行。”文申笑道。

“那好吧,我試試看。”

沒多久文申就在網上,找到一家合適的店鋪。根據上面的聯繫方式,文申和房主聯絡了一下。約定,十點鐘去看房子。

文申看中的房子,位於城隍廟附近。這個地方,文申來過,這個地方都很多賣古玩字畫的。

兩人出門,準備打個車。但是等了半天都沒有打到車,讓文申很是鬱悶。心想:“沒車,還真不方便,應該去買個車,可惜自己有不會開。”

文申看了看趙飛燕道:“飛燕,你會開車嗎?”

“會,還考了駕照呢,怎麼了?”趙飛燕回道。

“恩,我覺得沒有車不方便,下午沒事我們就買輛車吧。”文申道。

“啊,不好吧。”

“什麼不好,以後你開車,我坐車。哈哈”文申笑道。

說話的功夫,正好來了一輛車。兩人上車,半個小時就來了約定的地方。剛到約定的地方,就看見一個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看見文申,便上前問道:“你是文先生是吧?”

“是的。就是我們要盤店。”

……

這個店有三百多平米,古典式的建築,位置也不錯。最後,文申以每個月二十萬的價格租下,簽了三年的合同。

在房主的介紹下,文申找了一家裝修公司,對店面進行簡單裝修。安裝修公司的計劃,五天之後就可以開業了。

辦完店鋪的事情,文申兩人來到一家上海大眾4S店,挑了半天,最後文申買一個非常低調的輝騰。

雖然輝騰看起來很低調,但內部還是很豪華的,駕駛體驗也不錯。由於輝騰外表過於低調,導致銷量不是很好,現車比較充裕。所以文申當場就購買到了。

趙飛燕開著車,文申坐在副駕駛座上。“文申,我還從來沒開過這麼貴車呢,一百多萬啊。”趙飛燕有點激動道。

“好了,別激動了,好好開你的車吧。”文申微笑道。

文申看了看,時間已經六點多了。於是,兩人開著車,找了一家飯店。隨便吃了點,便回到了別墅。

別墅裡,兩人少不了一場纏綿。纏綿完之後,文申抽上廁所的空,透過空間來到了北宋。看時辰應該早上10點樣子,於是這次文申沒有回沂州文宅,而是先去了鹽場。

走進鹽場,文申發現還有大批的幫工在工匠的指揮下忙著用水泥鋪地。另外,有幾十個鹽池已經建好。

一個四十多歲的黑臉工匠看到文申來視察,剛來跑過來,道:“文先生你過來。”

“恩,老嚴啊,你們現在建的怎麼樣了。”

這個黑臉工匠是文申回沂州前指定的總負責人,名叫嚴生。聽到文申問話,嚴生急忙答道:“回先生,計劃建設100個鹽池,每個鹽池10畝地大小。現在已經建好了七十三個,七個在建,按計劃再有半個月就可建設完畢。另外攔海大壩已經建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辛苦了,本人覺得這幾天天氣不錯,打算在建好的鹽池內進行試曬鹽。”文申道。

“好來,我們就等這一天了。”

一個小時後,上漲的潮水順著大壩上開啟的水渠,慢慢進入各個鹽池。當鹽池水達到五釐米的時候,在文申的命令下,眾人關閉大壩水渠。

海水進入鹽池後,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等太陽把水曬乾。幸好的是天公作美,火熱的太陽烘烤著鹽池,看這情景,今天就有可能出鹽。

文申對旁邊嚴生道:“嚴生,你找個人,快馬加鞭,去通知林知縣,說今天鹽場出鹽。”

“好來,在下這就去辦。”嚴生說完,便吩咐一個精明的小夥騎馬去通知林知縣。

下午,四點多的樣子,林知縣和於師爺兩人坐著馬車匆忙趕來。林知縣下車後,看見文申,急忙過來,道:“文先生,怎麼樣了。”

“林知縣,來的真是巧啊,現在這是出鹽的高峰期啊。請看鹽池。”文申指著面前一望無際的鹽池。

“出鹽了,真的出鹽了。”於師爺蹲在鹽池邊,看著鹽慢慢從海水中析出。

“好,哈哈哈,好。”林知縣意氣風發,看著眼前龐大的鹽池,大笑道。

半個小時候,有的鹽池已經完全幹了。在文申指示下,一百多個幫工,一人一個掃把,把鹽池底白色的鹽慢慢的收集到一起。

此時,鹽場旁邊村民也都跑過來幫忙。沒有多久,就把一個鹽池的鹽蒐集到一起。當小山樣的鹽出現在眾人眼前時,眾人都震撼了。特別是經常煮鹽的村民,從沒想到,收集食鹽就像收集沙子一樣簡單。有些村民居然仰天長哭。

林知縣看著眼前的鹽山,也是很激動。心想:“沒想到啊,沒想到,鹽居然如此簡單就能獲取這麼多。這,這,這些鹽要賣多少錢啊。”

最後經過稱重,一個鹽池獲鹽六千斤。於師爺看著這個數字,驚道:“一個鹽池六千斤,一百個鹽池,那不是六十萬斤,一年如果幹一百天,那,那不是六千萬斤。不要說,沂州,就是整個京東東路也吃不了啊,這麼多賣給誰啊”

“是啊,文先生,一年產這麼多鹽,我們賣給誰啊。”林知縣也有些擔心道。

“林知縣,我們生產成本低,我們可以降價,另外,我們還可以向北面遼國大批販賣啊,聽說遼國鹽價比我朝高多了。最重要的是,在下需要大量的鹽生產其他東西。所以林知縣不要擔心銷售問題。”文申胸有成竹,笑道。

“恩,也對,還是文先生考慮的全面。”於師爺想了想道。

……

林知縣在鹽場住了一晚,第二日林知縣和於師爺早早的就回到了沂州。林知縣回到沂州後,便把鹽場的事情,上報給朝廷了。

兩日之後,當朝太宰鄭居中看到這份奏摺時,也震驚了。鹽稅也朝廷最大的稅收來源。如果能如此大規模產鹽,對朝廷絕對意義非凡。

對此,鄭居中也不敢獨自拿主意,便連夜進宮,打算彙報此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