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全部是中式傢俱,木料用的是紫檀木。一張寬大的辦公桌有兩個平方左右,桌子後面是一個精雕細琢的太師椅,太師椅後面是一套書架,書架上放著一些玉石和書籍。辦公桌正對面,靠近房門的地方有一套木製沙發,兩單一雙,中間有個茶几,茶几面是大理石的。

此時,張君寶坐在雙人沙發上,看著坐在太師椅上的文申,等待他的建議。文申不知從那裡拿出一本厚厚的書,丟到辦公桌上,“君寶,我這裡有本橋樑建築方面的書籍,你拿回去給工匠們看看,說不定他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張君寶急忙起身來到辦公桌前,拿起那書籍,簡單瀏覽一番,見上面透過圖畫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如何修建各種橋樑,其中就有他想要的大河大江橋樑修建方法,大喜道:“多謝東家!”

文申擺了擺手,“這書中提到了很多裝置,我這裡也沒有,只能你自己去想辦法。你爹是機械廠的,也許能幫上你忙。”

“明白!不如東家還有其他事情嘛,如果沒有,我就先回去忙了!”

“回去吧!等過段時間我去修黃河大橋的地方看看!”

“沒問題,計劃修黃河大橋的地方看看,對了黃河在什麼地方?”

“從齊州北部,那裡有很多黃河新道和古道,很多地方都要修建橋樑。”張君寶想了想,說道。

“額!”文申一怔,暗想:“難道這個時代的黃河和後世還不太一樣?”看了看張君寶,“黃河是不是經常改道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的,這黃河十年一大改,五年一小改,所有齊州北部的河道特別多!”

為修建齊州大名府到幽州的鐵路,張君寶對黃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勘探,所有對黃河的基本情況還是十分清楚的。

文申看了看窗外,晴空萬里,太陽高照是一個好天氣,“擇日不如撞日,今天沒有什麼事情,我們一起去建設工地看看。”

“太好了!”張君寶聽後,十分興奮,但又開口道,“東家,建大橋的地方遠在齊州,我們一天兩天也到不了啊。”

文申神秘地笑了笑,“我當然自有辦法了!”

……

一刻鍾後,文申開著飛車載著張君寶,在三百米的空中,急速向濟南府飛去。張君寶看著下面的山川樹木,興奮地啊啊直叫,“東家,這是什麼東西啊,是怎麼飛起來的。”

“這叫飛車!至於怎麼飛起來的,那裡面的學問就深了,如果你感興趣的,有空找幾本書給你看看。”

從沂州到濟南府直線距離不到千里,飛車速度很快,半個小時便抵達。

濟南府原名濟州,前些提升為府,因位於濟水之南,顧名濟南府。它管轄歷城等五縣,歷城為府衙所在地。此城高三丈,城牆六裡有餘,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內家家流水,戶戶垂柳,是一個異常雅緻的城市。

從空中看,一條鐵路從南而來,又向北而去,中間有個不大不小的車站,位於城西三里之處。一條寬闊的水泥馬路連線著車站和西城門,路上人來人往。不時的有火車拉著長笛,冒著黑煙沿著鐵路向遠方失去。

飛車順著鐵路繼續向北飛行,沒多久便來到一條大河前。河邊有大量的民夫正在從火車上向下搬各種建築材料。

民夫看見慢慢下降的飛車,頓時一陣騷動。沒多久一個中年人帶著兩個年輕人兢兢戰戰地來到飛車前,當看清楚來人時,作揖道:“原來是張大官人啊!”

張君寶下車後,看了看來人,“哦,是劉班頭啊。”然後看了看文申,介紹道,“這位是國師大人,快來拜見!”

眾人一聽,紛紛上前有些激動道:“參見國師大人!”

一番禮儀後,文申來到河邊,發現河不是很寬,應該不是黃河,問道:“這河應該不是黃河吧?”

“這河不是黃河,是濟水,不過有些年份黃河決堤改道會走這裡!現在我們籌劃怎麼這河上修建橋呢。”那劉班頭停頓了一下,“現在正是多雨時節,河水湍急,不是修橋的好時候。”

文申拿出望遠鏡,看了看河對面,發現對面什麼都沒有,皺眉道:“君寶,這鐵路到底修到那裡了?”

張君寶給劉班頭使了一個眼色,他便匆匆拿來一幅地圖。攤開地圖,張君寶介紹道:“東家,現在已經建好的鐵路有沂州到開封、開封到徐州、兗州到徐州、開封到長安、沂州到日照、沂州到萊蕪。”

文申面無表情地看著地圖,想了想從開始建設鐵路到現代不過四年多的時間,能建出這麼多也算不錯了。

見文申表情所有緩和,張君寶繼續道:“修建好的鐵路基本上沒有遇到太大的河流,所以修建起來比較快。然而接下來要修建的鐵路將會遇到很多大河大江,特別是黃河和淮河。現在我們還沒有修建這種大河橋樑的經驗,所以困難比較多。”

“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不修鐵路了吧!”

張君寶指著地圖,想了想,說道:“東家,我們完全可以修建從開封道幽州的鐵路,避開這塊黃河經常改道的地方啊。如果我們修好了,如果黃河一改道,很有可能是把鐵路沖壞。”

“從開封修建也要過黃河啊!”

“修建黃河大橋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我覺得在開封附件修建黃河大橋比則這裡修建好很多。因為,黃河改道都是在開封以下的河段,開封以上的河段很少聽說改道。而且只需要修建一座大橋就可以了,過了黃河就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一直到幽州也沒有太大的河流。而從這裡修建至少要建六七座大橋,光黃河就要建四座,再加上其他河流,只多不少。”

文申想起後世京漢鐵路,沉思片刻後,說道:“你說的有理!好,濟南府道幽州的鐵路停止修建。改為修建幽州到開封,其具體修建路線,明天提供給你。”

劉班頭一聽不修建了,急道:“不修建到幽州的鐵路了,我們這些人怎麼辦呢,還有這些材料。”

“全部打包運往開封!你們也跟隨前往,工錢不會少你們的。”

張君寶見國師改變主意,心中非常高興,聽工匠如此問,一擺手,客氣道。

……

次日,張君寶仔細研究京漢鐵路修建路線圖後,笑道:“東家,這幅路線圖真是詳細啊,每個地方可能遇到的問題都標註出來了,好像這條鐵路曾經修建過似地。”

文申嘿嘿一笑,沒有說話,但心裡卻想:“還真讓你說對了,這條鐵路還真修過,不過不是現在,而是幾百年後。”

這份路線圖是在申城的一家圖書館找到的,同時還找到了一份當然比利時人修建黃河大橋的施工說明。這份說明讓張君寶如獲至寶。

幾日後,開封皇城大殿內,王黼上奏道:“啟稟陛下,國師計劃在京城西北百里處,修建一條黃河大橋!同時修建幽州到京師的鐵路!”

“嗡……”

大臣們議論紛紛,整個朝堂上一陣吵雜。戶部尚書出列上奏道:“陛下,修建幽州到京師的鐵路和黃河大橋意義重大,臣認為應該有朝廷出錢建設。”

“哦,以前修建鐵路的時候,你不是說戶部錢不多嘛,怎麼現在又有錢了?”宋徽宗感興趣道。

“此一時彼一時!以前臣以為修建鐵路是花錢的買賣,沒想到這鐵路賺錢的能力也是非常大。據說京師到沂州的鐵路,每年盈利上百萬貫。”

“陛下,這修建鐵路的花費也不少啊,這京師到沂州的鐵路修建費用可是高達上千萬貫,即便是每年盈利百萬,也要十多年才能收回成本。臣認為還是讓國師自己修建好了。到時皇帝設立稅賦,直接收稅豈不是更好。”

這幾年,文申沒怎麼來京城,也沒怎麼孝敬他們,使得許多大臣開始不滿起來。其密州市舶司就是這群大臣搞出來的,現在聽說國師要修建幽州到京師的鐵路,他們認為機會來了,同時暗想:“沂州遠離京師,插不上手。這京幽鐵路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說什麼也要吃一口。”

宋徽宗沉思片刻,覺得:“還是自己不出錢,讓國師自己建。建好之後,自己完全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把鐵路收為己有。”

雖然文申不經常來京師,但並不代表他對京師的事情一點都不知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