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明媚,楊柳搖曳。沂州公園裡遊人如織,寬闊的廣場上許多百姓帶著孩子放風箏,同時還有不少商販穿梭在人群中,吆喝籃中的小吃甜點。而在廣場的一角,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扛著一個攝像機正在聚精會神地拍攝。旁邊一個華服女子指指點點,不時地說上兩句,引起那年輕人一片爽朗的笑聲。

“夫人,這攝像機真是奇妙,你說它是怎麼把這場景錄進去的?”那年輕人拍攝完後,和女子找了一個石凳坐下。

“國師不是說了嘛,是什麼成像原理。我也沒聽太明白,不過我們不必知道那麼多,只要知道怎麼用這攝像機就成了。相公,你說我們拍些什麼好呢,不能只拍這些生活場景吧。聽國師說,我們可以找一些戲子來演出,然後拍下來。”

“夫人說的極是,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自己寫一些東西,讓戲子根據我們要求進行演出,或許效果更好。比如,我們可以把史書中的故事拍攝出來。”那男子有點興奮道。

那女子思索片刻,喜道:“這個想法不錯。孔融讓梨、臥薪嚐膽、三顧茅廬……很多歷史故事都可以拍攝呢。”

……

把所有影視裝置運到沂州後,文申從化工廠和水電站抽取了部分人員,又從學校招收了部分學生,成立了電池廠,主要生產鉛酸電池。鉛酸電池主要使用陶瓷、硫酸、鉛等原材料進行生產,製造工藝比較簡單,主要用於家庭照明。

時間過的很快,電池廠正式投產時,已是四月初。為了和電池配套,文申從現代購買了大量的白熾燈和電線。電池配合電燈已經上市,就引爆了沂州市場。東西南北中五個銷售點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外地客商見狀,紛紛趕到電池廠,希望能夠獲取外地代理權。

電池廠辦公室內,一個三十多歲的面白無須的年輕人拿著賬本,向文申彙報道:“東家,短短十天我們就賣了一萬個電池以及配套設施,銷售額達十五萬元,利潤達十萬元之多。”

文申身邊的一個四十多歲面色黝黑的男子笑道:“東家,如果出售我們自己生產的燈泡和燈線,那利潤將會更高。。”

聽此,文申心中一動,笑道:“你們生產的燈泡、電線與我給你們的相比,有何不同?”

“燈泡的使用壽命短了些,主要原因就是燈泡裡面的惰性氣體填充不到位。燈線主要就是把銅進行拉絲,然後纏上絕緣層。現在我們用的絕緣層就是用麻布。沒有你給我們的那種好。對了,你給我們的那種電線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絕緣層?”

“用橡膠製作的。”

“橡膠?這是何物啊。”

“額,橡膠產於南方的一種樹木。”說到此,文申心中暗想:“看來自己是該到南洋走一趟,建立一個橡膠園了。”

……

三日後,文申帶著七百多人,兩艘戰艦,向南洋揚帆駛去。其中一次就是先前的定遠號,另一艘是新下水的鎮遠號。兩個戰艦的引數基本一致,屬於同一型號。

路上順風順水,沒用多少時日,便穿過臺灣海峽,進入南海境內。路上,文申臨時決定去海南島一趟。原來,文申突然想起後世海南島也是橡膠種植大戶,加上距離大陸近,所以計劃在海南島開闢一塊橡膠園。

這日中午,艦隊抵達海南島崖縣(今三亞市)。崖縣碼頭看起來很大,過往的商船很多。龐大的定遠和鎮遠兩艦引起一陣騷動。停穩後,文申帶著王朝馬漢等四人下船,只見碼頭上人頭攢動,一群搬用工圍上來,大聲叫道:“東家,需要搬運東西嘛,絕對速度快,價格低。”

同時,大量的商人也圍了上來,急道:“老闆,你們可以貨物出售,我們大量收購各種貨物,價格絕對公道。”

想起船上有大量的肥皂、火柴以及玻璃等商品需要出售,便攔住一個四十多歲皮膚黝黑的男子:“我這裡有大量的肥皂、火柴等商品,不知你怎麼收購啊?”

聽罷,那男兩眼精光直閃:“肥皂一塊三十文,火柴一盒三文錢,老闆你看如何?”

這是一身絲綢的肥胖男子大叫道:“王掌櫃你太不實在了,這些可都是搶手貨。”接著對文申說道:“老闆,肥皂一塊三十五文,火柴一盒四文錢,所有的貨我全收了。”

黝黑男子一臉幽怨地看著那肥胖男子,然後向文申急道:“老闆,價格好商量……”

最後經過討價還價,肥皂一塊四十文,火柴一盒五文錢的價格賣給了兩人一部分存貨,最後一共得銀三十萬兩。

文申心中暗歎:“這些商人還真有錢。”看著兩個商人指揮搬運工,裝卸貨物。上前問道:“先前看你們好些知道火柴肥皂啊。”

肥胖男子笑道:“那是,這兩種貨物只有沂州出產。生產的貨物基本上在北方就銷售一空,很難運動南方來。”突然,看了看文申,有看了看戰艦,“老闆,不是一般人吧。”

“何出此言啊?”文申一陣納悶道。

“這麼大的船可不是一般商人能購買的。而且你還能收購到這麼多搶手的貨物。如果是一般人才怪呢。”

聽此,文申呵呵一笑:“請問你貴姓啊?”

“在下姓張,名東昇。你直接叫我張東升就可以了。”那肥胖商人嘿嘿笑道。

“這裡的知縣你是否知道?”

“熟得很。知縣叫蘇雲,據說和蘇軾有點關係。具體什麼關係在下就不清楚了。不過這個蘇知縣治理百姓還是有一手的。可能你也知道這一帶黎民特別多,也沒什麼文化,野蠻的很。”肥胖商人侃侃而談。

就在這時,一個三十多歲的身穿知縣官服的男子帶著幾個隨從向這來趕來。肥胖商人見狀,低聲說道:“此人就是蘇知縣。看樣子是過來收稅了。”說完,便向那男子迎去,並作揖笑道:“蘇大人你來了。”

那叫蘇雲的知縣走到碼頭,抬頭看了看巨大的戰艦,然後轉頭掃視文申,字正腔圓道:“這兩艘船是你的?”

文申轉頭給王朝使了一個眼色。王朝拿出一個腰牌,上前遞給蘇雲,說道:“這位就是當今的大宋國師。”

蘇雲仔細檢查腰牌後,臉色一變,急忙上前作揖道:“參見國師!國師遠道而來,下官沒能遠迎,還請國師見諒。”

文申微微一笑:“不知者不怪。我看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到縣衙裡敘談如何?”

“甚好!甚好!”

在蘇雲的引路下,眾人來到崖縣縣衙。得益於航海貿易,崖縣總體水平還算可以,當然比起大陸的縣城還是有一定差距。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縣城裡集市、寺廟、縣衙、驛站等一應俱全,而且過往的商人比較多,顯得熱鬧非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入座後,文申問道:“這次來海南,主要是購買一片土地,種植一種樹木。不知,崖縣有沒有閒餘的林地?”

“回國師,崖縣地廣人稀,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林地。不知,國師想購買多少?”蘇雲心中一樂,回道。

“五萬畝!”文申思索片刻,伸出一個手掌。

聽此,蘇雲哈哈笑道:“這個數目不是很大,本官完全可以獨自做主。這價格就按一貫一畝,國師認為可好?”

“沒問題,成交!”

“國師購買這多林地,不知打算種植什麼樹木?”

蘇雲很早就聽說過,國師智勇雙全,特別是經濟頭腦特別發達,凡是跟著國師幹的基本上都發了財。這次他也打算跟隨國師發點財。

文申知道不可能管理所有橡膠生產,自己只能起到一個帶頭人的作用。見蘇雲有意跟隨,笑道:“我打算種植一種橡膠樹,此樹能出產橡膠。這橡膠價值非常高,一斤橡膠能賣到五百文呢?”

“這麼高,那一畝地能產多少橡膠?”

文申想了想,笑道:“怎麼也能產一兩百斤吧。”

“嘶……那一畝地豈不是能賣幾十貫,這還真是發財的作物。”蘇雲有點咋舌道,“國師,能否也賣些種子給本官,也好讓當地百姓種植些。”

“也不是不可以,但此樹木從種上到結果至少要六年的時間。怕有些百姓撐不住啊。”文申提前給蘇雲打預防針,免得以後出現問題。

“六年,時間的確長了些。不過在高收益面前還是有些百姓會種的。”

“那好,明天我們就去看地,順便給我招募些民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