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鐵小豬同學的打賞,順便再向各書友劫個票。

*******

卻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肅州一帶由於降水量少空氣乾燥,所以天空難得有雲層,大多的夜晚都是月朗星稀。

這樣的夜晚卻是方便方便秦風等人行動,畢竟秦風等人也需要月光才看得見腳下的路。

這一回跟著秦風出動的依舊是馮穿揚的那支部隊,這倒不是秦風特別看重馮穿揚,而是馮穿揚這支部隊已經有過一次與回鶻交手的經驗,而且還大勝回鶻使軍士普遍都有了對陣回鶻的底氣。

所以說,這部隊總是越打越厲害的,若是什麼王牌部隊放在家裡藏著揶著,那就算是裝備精良最後也稱不上王牌了。

由於擔心回鶻有派人盯著城門……這是冷兵器作戰時常用的手段,城門不管對於被圍還是圍城的部隊都是高危地區,被圍的怕城外乘夜偷襲,圍城的則擔心城內冷不防的殺出一支部隊讓他們措手不及,所以城門總有人盯著。

於是秦風這兩千餘軍士就沒往城門走,而是費盡心思的自城牆箭樓旁內凹的陰影處小心的放下兩個木梯潛行下去。

當然,為了大部隊不至於被發現,秦風先是派一支五十人的小分隊下城,讓他們在四周偵察了一番確定附近沒有回鶻探子後,其它部隊才沿著梯子分批放了下去。

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耗了一個時辰並且更換了五個木梯才最終完成。

這一方面是人太多了,兩千餘人要儘量不發出一點聲響的潛下去,而且潛下去後還得進行疏散隱蔽以免扎堆被回鶻發現,這都是需要時間的慢工細活。

另一方面則是回鶻騎軍警戒做得相當到位,時不時的就有幾名遊騎策馬而來檢視情況,這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阻滯了部隊下城的速度。

不過好在遊騎靠近時那馬蹄聲都是“刮噠刮噠”的響,所以上下軍士躲避起來也並不是難事。

秦風是隨著梁宿等親衛最後一批下城牆的,他一走下城牆趙時行就湊了上來小聲說道:“大人,都準備好了!”

“嗯!”秦風點了點頭,下令道:“出發!”

“諾!”趙時行應了聲就朝周圍的軍士揮了揮手,兩千兩百餘名歸義軍就在夜色及糧草的掩護下悄然朝三裡外的回鶻大營掩去。

回鶻大營之所以要建在三裡外,是因為古時的戰爭在開戰前為了保證攻擊的持續性也就是攻擊時不至於出現中斷而讓敵人有喘息的機會,通常都是需要事先佈陣,而這一佈陣少說也有百餘步的長寬。

這麼一來,如果敵我陣營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間的話,只怕陣形還沒布好前頭的先鋒就要置於敵人遠端武器的打擊下了。

(注:古時遠端武器比如投石車射程在三百步左右,宋朝《武經總要》記載投石車射程為九十步,但這很有可能是出於迷惑敵人而有意將射程大大縮小,根據別的古籍記載及現代科學模擬,投石車射程不少於五百米也就是三百三十三步。射程更遠的還有床弩射程可達七百步。)

所以,為了方便佈陣同時也是為了預防一旦城裡發起突襲能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圍城一方通常都是將營帳建於三里之外。

一路小心的避過回鶻的遊騎,秦風帶著歸義軍來到了回鶻大營西側相距兩百餘步的位置潛伏了下來。

之所以要距離兩百餘步,一個是因為擔心太近了容易被回鶻發現,另一個則是因為這個距離正處於漢軍強弩的射程之內卻是回鶻弓箭的射程外,這也是弩的好處之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實話,趙時行等一干人心下都有點發虛……雖說他們上一回已經打敗過回鶻一回,但那卻是回鶻輕敵而且彼此兵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但是現在,卻是兩千兩百餘步軍對陣阿刺瓦而雪將近一萬人的回鶻騎軍,那可是歸義軍的四倍有餘啊,即便是偷襲打了回鶻一個措手不及,但誰又知道會不會是有來無回呢?!

然而,就算趙時行等人感到心驚肉跳的,最終還是強壓著心中的恐懼按照預演的那樣佈下了陣形……統軍使親自押陣,而且這個統軍使上回還指揮他們成功的擊敗了回鶻,所以怎麼說對他也是有些信心的。

布好陣形後,秦風一揮手,就從後方上來了一支人數兩百的特殊隊伍。

之所以說這支隊伍特殊,是因為他們人人都穿著回鶻騎軍的皮帽皮盔,臉上也用泥水塗抹得烏漆麻黑的頗似回鶻人,甚至手裡的武器都是回鶻彎刀。

數天前的一仗,回鶻在戰場上折損了千餘人,歸義軍在打掃戰場時自然就會順走一些諸如皮帽、皮甲或是彎刀之類的東西,這下就正好派上了用場。

秦風朝這兩百餘人微微點頭,這兩百餘人便會意四下散開潛進回鶻營帳附近。

這兩百餘人卻是從歸義軍中精選出來的死士,之所以稱之為死士,是因為他們執行的任務幾乎就沒有生還的機會。

要在歸義軍七千餘人裡要找出兩百死士並不困難,畢竟歸義軍中不怕死的大有人在。

但同時也並不簡單,因為歸義軍軍士大多連親人都沒有,孤孤單單的獨身一人,這一死便是連個影子都沒有了。

秦風唯一能答應他們的,便是將他們的名字永遠的刻在歸義營的功勳碑上,並詳細記錄下他們親人的外貌、原住址等資訊,並答應他們萬一有一天還能尋著他們的親人必給予善待。

秦風給他們的話是:“你等今夜之大義,可決定歸義軍乃至敦煌全國軍民的生死存亡,有朝一日若是尋得親人,歸義軍必以全軍之力相護!”

“有統軍使大人此言,我等便是死亦無憾了!”這是兩百死士的回答。

但其實秦風心裡很清楚,要找到他們家人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這不過就是給他們心理上一個安慰而已。

一切都佈置妥當後,秦風一行人就潛伏在糧田裡等著時機的到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