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書友要求,特開一QQ書群,群號:1801968,歡迎各位書友加入討論。

**********

關於曹議金要從兵部調一隊工匠到歸義營去的事,李易松自然是不太樂意的。

這一方面是說明了皇上對他的不信任,這擱誰那心裡都會不痛快。另一方面,則很明顯的就是在剝奪李易松這個左僕射的權力。

但是李易松卻不敢反對什麼,原因不僅僅只是皇上下的聖旨……聖旨對李易松這老狐狸來說還是小事一樁,他只需要假意在曹議金面前請辭並讓劉籍等人造一番集體請辭的聲勢,任那曹議金是皇上也要改口。

更重要的還是,現在李易松正在與蕭公敬兩人鬧得不可開交,這時候若是再惹上秦風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相反,李易松更應該拉攏秦風才對,何況李易松還考慮到一點:秦風與蕭公敬同屬掌兵權的人,而且蕭公敬與秦風同樣也是勢同水火,甚至李易松還知道蕭公敬暗地裡幾次想害秦風……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自己若是幫助秦風一把,最心急的只還是蕭公敬。

想到這裡李易松就沒有半點遲疑,當下就從兵部選出一百名優秀的工匠派往歸義營。

所以秦風在聽李公公說起,這些工匠在兵部裡的技藝大多處在中上時不由頗感意外,原本他還以為李易松會挑些次等的工匠過來呢,卻沒想到還是這般光景。

說起來,這也可以算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一個好處吧。

帶領這百餘名工匠的是個名叫衛煜城的老者,他初時對被派至歸義營還是有些不快的,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工匠的心理,他們都以為這下被派往歸義營那便是要隨著歸義軍出城作戰了……帶著工匠出城作戰卻是冷兵器戰爭常有的事,原因是作戰時往往需要就地取材製作投石車之類的攻城裝備。只不過敦煌國已十多年沒打過仗,便是打仗也是在城內防守,於是工匠們大多都沒隨軍出城過,這會兒他們以為來歸義軍是要隨軍出征,於是當然是十二分的不願意了。

但隨著秦風的一番解釋,他們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一半了。

“先生請看!”秦風展開了不久前畫出的草圖,對衛煜城說道:“秦風欲將蹶張弩麻繩蹬改為鐵蹬,並適當增大拉力,先生以為是否可行?”

對此秦風並沒有太大的把握,畢竟對於這種冷兵器的製作他是僅限於理論而沒有半點實際經驗。

衛煜城看了看草圖,點頭說道:“自是可行,卻不知大人欲將此弩拉力增至多少?”

“大慨……四石吧!”秦風想到了這個數字。

之所以說四石,是因為秦風知道北宋時神臂弓的拉力是四石六鬥。

然而四石六鬥這麼大的拉力在戰場上卻是有問題的,其問題就在於雖然這種強弩能射得很遠,也就是三百四十步,但這拉力卻幾乎到了人力的極限,也就是必須是訓練有素的弩兵在狀態較好的情況下才開得了弓,萬一在戰場上沒來得急吃飯肚子餓,或是行軍勞累或是臨敵時緊張,這弩兵即便是訓練有素也開不了弓。

考慮到這因素,再根據歸義軍軍士拉蹶張弩的情況,秦風就把這拉力定在四石。

聞言衛煜城不由皺了皺眉頭:“可庫存的蹶張弩達到四石的不過百餘張,三石六鬥的倒是有不少。”

對此秦風倒並不意外,因為歸義軍拿到的蹶張弩拉力最大的也只有三石六鬥。

“如此……可否按此樣另行製作四石蹶張弩?”秦風問。

衛煜城把目光轉向了李公公。

李公公是皇上派來的監工,這事自然得他同意。

李公公拿著圖紙看了看,便點頭說道:“一切按副使大人的意思辦!”

便就算是這樣,衛煜城還是搖頭說道:“大人可知製作一張弩要耗時多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卻要多久?”秦風問。

衛煜城隨手拿起一張弩,指著弩弓對秦風說道:“制弩先要選材,竹當選堅韌結實且紋理均勻無蟲眼的成竹,經數月陰乾後才可用。牛角當選成對且長度在兩尺左右的水牛角為佳;牛筋須取牛背上的韌筋,且需風乾、砸輾、撕條、浸泡等工序;另外還須魚鰾、弓弦等,從選材到製作,少說也得一年才有一張弩成形!”

聞言秦風不由有些暈了,原本他還以為冷兵器的玩意不過就是弄上一些材料然後折騰一番也就可以了,誰想卻需要這麼多道工序這麼長的時間。

不過想想也覺得正常,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些在戰場上使用的弓弩動不動就是幾百斤的拉力,這一發發箭射出去的同時也就是弓身一次又一次承受拉力的時候,這其中尤其是弩……弓的話其拉力小,而且還是短時間就必須射出去,於是其損傷自然也不大,而弩的拉力卻是弓的數倍,且拉弓後弦扣在機括上長時間瞄準,其損傷自然要比弓大得多。

若不是有這麼多道嚴密的工序,只怕這麼來個幾回這弩弓也就斷裂了。

這可如何是好?先不說歸義軍等不了這一年多的時間,就算等得了,一年之後拿到這些弩時也是剛剛開始訓練……這可是亂世,誰又知道這一年多時間裡會發生什麼。

正在秦風頭疼的時候,就見李公公就問了聲:“這材料想必兵部有現成的。”

秦風聞言不由暗贊了一聲,如果製作一張弩要耗時一年的話,兵部為了使弓弩不致於出現斷層,必然會準備上許多制弓弩的材料以作備用,甚至還會按照戰場正常損耗來提前製作弓弩以及時補充。

果然,就見衛煜城點頭道:“若是從兵部直接取材,再配以足夠的人手,便可將工期縮短至兩月之內。”

“如此甚好!”李公公對秦風拱手道:“請大人放心,奴才自當奏請皇上自兵部調來制弩材質,大人儘管做好制弩準備便是!”

“如此便有勞公公了!”秦風趕忙朝李公公拱手拜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