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易正濤見丁光書拉著陳銘要離開,連忙將兩人叫住。

丁光書和陳銘停了下來,丁光書用古怪的眼神看著易正濤。這裡還有你什麼事?

“是這樣,省隊還有幾名球員,天賦也挺不錯的,可惜一直受傷病困擾。陳專家能不能給他們也看看?咱們省裡在這一塊經費不多。國內運動醫學這一塊還是要落後於國外。像我們這樣的體育產業不是很發達的省份,就連附一醫院這樣的省內最頂級的醫院,在運動醫學這一塊幾乎處於空白。我們又沒有經費將球員送到國外去治療,很多好苗子的運動生涯就這麼給耽誤了。”易正濤嘆息了一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來不及了啊,我今天要回去。”陳銘皺起了眉頭。他急著把煉藥爐給打造出來呢。再拖下去,祖師爺得急了。

“陳專家,幫個忙吧。那些孩子好些是普通家庭出來的,讀書又不行,搞體育是他們唯一的出路。現在又出現了傷病,以後就業都成問題。”易正濤懇求道。本來作為領隊的易正濤,也算是幹部,但是體育局的幹部本來就比較邊緣化,更何況是體育弱省的弱勢專案的領隊。

易正濤倒是沒說假話,貧困家庭出來的體育生訓練得最霸蠻,也最容易出現傷病。這樣的運動員就算天賦不是上上之選,也能夠出點成績。可是訓練得太苦,更容易出現傷病。為了不被淘汰,很多時候,他們隱瞞了自己的傷情,經常帶傷比賽。以至於傷情加重。

“陳專家,你今天一定要趕回去麼?要不先看看田徑隊的傷病隊員?”丁光書心裡有想法。附一醫院的運動醫學一直搞不起來,除了醫院方面不夠重視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市場。本省的運動員受傷之後,都跑到國內運動醫學發達醫院去了。剩下的,也基本上按照普通傷員進行治療。如果陳銘這一炮打響了,以後不光是本省的運動員會來附一醫院治療,甚至國內頂級的運動員也會過來。運動醫學市場,絕對是高檔市場啊。陳銘這個特聘專家,擅長的是跌打損傷,也可以算是運動醫學的範疇。

陳銘可不知道丁光書肚子裡這麼多的彎彎繞繞,點點頭:“是啊,待會還要去蘇院長家裡一趟拿點東西,拿到東西就準備回去。”

丁光書看了陳銘一眼,他還以為陳銘和蘇明瑞女兒之間是不是已經確定關係了,要不然去蘇家跟回家一樣呢。

“陳專家,你家裡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吧。要不今天再在省城待一天,明天再回去也不遲啊。再說,這麼來去匆匆,旅途也勞累啊。”丁光書說道。

“是啊。陳專家,你今天晚上就住在這裡。住宿問題我負責去解決。我這就把田徑隊的幾個傷員讓人送過來,你一定要給他們看看啊。他們的運動聖米高全在你手裡了。”易正濤把事情說得很嚴重。

易正濤說得這麼嚴重,陳銘也有些不好推辭,無奈地說道:“你趕緊把他們弄過來吧。我要先看看他們的情況。如果不是很嚴重,我就給他們治一下。要是太嚴重,短時間治不好,那就只能跟我去我們村裡。我還有比較重要的事情,不可能一直待在省城。”

見陳銘答應下來,易正濤欣喜若狂:“太好了!我這就讓人把那幾個傷員送過來。”

“陳專家,那你在這裡坐一下,我去把你的手機拿過來。”丁光書主動得很。人家這麼大年紀,還這麼謙遜,讓陳銘有些不大好意思。

丁光書很快將醫院給陳銘配的手機拿了過來。華為的最新款保時捷旗艦機。裡面已經裝上了手機卡。

“陳專家,我給你安裝個微信。然後註冊一個微訊號。現在用這個聯絡非常方便。”丁光書的表現很想討好指導老師的學生。

這東西陳銘也不會搞,也懶得搞,所以全權交給了丁光書。

丁光書這麼積極地幫陳銘註冊微訊號,為的就是讓他自己成功第一個加上陳銘的微訊號。

丁光書本來還想指導陳銘安裝一些日常必備的軟體,但是他自己也不是很擅長。很快就被剛剛治癒的杜程搶了生意。杜程是年輕人,比陳銘還要小幾歲。用手機用得可比丁光書這樣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熟稔多了。

“你要不要裝幾個遊戲?王者農藥、吃雞遊戲可好玩了。”杜程問道。

“這個就不用了。那有什麼好玩的。”陳銘對遊戲不感興趣。

陳銘還記得蘇沫曦的電話號碼,存到了通訊錄裡面,然後問杜程:“我知道別人的電話號碼,怎麼加她的微信?”

“這個簡單,把電話號碼存好之後,去這裡找新的朋友。如果你朋友用的是這個手機號碼註冊的微信,就能夠在這裡看到。”

在杜程的指揮下,陳銘終於向蘇沫曦發出了加好友申請。

蘇沫曦這揮在蘇家估計也很閒,很快便透過了申請,並且立即給陳銘發了一條語音過來。

“呵呵,就用上了手機了?你這效率不錯嘛。”蘇沫曦似乎氣還沒完全消。

“這是醫院給我配的工作手機。”陳銘試了幾次,才成功傳送了一條語音。

“你什麼時候來拿你的東西?不是說今天要回茶樹村麼?再不來拿東西,你就趕不上最後一班去東化縣的車了。”蘇沫曦剛才在手機上查了一下班車,發現最後一班去東化縣的班車是下午三點的。

“今天可能回去不成了。還有幾個病人要過來。等看完這批病人,應該趕不上車了。我治完這幾個病人之後,就去你家拿東西,明天一早就回去。”

蘇沫曦給陳銘發了個定位,“到了打我電話吧。”

等了一個多小時,田徑隊的幾個傷員趕到了醫院。其中有兩個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這個兩個都是比較嚴重的,一個是十字韌帶撕裂,一個是半月板破裂,都是嚴重威脅運動生命的嚴重損害。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傷。

其餘的幾個稍微好些,但沒有一個不是全身各種小毛病。

陳銘皺了皺眉頭:“這些小毛病還好辦。今天就能夠解決問題。但是這兩個比較麻煩,要用藥。我得回去採藥做藥膏,內服外敷才能夠治癒得了。”

“要多久?”易正濤有些緊張。

“可能要大半個月。”陳銘想了想說道。

“只要半個月?”易正濤非常意外。像這樣的傷,沒有個半年,恢復不了,追問了一句,“半個月之後,能夠參加高強度訓練麼?”

“應該沒問題吧。不過我可沒給運動員治療過。反正我們村裡的受這樣的傷,最多半個月就能夠下地幹活。”陳銘還真沒有絕對把握。主要是他不知道運動員的高強度訓練到底有多強。

“這個沒關係,我們到時候可以先對他們進行恢復性訓練,一點點加強度。這個我們有一套科學的訓練體系的。”易正濤說道。

陳銘看了滿屋子的傷員,對易正濤的話表示懷疑,這就是你們的科學訓練體系?

易正濤很是尷尬:“咳咳,主要是他們不聽話,私下加練,才導致受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