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曦聽了很是氣憤:“這事,村民沒人去上面反映麼?”

“怎麼可能沒人反映?馬金貴和上面的領導關係不錯。這修路的錢自然不可能是馬金貴一個人吃了,他肯定會拿錢去打點,要不然這條路質量這麼差,怎麼可能通得過驗收?”陳銘冷笑了一聲。

蘇沫曦點點頭:“這些人真是可惡。”

“不過我勸你過去的事情,你就別去追究了。畢竟你來茶樹村工作,要想順順利利,還是要和這些人打好關係。馬家是茶樹村最大的姓。馬金貴就算當不成村長,馬家人還是會聽他馬金貴的。要不然,你以為馬金貴怎麼能夠每次都當選村長的?”陳銘勸說了一句。

蘇沫曦點點頭:“我沒那麼傻,沒站穩腳跟之前,我不會去翻他們的老賬。不過我會把這筆賬記上的。”

“不說別的,你來咱們村但村幹部,要是能夠把那條路修好,就功德無量了。”陳銘說道。

“路肯定是要修的。但是茶樹村要想徹底改變現在這種面貌,必須把茶樹村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只有將茶樹村的經濟搞起來,村民才會安安心心地留在村裡,安居樂業。”蘇沫曦這次過來就是想好好瞭解一下茶樹村的基本情況。

陳銘對蘇沫曦的美好遠景並不看好:“現在村裡人都開始在城裡買房定居了,你想讓他們回來種地可不容易。”

“有什麼難的?茶樹村出去打工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工資待遇也高不到哪裡去。而且每天要沒日沒夜的加班。如果在村裡就能夠賺到錢,大多數人會留在村裡。在老家,怎麼說也要比住在城裡舒服。”蘇沫曦覺得只要自己找到了讓茶樹村村民有穩定收入的辦法,就能夠將茶樹村村民重新吸引回來,留在村子裡。

對於農村的發展問題,從上至下,其實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大多數時候,是矛盾的。有些人認為,要加快農民進城,加快城市化的程序,未來農村只需要少數農民留下來,透過流轉將土地集中,開展大規模現代化農業發展。這種模式下,農民是要絕大部分離開農村的成為城裡人的。農村的現狀確實是朝著這個趨勢發展的。農村長居人口越來越少,農田拋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種趨勢如果沒有發生變化的話,可能只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很多農村將會消亡,農田最後集中,形成產業化種植集團。

蘇沫曦的設想顯然是與這個趨勢相悖的。除非有非常特色的東西,能夠支撐起茶樹村的經濟繁榮,否則,她的設想根本是不可能實現。

“你是不是也想開發大龍山?”陳銘問道。

蘇沫曦搖搖頭:“大龍山沒什麼名氣,又沒有什麼名寺古剎,這樣的景點開發出來,同質化也是非常嚴重的。搞旅遊開發,倒是能夠帶動地產經濟。將大龍山開發了,建一波房子。將來必定成為爛尾工程。”

這一點,陳銘很贊同,那個黃嘉偉想來開發大龍山,肯定是不安好心的。這些外鄉人來茶樹村瘋狂開發一通,賺了錢就跑了。可是茶樹村的村民是要一輩子住在這裡的。

“對了,如果將來茶樹村的路都修通了,可以用機械化耕種,你會不會多承包一些稻田?”蘇沫曦問道。

“看情況吧。其實我種這些田,主要是餵養的牲口太多。我種的糧食,主要是用來喂牲口的。要只是我一個人的話,根本不需要種田。”陳銘說道。

“如果到時候,田還是沒人種,你能不能牽頭在茶樹村成立合作社把全村的稻田全種上?”蘇沫曦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我種這麼多稻田鎮的沒太大用處啊。”陳銘不太想答應。

“你可是說了,只要我在茶樹村工作一天,你就會幫我的。怎麼?說話不算話啊?”蘇沫曦早就在這裡等著了。

陳銘發現上了當,嘿嘿苦笑了一下:“行,我答應了!”

男子漢大丈夫,說話還是要算話的。

“要是有人承包,那你可不能硬拉著我。”陳銘還是要把話說清楚。

“這個肯定。有人承包最好。”蘇沫曦看著陳銘那個樣子就忍不住笑。

接觸了這麼久,蘇沫曦對陳銘的個性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心地善良,隨遇而安,與世無爭。倒是像個在山村裡修行的修士。

“好了,天色不早了,我得回去了。村道路太爛,我怕把車蹦到懸崖下面去了。今天吃飯真的不算我的錢啊?”蘇沫曦笑問道。

陳銘搖搖頭:“你要是天天來我家吃飯,那肯定要算錢。”

蘇沫曦哈哈大笑:“我剛才還想,你要是不收我的錢,我來村裡之後,就在你家定點吃飯了。”

“想得美。你要是每天過來給我洗衣做飯,倒是可以考慮考慮。”陳銘笑道。

“那你還是別想了。想要人給你洗衣做飯,就趕緊賺錢娶老婆。”蘇沫曦走出了院子,衝著陳銘擺擺手。

陳銘也有自己的事情做,蘇沫曦這樣的城裡女孩子,註定只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接下來幾天,陳銘總共割了四五畝水田的蘆葦。這四五畝田種,大半是自己家的田,只有一畝多是別人家的。正好將他準備耕種的稻田連成了一片。

棗紅馬經過了十多天的調養,終於恢復到一個非常好的狀態。這個狀態,不會比它以前最巔峰的狀態差。但是還沒到它現在的最好狀態。也已經差不多了。

棗紅馬恢復狀態,陳銘準備實施基礎建設計劃。準備第二天就去磚廠和水泥廠,將紅磚和水泥訂下來,然後購買各種建材。

至於說,蘇沫曦來村裡之後,可能會將村道重修,甚至將村道通到每一戶。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等村道建好,黃花菜都涼了。

馬和羊還住在臨時棚子裡,這樣簡易的棚子對付不了大龍山的冬季。大龍山一帶,由於海拔比較高,一到冬季,便全是冰凍天氣。沒有溫暖的窩棚,將來的馬牛羊很難順利過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