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你們,以後可別後悔。”陳銘警告道。

這些傢伙有什麼心思,陳銘還是知道的,以為學會了煉丹之法,就能夠掌握他的致病的手段。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陳銘能夠煉製出這些丹藥的關鍵,別人想偷也偷不走。甚至陳銘想教也不一定教得會。畢竟修煉天賦是個非常稀缺的東西。

陳銘運氣好,有修煉天賦,但如果不是碰到了祖師爺,這輩子也就能夠憑藉著陳老爹傳授的那幾手混混日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起來,陳銘還是要感激那個來路不名的祖師爺的。陳銘一直很奇怪祖師爺的來歷。至少到目前位置,陳銘還沒發現祖師爺對他有什麼壞心思。可是祖師爺又說不清他自己的身份。

陳銘是有正統傳承的梅山水師,每一代祖師爺在拜師貼上都可以找得到傳承的,可這位神秘的祖師爺卻並不在這拜師貼上的歷代祖師爺名諱之中。對了,陳銘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位神秘祖師爺的真正名諱。

不管怎麼說,陳銘對這個祖師爺還是心存感激的。

正如丁光書所說的那樣,附一醫院選拔的那一批醫學生學習能力果然要比茶樹村選拔出來的那一批要強得多,他們本身就有醫學基礎,學習起來,輕車熟路,陳銘教的東西,他們很快就能夠掌握好。對煉丹爐的操控上手也快得多多。

茶樹村的那一批文化程度比較低,腦瓜子的先天後天情況都遠不如那些醫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

“這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學起東西來,就是快。”

“可不是,比我們幾個學得快多了,陳醫師手把手教我們,結果我們學了一個多月,才勉強可以煉丹。我看他們要不了多久就能夠煉丹了。”

“是啊。人家能考上重點大學,能是一般人嗎?”

馬玉兵幾個在背後小聲議論著。

“你們三個在這裡嘀咕什麼呢?”陳銘走到這哥仨背後,這三個傢伙討論得太投入,竟然完全沒有察覺。

聽到陳銘的聲音,哥仨這才連忙回過頭。

“陳醫師,我們在看他麼學煉丹呢。”馬玉兵說道。

“怎麼樣?是不是比你們強多了?”陳銘問道。

這哥仨有些不好意思。

馬玉兵抓了抓後腦勺:“強了不是一點點。人家過幾眼就會了。”

汪貴則替村子裡的小夥子擔心起來:“咱們村的這些傢伙不行啊。最好的都比補過人家最差的。要是放在一起比,咱們村的得全淘汰了。”

“那可不一定。他們學得是快一點,但是煉丹講究的是耐心,到後面看誰能夠穩得住。”陳銘說道。

其實陳銘也不太看好村裡的那些人,腦瓜子真沒人家好用。畢竟能夠上重點大學的,哪一個不是萬里挑一選拔出來的?就茶樹村這一兩千人,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總共就那麼兩三百人。報名參加的總共就那麼三十多個人。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而附一送過來的這三十個人,是從幾百應聘大學生裡挑選出來的佼佼者。各方面素質自然比茶樹村的年輕人高出一大截。

但是煉丹不需要文憑,醫學生在學校裡的學到的那點專業,來當藥童,用處並不大。煉丹講究的是對火候的把握,需要耐心,一爐丹藥煉製時間好幾個小時。年輕人很少有能夠老老實實待在那裡盯著煉丹爐不走神的。

別看這些醫學生在開始階段,進度似乎快了不少,但是到了最後,他們未必就一定能夠贏。

“陳醫師,我感覺藥田可能還不太夠。”馬玉兵擔心地說道。

“還不夠?都已經擴大了差不多十幾倍了。”陳銘說道。

“等到他們動手煉丹時,可是六十個人啊。足足是我們三個人的二十倍。當時幾畝藥田不夠我們三個燒,我看著一百多畝,真不夠他們六十個人燒的。”馬玉兵說道。

“那趁著他們還沒開始上手,你們趕緊再把藥田擴大一些。”陳銘想了想說道。

“要不再擴建一百多畝,直接把咱們村的荒山荒地全給擴建成藥田得了。”汪貴提了一個建議。

“也行,正好把大龍山這一帶的荒山全部圈進來。你們帶著他們去,以後這藥田也要他們負責。”陳銘說道。

“他們要是淘汰了,也可以留下來負責藥田的管理。”馬玉兵說道。

藥田裡種植的一些藥材是一年生的,收穫了之後,需要繼續播種栽培。有些還需要自己留種。比較繁瑣,工也比較多。如果再擴建一百多畝藥田的話,以後藥田的數量就以後三百多畝。如果藥田光靠這哥仨管理的話,光是藥田裡的活就能夠把這哥仨給累死。這兩撥人之中,淘汰下來的,如果願意留在這裡管理藥田的話,確實可以替這哥仨解決不少問題。

“這樣也行。把藥田擴建好之後。藥材種苗的繁育移栽,你讓他們跟著你們去做。”陳銘說道。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大批量收治漸凍症患者之後,運動康復中心收治的漸凍症患者人數累計已經超過三萬人了。對於全國總數高達二十萬的漸凍症患者人數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成果了。

來東化縣的漸凍症患者數量慢慢地在減少,畢竟,不是每個漸凍症患者家庭都有條件將患者送到茶樹村來接受治療。

這一天,運動康復中心漸凍症科室收治的患者數量便第一次在四位數一下。

得知這個訊息,丁光書感到很欣慰:“看來漸凍症科室很快就要迴歸到正常接診範圍。看來康克源和曲軍浩兩個人的想法是比較有遠見的。國內漸凍症患者會越來越少,將來甚至出現病源緊缺的情況。漸凍症科室的醫生可能會轉流到帕金森病科室去。”

“何止是漸凍症科室,按照陳專家那邊的情況,過一陣子,等那批藥童能夠煉製丹藥,治療藥劑便可以大量供應。帕金森病人雖然數量比漸凍症龐大,但一旦進行大規模治療,做到應收盡收,恐怕國內的病人會以極快的速度清零。”吳玉明說道。

“這個短時間內不用擔心,國內的治完了,還有國外的。漸凍症國外有將近百萬,帕金森病有上千萬。再說,我們運動康復中心的老本行是高運動康復啊。現在運動康復完全被帕金森病與漸凍症病的光芒給遮蓋了起來。這可不行。你要與體育圈多聯絡,另外也要加強宣傳,我們在運動康復者一塊是認真的,也是世界上最專業的。”丁光書有底氣這麼說。運動康復搞的時間最長,各種統計數據,可以亮瞎運動康復同行的眼睛。

“嗯,我們這三大塊,都應該發展起來。其實運動康復醫學雖然沒有帕金森病和漸凍症受關注,但運動康復的市場幾乎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把名氣打出來,將來幾乎不用擔心病源的問題。”吳玉明說道。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外的病人進不來,我們只能將藥劑出口。但藥劑出口有很多問題。我們這治療藥劑在國內都沒有拿到批號。是我們醫院內部使用的方劑。要拿生產批號之類的,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另外,還得徵求陳專家的意見。”丁光書說道。

“另外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想要使用咱們的藥劑,還得按照咱們的診斷方法進行診斷分類。這在國外,根本行不通。國內都未必能夠行得通。”吳玉明說道。

丁光書苦笑了一下,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陳銘這一關好過得很。

“我這裡沒問題。只要這一批藥童能夠上手,他們可以全力煉製丹藥。藥劑的供應應該沒問題。診斷的問題只能你們自己去想辦法。”陳銘說道。

茶樹村商業街的一期工程正式完工,縣裡領導親自過來給茶樹村商業街剪綵。甚至市裡的電視臺都過來進行報道。

蘇沫曦的茶樹村規劃實現了一個小目標。

馬巖老婆陳秀荷準備與馬光勇老婆肖青翠聯手承包村裡的大飯店。雖然兩個人都沒有搞大酒店的經驗,但是她們對大龍山飯店的未來充滿希望。

茶樹村的村辦大酒店被蘇沫曦註冊了“大龍山飯店”的名字。這個名字似乎比肖青翠家的老茶樹飯店要響亮得多。

肖青翠和陳秀荷將去年在陳銘家裡辦廚的那一撥人全請到了酒店裡。這裡面有幾個有在外面大酒店工作的經驗。這對未來的大龍山飯店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龍山賓館也被茶樹村本村村民承包了下來。本村村民承包有內部優惠。不過一般的村民可不敢碰。賓館也是好幾個村民聯手承包下來的。

至於其餘的商鋪,早就分到了各家各戶,有些村民嘗到了這一段時間在家搞農家樂的甜頭,準備將自家的商鋪搞成農家樂的形式。所有的商鋪都是統一裝修,內外的風格都非常統一。走在茶樹村商業街,就感覺進入到一個特色小鎮上一般。

大龍山賓館營業當天,就住滿了。主要原因是縣裡安排了一批漸凍症病人就近入住。價格都非常優惠,這沒辦法,人家是團購的價格。

大龍山飯店也幾乎爆滿。大部分客人是病人及病人家屬。剩下的是本村的村民和運動康復中心的醫護人員。本村的唯一一家大飯店開業,大夥自然要照顧一下生意。

陳銘也跑去捧場。

“馬巖,你和馬光勇不會每天掐架吧?”陳銘笑道。

“就馬光勇那慫樣,他有這個膽子?”馬巖自從喝了陳銘的壯陽酒,這身體強壯了不少。

馬光勇之前多次對不住陳醫師,自然不好意思問陳醫師要酒喝。陳醫師也不一定會給。身子骨本來就比較弱,之前老茶樹餐館生意太好,他每天累得像狗一樣,這身子骨更是瘦弱了。他這狀態,十個八個一起上,都未必能夠打得過馬巖。

馬巖現在和馬光勇其實已經握手言和了。

“主要他找我道歉,我這個人大度,不跟他一般見識,要不是他,我跟秀荷走不到一塊。鞋合不合適,腳最知道。馬光勇想辦個養牛場,但他又沒有這個膽量,就喊我跟他合夥。飯店那邊現在我們兩個都不插手,婆娘們搞的事業,咱們大老爺們去插什麼手?不如自己幹一番事業出來。不然將來村裡人還以為我們兩個大老爺們是吃軟飯的。”馬巖說出了他的計劃。他和馬光勇正籌劃合夥辦一個養牛場。

現在牛肉貴啊,豬肉已經落到十幾塊一斤了,可牛肉依然五六十高居不下。養牛的成本其實與養豬差不了多少的。而且這兩年非洲豬瘟疫情嚴重。一個不小心,養豬場就完蛋了。

“養牛挺好啊。聽說挺賺錢的。”陳銘很支援。

“陳醫師,你也覺得養牛很靠譜啊?”馬巖對陳銘的意見很看重。

“當然靠譜啊。不過,我建議你把養牛場辦在楊樹灣那一帶。”陳銘說道。

楊樹灣那一帶剛好一片灌木林,比較偏僻,在那裡建養牛場,還需要自己修路。但是那一片離陳銘的藥園很近,聚靈陣也可以覆蓋到。

馬巖本來第一反應覺得那個地方不好,交通不便利,將來運輸飼料、運輸牛都不是很方便。如果是別人建議,馬巖肯定不會聽。陳銘建議就不一樣了。

“這個地方風水好?”馬巖問道。

陳銘點點頭:“你養牛的話,只賺不賠。”

馬巖眼睛一亮:“那我就把養牛場建那一塊。”

“養牛場的衛生要搞好啊。你別把我的藥園給搞臭了。”陳銘說道。

“這你放心。我們搞現代化養牛。牛圈比自家還要乾淨。每天要沖洗好多次。汙水我們也會處理好。”馬巖做了保證。

馬光勇那邊好說,一聽是陳銘建議把養牛場建到楊樹灣,就立馬同意了。兩個人當即跑到蘇沫曦那裡,要求給他們批個養牛場。

最近村裡辦養雞場、養豬場、養羊場之類的非常多。誰都知道茶樹村商業街一旦搞起來,茶樹村對各種食材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養殖場版是起來,光是茶樹村本村的需求便足夠消化養殖場的出產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