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站住!”陳銘突然從聚靈符陣中衝了出去,衝著那頭靈獸老虎喊了一句。

而老黃鼠狼、兩隻黑熊以及那頭野豬王快速地包抄,隱隱將那頭老虎圍在了中間。

“吼!”老虎立即身體一弓,做出攻擊架勢。眼睛緊盯著陳銘,另外的幾隻靈獸並沒有放在它眼裡,它們對它來說雖然有一定的威脅,但眼前這個人類才是最危險的。

“你從哪來啊?”陳銘問道。

老虎衝著陳銘怒吼一聲。

“老黃鼠狼,你跟它溝通一下,這傢伙太笨,連神識溝通都不會。”陳銘嫌棄地看了這頭老虎一眼。

“我從哪裡來關你什麼事?”老虎的聲音在陳銘腦海中響起。

“這是我的地盤,你跑過來覬覦我的地盤,我問你一句問不得?真把自己當保護動物了啊?”陳銘笑道。

“大龍山靈脈轉移,我過來檢視一下情況。”老虎有些忌憚陳銘,雖然對陳銘極為不爽,卻還是解釋了一下。

“現在看到怎麼回事了,你準備怎麼辦?想到這裡來安家麼?”陳銘問道。

老虎戒備地看著陳銘,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它們都是自己搬過來的,只要老老實實的,不搞事情,我這裡也是容得下你的。”陳銘說道。

“我不會成為你的靈寵的!”老虎覺得作為百獸之王,還是要點臉比較好。

“誰稀罕你當靈寵了?你願意來就來,不來拉倒。但你不來,就別來搞事情,不然的話,有你好看的。”陳銘警告了一句。

野豬王和兩頭黑熊立即發出吼叫,向老虎進行威懾。

老虎作為百獸之王,哪裡受過如此屈辱?立即毛髮聳起,怒氣如燒,似乎隨時都有可能要發動攻擊。

“它不願意留下,就讓它走吧。我們回去!”陳銘轉身就走。

老黃鼠狼快速跟上。

野豬王與兩頭黑熊不甘地衝著老虎吼了幾聲,也連忙跑入了聚靈符陣之中。

老虎看著陳銘與幾頭靈獸離去的背影,有些矛盾。

因為靈脈轉移,老虎之前盤踞的地方的靈脈已經斷絕了,必須重新找一個新的靈氣充沛的地方作為巢穴。可是它將大龍山轉了個遍,也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去處。現在剩下的幾個有靈氣的地方,似乎都被陣法覆蓋,危機重重。一旦進入這些地方,主動權就完全不控制在自己手裡。

所以,這些地方,老虎一個都不滿意。今天轉到了陳銘後山,發現這裡才是大龍山靈氣最充沛的地方。可是它在這裡發現別的靈獸的蹤跡,還發現了一個實力強大的人類。

投靠一個人類修士,老虎辦不到,它不想成為人類修士手中的寵物。作為百獸之王,它不能如此作踐自己。

“大人,為何不讓我們好好教訓那頭大貓一噸?我們能夠對付得了。”野豬王不解地問道。

“就是就是,我們幾個一擁而上,保準把那頭大貓按在地上。”熊大說道。

“我要是不在那裡,你們一起上,也奈何不了那頭老虎,現在還跟我吹牛皮!趕緊滾一邊涼快去。”陳銘知道這幾個傢伙就是狐假虎威,利用老虎隊他的戒備,不敢對它們下死手。

老黃鼠狼說道:“大人,其實那頭老虎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如果我們聯手,把它制服還是很簡單的。”

“制服它有啥用?把它給燉來吃?還是取虎骨泡酒?它遲早還得過來,讓它心甘情願地歸附我,豈不是更好?”陳銘才不急。現在這時代,他制服一頭老虎也沒有多大用處。還真能夠騎著一頭老虎去大殺四方。根本不存在嘛。

一連過去了很多天,那頭老虎卻一直不見蹤影。

園子裡的秧苗已經長了很高了。

“陳醫師,秧苗已經差不多了,如果還不移栽,會影響禾苗的後期生長。”馬玉兵說道。

“該幹什麼,你們幾個自己安排。就算種得不好,我也不怪你們。”陳銘說道。

“我們必須把水稻種好。你花了這麼大的成本,要是不種好,我們哪裡對得起你?。”馬玉兵說道。

稻田在去年的時候,陳銘便已經翻耕好,只是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土壤裡的雜草種子就全部萌發了。包括之前被陳銘砍掉的蘆葦,埋在地下的根莖殘餘,又萌發了一些蘆葦幼苗出來。現在已經是蔥蔥鬱郁。

所以,在插秧之前,馬玉兵三個輪流駕駛翻耕機,將稻田全部重新翻耕了一次。翻耕得很仔細,第一遍是用犁將土壤全部翻了過來,第二遍則是將泥土打碎耙平。

稻田裡這幾天又蓄滿了水,隨時可以插秧了。

陳銘園子裡的秧苗實在是太茁壯了,一蔸秧苗比普通的雜交水稻秧苗粗了一倍多,分櫱的數量也要多了不少。要是繼續讓這些秧苗長下去,根本就沒法用插秧機插秧了。

用插秧機插秧是茶樹村的新鮮事。之前,村子裡雖然用翻耕機翻耕,用收割機收稻穀,但從來還沒用過插秧機插秧。基本上還是採用人工插秧。

馬玉兵操作著插秧機下到田裡,而馬當榮和汪貴兩個則開著一輛拖拉機將秧苗從園子裡拖出來,送到田邊。接下來就是插秧機表演的時間了。

速度真的很快,村子手腳最麻利的人插秧,也得花差不多一整天的時間。但是插秧機十幾分鍾就完成了。然後又開始下一塊稻田。看著十幾個機械手將秧苗飛快地插入稻田裡,真的是一種非常賞心悅目的體驗。

“機械真的好厲害啊!比人快多了!”馬青漢感嘆道。

陳幫友笑道:“以前生產隊的時候,就計劃用插秧機了,只是後來搞運動了,後來就分田到戶,這倒好,村裡的拖拉機都給分掉了。全成了你們馬家人的。”

“我可沒佔到一丁點好處。”馬青漢可不想替馬金貴那一家子背鍋。

“我又沒說你佔了好處。只是說要是沒有那一場運動,咱們村裡是不是早就有了插秧機了。”陳幫友說道。

“誰知道呢?”馬青漢說道。

馬玉兵一個早上,就差不多把陳銘的十幾畝稻田,完成了一小半,還有些不過癮,不過馬當榮和汪貴不幹了。

“玉兵,你趕緊下來,讓我們也過過癮。”趁著馬玉兵停下來喝水的空檔,馬當榮一把將馬玉兵給拉了下來,自己飛快地坐了上去。

馬玉兵也沒有爭搶,笑了笑:“那你可穩著點。照著我的線路過去。別歪了!”

“好像就你一個人考了農機駕駛證一樣。我們也有證的好吧!”馬當榮不屑地說道。

這三貨似乎到了陳銘這裡幹活之後,腦瓜子活了不少,學東西學得挺快。三個人去學了沒多久,就全部成功考過了農機駕駛證。

“這東西跟考證可不一樣,你悠著點。速度方向一定要控制好。”馬玉兵生怕馬當榮失誤。

“當榮,你快點。給我留一般,我也要過把癮。”汪貴衝著馬當榮喊了一句。

“汪貴,你就別摻和了,趕緊回家去做飯菜吧。”馬當榮說道。

汪貴一聽,一下子蔫了,時間真是不早了。陳醫師說不定已經餓了。

“玉兵,你負責搬秧苗。我回去做飯去。”汪貴無奈地往回走。

“汪貴,多做點,這麼多人沒吃飯呢。”馬青漢笑道。

“要得要得,那你們待會一定要去啊。別我把飯菜做好了,結果你們回家吃去了。”汪貴說道。

“有飯吃我還不去?我們又沒老糊塗。”陳幫友笑道。

陳幫友和馬青漢可沒袖手旁觀,一直在幫忙。插秧機跑得很快,但秧苗得手動放上去。這秧苗又比較佔地方,過不了多久,就要裝一回秧苗。一個人駕駛插秧機,另外兩個人搬秧苗根本供應不上。好在有陳幫友等人在一旁幫忙,才讓插秧機的效率充分發揮出來。

陳銘對插秧機工作興致不高,所以根本沒出去看。坐在家裡拿著魯班術在看著。

這魯班術雖然對陳銘來說,算不得很高深莫測的東西。但確實陳銘接觸到的比較系統的術法書籍。

陳銘的梅山水師雖然算得上正宗傳承。可是從陳老爹那裡得到的傳承卻不太完整,也不太系統。感覺很雜亂。不像這本魯班術這麼系統。各種各樣的小法術也是五花八門。只是這些術法即便有口訣有圖案,陳銘也沒法套用。大家的傳承體系不一樣。那些口口相傳的最為核心的東西不會寫在書上。陳銘拿到的就好像沒有密碼本的情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魯班術的體系能夠給陳銘一個借鑑。魯班術裡的法術與梅山水法大同小異。

“陳醫師,是不是餓了?”汪貴回來歉意地問道。

“還好。我不怎麼餓。你們怎麼這麼晚還不回來做飯吃啊?”陳銘問道。

“玉兵那家夥玩插秧機玩得上了癮,現在當榮又換了班。只怕要把稻田全插完,才肯回來了。”汪貴笑道。

“一早上就插完了?這麼快?”陳銘有些吃驚。沒想到插秧機的效率這麼高。

“那比人可快多了。要是用人工插秧的花,我們三個一早上都未必能夠插完一畝田。”汪貴說道。

“我還以為怎麼也要個兩三天才能夠把田插完呢。”陳銘說道。

“是啊。我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對了,秧苗可能會剩下不少。主要是這些稻穀的萌芽率高得嚇人。而且長得飛快。我們把密度稍微調小了一點。”汪貴說道。

“剩下就剩下吧。”陳銘也並不在意。

“陳醫師,我們三個人都分了田,剛好也在附近。要不我們把那些田也給翻耕了,順便種上。離得不是很遠,剛好也在馬路邊上。”汪貴說道。

“行啊,你們去種上就是,你們自己的田,收穫了就歸你們自己。到時候,你們想搬回去住,也不缺糧食,或者把糧食賣了也成。”陳銘說道。

“不是,我的意思,我們三個把稻田給全部轉到你家裡。我們反正都在你這裡做事。要拿稻田也沒有什麼用。”汪貴說道。

“隨便你們。”陳銘也不在乎,反正就是幾畝田的事。一畝田一年才能出多少錢?

很快汪貴就做好了飯菜,然後去將早已經飢腸轆轆的馬玉兵和馬當榮叫了回來。

馬青漢與陳幫友等人也不客氣,也跟著一起來到陳銘家。

馬青漢和陳幫友兩人來陳銘家,倒不是真的就為了蹭頓飯。而是有事情想跟陳銘說說。

“陳醫師,我們兩個過來,主要是想蹭你家的飯。另外還想跟你談個事情。”馬青漢說道。

“青漢叔,你有啥事直說就是。”陳銘笑道。

“我們種了一輩子的田,真的種不動了。我家的稻田就在你的田旁邊。你也拿去種吧。反正你買了這麼多的機子,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多種一些。”馬青漢說道。

陳幫友也嘆了一口氣:“老了,不服老不行,真的種不動了。村子裡的稻田遲早要用機械種的。我家的田,你民安哥也不會去種,你全部拿去種吧。等收穫了,到時候賣糧食給我就行。”

“賣什麼糧食啊。你們家的田我種了,以後你們家吃的糧食,直接由我供應就是。”陳銘說道。

“那不好吧?現在種田,就算拿到補貼,一畝田也賺不到什麼錢。你弄不好連機器的損耗都保不住呢。”陳幫友說道。

“我又不靠種這點田賺錢。就是給他們是三個找點事。”陳銘笑道。

陳銘一下子又多了十幾畝稻田。

“秧苗應該足夠了,這秧苗質量這麼好,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密度降低一點,這樣的話,我們的秧苗可以種更多的稻田。”汪貴說道。

“密度也不能夠太低,就算到時候禾苗能夠長滿田,產量也還是會受影響。”馬玉兵有些不太贊同。他們插秧的密度本來就已經比技術指導書上給的參考密度低了不少。

“不用擔心,園子裡的那些蔬菜瓜果你們又不是沒看到。這些秧苗長成這樣,普通秧苗能比麼?”馬玉兵說道。

陳銘任憑這三個爭辯,他懶得去管事。現在每天悠閒下來,可以看看書,琢磨一下修煉。到時真的有點像一個修士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