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足的第二階段治療就變得自由多了。每天可以進行恢復性訓練,早上沿著村道來回跑十幾公裡。有時候還可以去爬山。除了沒有接觸足球,球員們每天的運動量倒是並不少。

“這地方真不錯,一口氣跑十幾公裡,感覺一點都不帶喘。”蒿俊銘感覺自己的狀態提升了不少,體能這一塊一直是他的短板,但是也能夠隨便跑十幾公裡。由於路不是很好,跑的速度不是特別快。但跑回來,渾身的衣服全溼透了,能夠擰得出水。他能夠感覺得出來,身上的傷真的是徹底好了,似乎又回到了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金井道笑道:“我感覺我還能再跑十公里。”

“我不信,要不你去跑一下試試。”蒿俊銘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也不信。”一旁的王達蕾說道。

“滾!”金井道笑著將兩個隊友推開。

“對了大蕾。你背上的傷徹底好了麼?”蒿俊銘問道。

“好沒好我不知道,反正是一點都感覺不到了。我現在做動作一點都不受影響。就算沒全好,估計也好了個七七八八了。我這狀態,再踢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王達蕾做了一整套舒展身體的動作,非常流暢顯然身體狀況非常不錯。

“這次,真的來對了。我感覺我的狀態比我最好的時候還要好。”蒿俊銘說道。

“大家都差不多。我覺得這次回去,隊裡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這個專家真的厲害。”金井道感嘆了一句。

“就是太牛氣了一點,就第一給診斷了一下,後面看都不來看了。”王達蕾笑道。

“人家有牛氣的資本啊。沒本事,人家醫院會跑到這山疙瘩裡面來投建運動康復中心?我可是聽護士說了。人家就不肯去附一去,附一就想了個辦法,把醫院建到人家村裡來了。”蒿俊銘打聽訊息的本事還真厲害。

“啊?那個專家就是這個村的本地人?”王達蕾很是吃驚。

“要不然,附一為什麼要在這麼偏遠的地方建運動康復中心?你真的以為是這裡環境好啊?環境比這裡好的地方多了去,而且基礎條件也要比這裡好。憑什麼跑這裡來啊?對了,這事別說出去啊。這訊息,附一對外面保密的。”蒿俊銘說道。

很快就到七天強化康復完成的日子,李金找到丁光書。

“丁醫生,能不能讓陳專家過來再給球員們做一個檢查,看看他們是不是完全康復了?”

丁光書直接就拒絕了:“不用。陳專家說了,本來之前三天,他們的傷基本上痊癒了,後面這七天只是起到一個強化作用。有這個強化效果,他們就不容易受傷。他來不來檢查,結果都是一樣。武三石的傷也已經基本痊癒了,但是最好在這裡多留七天,也做一個強化康復。他那個部位雖然痊癒了,但還是有受傷傾向的,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他的發揮。”

李金有些遺憾:“這樣啊。小武可以留下來繼續治療。最好是給他做一個全方位的強化。”

“這個沒問題。”丁光書樂呵呵地安排吳玉明去處理。

男足隊醫陳濱則提出一個請求:“丁醫生,我有個請求,可能有些不太合適。你們給球員做康復的藥物,能不能給我一些?球員在球場上很容易受傷,如果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就能夠更有利於康復。”

“陳專家說了,這個藥就算拿給你,你用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省城那邊也有個運動康復中心,用的是和這裡一樣的藥。但是康復的效果比這裡差了一大截。你還不如把球員送到我們這裡來。對於男足的球員,我們這裡可以隨時治療,不需要排隊。”丁光書怎會讓陳濱把藥拿走,隨便找了個藉口就婉拒了。

男足要走,茶樹村的人真是捨不得啊。村子裡的雞鴨差不多都快被男足吃光了,都是非常好的價錢。這些年輕人,可比以前來的那些病人捨得花錢多了。

陳永剛家的超市,這一陣差不多把投入裝修的本錢給賺了回來。男足球員平均每人至少往超市裡去一趟。

一下子金主要走了,大夥真是捨不得啊。

村子裡也有一些讀過書的,對足球有一定的瞭解。

“這些小夥子,你們可別小看,人家一年都能夠賺幾百萬,這還是足協限薪,之前,他們一年賺幾千萬呢。”

“這麼多啊?那是多少錢?”

茶樹村的村民誰都沒見過這麼多錢,也誰都沒賺過這麼多錢。這樣的數字,在他們腦海裡是難以想象的。

幾輛嶄新的大巴車來到了茶樹村,球員們一個個大包小包上了車。

武三石站在村部前面的曬穀坪上,李金正在叮囑他。

“你不要著急,把傷徹底養好。傷養好了,你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李金說道。

“李指導,我不著急。其實我現在就已經感覺到,現在才是我最巔峰的狀態,希望強化康復治療之後,效果會更好。”武三石是真的不著急。只要狀態恢復了,無論是在男足,還是在西甲,他都會有更好的發展。來的時候,根本沒有抱任何希望,但是沒想到收穫會如此之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武三石心情輕鬆地朝著隊友們揮揮手。

“三石,把持住,千萬別搞出人命!”上崗的前隊友閆軍林朝著武三石大聲喊道。

“滾!”武三石沒好氣地罵了一句。這話讓自家醋罈子聽到了,還讓人活嗎?

陳銘跟男足的人也不熟,反正治療已經完成了,壓根就沒有去送他們的心思。每天又是功課,又是煉藥畫符,又是做瓦罐。偶爾還移栽一些發現的藥草。時間排得滿滿的。

陳民安家的老屋裡的木架子上,已經擺滿了各種瓦罐坯,已經足夠燒一窯的了,只是,瓦罐坯還沒有晾曬乾透。還要等上一陣子。沒乾透的瓦罐坯不能燒製,否則在燒製的過程中,很容易開裂變形。

陳民安依然每天待在老屋練手藝,制出來的瓦罐坯沒地方放,就把之前做出來,現在已經不太滿意的瓦罐坯替換掉。

這麼換來換去,結果他之前製作的瓦罐坯被替換了大半。將開窯的日子往後又推了很多天。

“你不能再在這裡待了,不然你這一窯到過年都開不了。”陳銘過來看到屋子裡的瓦罐坯被換掉了一大批立即樂了。

陳民安笑了笑:“算了,這幾天我還是去把大棚弄好。東西都買齊了。”

“要我幫忙麼?”陳銘問道。

“不用不用,你那麼忙。我這點事,哪裡還用得著麻煩你啊?”陳民安擺擺手。

“你這是什麼話?你啥時候搞,我肯定來。”陳銘說道。

“今天下午就去把地開好。明天就搭架子。東西都是現成的,只要挖坑,把水泥支架埋下去,將架子上好,就可以用。”陳民安說道。

說起來容易,其實還是要很多工的,挖坑埋水泥支撐杆,然後還要把架子拉起來固定,需要好幾個人手幫忙,總共需要幾天功夫。

陳銘說到做到,第二天吃過早飯就去了陳民安地裡。用來搭大棚的地已經開了出來,水泥支撐與連桿都已經搬到了地裡。

陳民安和陳幫有正在地裡挖坑。

挖坑的位置已經用石灰標了出來。陳銘提著一把鋤頭走過去挖了起來。

陳銘雖然很少幹農活,但拿起鋤頭也是一把好手。鋤頭下得又快又準,幾鋤頭就能夠挖出一個合適大小的坑來。

“陳醫師,我剛剛還說了民安,這種事就不應該讓你來弄髒手。”陳幫有說道。

“你們幫了我那麼多忙,我就過來挖兩個坑,這算得了什麼?以後民安哥的反季節菜出來了,少不得要來弄點菜吃呢。”陳銘說道。

“那管你吃夠。以後出了什麼菜,你隨時到棚裡來摘就是了。”陳幫有直接替兒子答應了下來。

“陳醫師,以後出了菜,我給你送上門。管夠。”陳民安笑道。

陳幫有最近心情非常舒暢,兒子繼承他的手藝,又開始在家裡搞事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老人不看重錢,看重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

“陳醫師,咱們村裡像你這個年齡的後生,好些都講了物件了。要不要叔給你介紹個物件呢?”陳幫有隨意問了一句。

“不急不急。再玩幾年。現在房子都沒建好呢,談物件沒地方養哩。”陳銘連連搖頭

“可以先談著嘛。你這條件,十裡八鄉的女孩子隨你挑呢。等路修好了,你就可以建房子了。也不用牽馬馱紅磚了。你那馬乾脆賣了算了,養著白費糧食,以後路修好了,家家戶戶都要買車。”陳幫有說道。

陳民安是有買車的計劃了,以後賣瓦罐也好,賣菜也好,都有車的剛需。

“那不用,馬牛都養著,我家的地可都是靠那馬拉犁。”陳銘說道。

“翻耕機可比你牛馬快多了。”陳民安說道。

“翻耕機要燒油,牛馬自己去吃草就是了。”陳銘笑道。

陳民安笑了笑:“也對,你家的牛馬會自己去吃草。你倒是不用費心費力管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