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城門真的落下來去,張曉一定會死的。

人力有窮盡的時候,除非達到武道的最高境界"破碎虛空",能直接從天地間汲取精氣,源源不斷的加持己身,才有可能面對千軍萬馬。

而這個時代之中,唯一有可能有此實力的只有不知道是死了,還是破碎虛空,還是半死不活的"邪帝"向雨田才能夠辦到。

而稍低層次的大宗師武者,面對軍隊源源不斷的軍隊,在不能逃跑的情況下,除了"邪王石之軒"也許能夠勉強保住性命,其他諸如天刀宋缺,寧道奇,傅採林等大宗師級別的強者都是必死無疑。

張曉自然清楚這一點,因此心中不由得有些絕望。

正在這個危機的關頭,一個彪形大漢猛地闖了過去,大喝一聲,然後半蹲在地,使出一招"天王託塔",竟然穩穩地將這一扇大門給託了起來。

在張曉麾下有這個本事的也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紫面天王,熊闊海。

熊闊海的一身內家橫練功夫已經達到宗師的境界,一身力量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這才有本事抗住這道大門的力量。

張曉心中不由得一陣驚怒,若非熊闊海當機立斷,這次自己絕對是必死無疑。

這是張曉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若是熊闊海的動作稍稍慢上一點,自己就完蛋了。

一怒之下,張曉直接發動了自己壓箱底的招數。

入魔。

殺,殺光眼前所有的隋軍,張曉給自己下了這樣一個指令。

張曉的眼睛瞬間變成了一片血色。

張曉的整個人都被魔心所控制,心中只剩下一片殺念,就彷彿是地獄中的惡鬼一樣。

張曉抽取了腰間的長刀,對著前方的隋軍刺了過去。

此時的張曉的刀法與其說是刀法,莫不如說是劍法。

用刀法施展劍法若是別人用處了必然是莫名其妙,但是張曉揮舞出來竟然有一種詭異的和諧感。

正常的影子劍法,專門針對敵手的感官而設計,以特有的手法催發出劍光劍氣來瞞人眼目,配以幻魔身法,令對手無法掌握其位置,並令對方露出空隙破綻,故決勝每在剎那之間。

但是張曉入魔後使出的"影子刀法"卻是捨棄一切花俏,只留下"影子劍法"

之中最純粹的"死意"。

張曉的本我意識施展"鏡花水月"心法的狀態之下,雖然不能夠影響到"入魔"後的自己,但是卻能夠彷彿是局外人一樣,看著"自己"使出的刀法,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曉的本我意思不停地分析"入魔"後的實力情況,終於大致得出了結論。

入魔後的自己,在刀術這個層次上已經是登封造極,說是天下第一也不為過,此時的張曉簡直就想是一臺人形計算機一樣,不斷地計算從哪裡下刀,如何下刀,想的僅僅是如何最快速的殺死敵人。

要知道,張曉手中的刀僅僅是順手從楊公寶庫裡面取出來的普通刀械罷了,可是儘管已經宰殺了上百個人,但是這把刀卻是光亮如新,沒有絲毫缺口。

一個人如此,十個人如此,百人如此。張曉知道哪怕"他"殺掉千人萬人也都會如此。

這就像是傳說中的"庖丁解牛"一樣,達到"目無全牛"的層次,嘩啦一刀下去,人就會骨肉分離,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入魔之後使出的刀勢是極為非常簡單的刀勢,僅僅是以極快的手速將對方的喉嚨抹掉罷了。

但是能夠像"他"一樣不顧一切,不顧一切揮刀的人只有這麼一個。

入魔後的自己刀法雖然厲害無比,但是也不是沒有缺陷。

因為在入魔之後,自己使出的刀是純粹的"死刀"。

不給別人留生機,也不給自己留生機。

就像兵法裡介紹的那樣,攻城要"圍三缺一"一樣,總要給對手留下一絲破綻,也是給自己留下一條活路。

但是張曉的刀法裡面卻壓根不存在半點生機,就是存粹地"殺刀"。

揮刀橫掃,如魔行道,凡過之處,無生機可存。

毫無疑問,這種刀法是實實在在的走上了魔道。

張曉見過獨孤鳳的劍法,那位美人的劍法。

憑心而論,獨孤鳳的劍和張曉入魔後的刀比起來,威力上面自然是遠遠不如,但是潛力卻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除非入魔後的自己能夠在"死之極"的刀法之中領悟出一絲生機,否則這套刀法的威力就是到頭了,不可能有更高的進步。

而獨孤鳳的"劍之道"卻是剛剛開始入門罷了。

雖然張曉在鏡花水月之中能夠分析的出來這些東西,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卻是另一回事。

和入魔後的刀法比起來,張曉原本的武功,哪怕是自己引以為傲的"天邪掌法"都成了笑話。

說起來有些可笑,但是張曉因為自己的"刀法",竟然對自創武學失去了信心,懷疑自己現在就開始自創刀法是不是太早了點。

無論張曉的本我意識死怎麼想的,但入魔狀態的張曉手中的刀子沒有絲毫停頓。

張曉無情的刀法不停地揮舞,不斷地奪走敵人的生命,每一刀下去,都是血肉橫飛,讓張曉整個人身上都徹底染成了紅色。

因為張曉的舉動,張曉身邊的近衛軍可以說是士氣如虹,不顧生死。

雖然張曉不是有意的,但是此時的張曉卻是真正的身先士卒。

張曉就好似是一顆磁石一樣吸引著敵我雙方,無論是隋軍還是張曉手下的近衛軍都源源不斷的簇擁到張曉身邊,展開激烈的搏殺。

張曉麾下的兵卒雖然強悍,但是和隋軍比起來卻是要差了一個層次。

因為這支兵馬乃是隋煬帝的王牌軍隊,裡面包含了禁軍四府十二位中的右屯衛,右武衛,右備身府這三只兵馬。

大興(長安)已經不是隋朝的都城,因此原本再次鎮守的人馬四府十二位被陸陸續續的調走了其中十支,哪怕僅剩下的四支屯衛,右武衛,右備身府,右驍衛之中的人馬同樣被抽走了大半。

但是儘管這三只兵馬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馬已經被楊廣抽走,或派往遼東,或鎮守洛陽,或鎮守江都,但是殘留在長安城內的人馬加在一起卻也足有五千餘人。

和這種王牌軍隊比起來,張曉的兵馬要遜色不少,比較起來簡直就是一群新兵,雖然人數上面有三倍的優勢,但是質量上確是相距甚遠。

別的不說,隋軍禁衛身上的殺氣和煞氣就足以讓小兒止啼。

但是在張曉身先士卒的帶領下,張曉的兵馬士氣高昂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可以說直接壓著隋軍一頓猛揍。

張曉原本是站在城門口的位置處,但是現在卻已經深入到城門內一半還要多的位置。

隋軍雖然悍勇,但是見到張曉這種"殺神"級別的人物,卻也不得不膽怯,因此在張曉的軍隊的攻擊下邊的節節敗退,不住的往玄武門內撤退。

這樣下去,只要在稍加把勁,就能夠把這只隋軍徹底的擊潰,然後就能夠順利的攻入到皇宮之中。

話雖如此,但是曙光來臨之前往往是最黑暗的時候,想要攻下長安城,張曉還需要在擊潰一隻軍馬,長安城內最強的一隻軍馬。

右驍衛,長安城內有且只有的一支騎兵,而在張曉不知道的地方,這只得到訊息的兵馬已經開始動身了。

(今天三更,明天四更,一是補昨天欠債,二是為了感謝迷虹李兄弟的打賞,最近事情有點多,因此更新的有點勉強,趁著週末時間多寫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