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落雁很奇怪,因為在她眼裡能夠和楊公寶藏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和氏璧罷了。

但是雖然和氏璧一直不見蹤跡,但是她的"主公"張曉尋找的顯然不是和氏璧。

沈落雁雖然迷惑,但是出於對張曉的忠心,也就慢慢地摸索周圍的機關。

沈落雁對於機關之術雖然不是特別精通,但是也頗有涉獵,但至少比張曉強很多。

可惜的是,一無所獲,。

"抱歉,屬下無能。"

"不是你的錯,也許那件東西本來就不存在。"張曉臉上露出失望之色,但是還是安慰道。

"可恨,這次莫不是白來了。"儘管張曉面色如常,但這僅僅是為了安慰沈落雁罷了,張曉此時簡直可以說是沮喪無比。

張曉想要找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不見得比楊公寶庫還要貴重,但是從另一方面講,要比楊公寶庫還要珍貴百倍。

張曉想要找的是,向雨田留下的道心種魔打發。

道心種魔大法,又稱「種玉功」、「種魔訣」,屬天魔策十卷之一,向為魔門邪極宗一脈持有,寶典共分成上下兩部,上部專講練出魔種的訣竅,下卷則是由魔入道之法。道心種魔大法專講精神異力,使精神有若實質,無孔不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把整個天地的精氣不住由自己的毛孔吸入體內,轉化作真元之氣,不住強化凝聚精神,剋制對手心神,是奪天地造化,攫取宇宙精華的玄妙功法。

道心種魔大法顧名思義,最關鍵的過程,就是要找個天資卓越,禪心堅定的正義之士,作為練功的『爐鼎』,修此功者,必須潛進對方心靈深處,歷經種種變異,播下魔種,由無至有,大法始成。但俱是在茫不可測中,風光無限,有如大自然無窮景象,時而天晴風和,日照月映;時則陰雲密雨,雷電交加,七情六慾,變幻難測。修練大法者,譬之怒海操舟,一不小心,受『爐鼎』情風欲潮的狂擊,舟覆人亡,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萬劫不復,形神俱滅,故古往今來,先輩雖人才迭出,凡修此法者,均落得敗亡身死之局。、但是以張曉所知道的人物來看,有三個人修煉成了道心種魔大法。

分別是邪帝向雨田,魔師龐斑,以及韓柏。

他們三個都成為了天下第一等的高手,達到所謂的"破碎虛空"之境。

破碎虛空,也可以認為是"飛昇",總之差不多應該會到另一個世界去。

在張曉的心底也曾經想過,也許達到那個不可名狀的境界之後,能夠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當然,張曉也知道那僅僅是一條奢望罷了,既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那麼就更不知道如何回到原來的世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張曉來說,那其實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張曉真正考慮的是,自己一個月後和獨孤鳳的那一戰。

愛情真是一件莫名其妙的東西,張曉一直以為自己喜歡的是御姐,那種較為成熟而且溫柔善良的女子,就算白蛇傳裡面的白素貞一樣。

可是見鬼的是,被獨孤鳳暴揍一頓之後,自己竟然莫名其妙的愛上了她。

這簡直就是邪門了,張曉可不認為自己是傳說中的"**",傳說中的受虐狂。(張曉對自己的心裡健康問題很是憂慮)。

但是無論如何,張曉知道自己必須戰勝獨孤鳳,不勝就死。

張曉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下如此瘋狂的決定,但是張曉知道對於自己這個決定從沒有後悔,或者動搖過。

但是張曉知道,獨孤鳳和自己差距簡直太大了,獨孤鳳可以說是一流高手中的頂尖高手,甚至在劍術和精神修為上面,獨孤鳳都已經達到了宗師境界。

張曉結果獨孤鳳的劍術,感受過她的劍意,她就像是傳說之中的"劍神"西門吹雪一樣,以劍術為生命的最高追求,舍劍之外,別無他物。

而張曉這一邊呢,張曉任何一處地方都照獨孤鳳相差萬里。

劍法自不用說,和獨孤鳳比起來,張曉的劍術只能用笑話形容,而內力同樣相差很遠,畢竟張曉剛剛修煉不久,張曉唯一的長處可能就是修煉的功法罷了。

畢竟"補天心法"和"花間心法"的玄妙支出都要要超獨孤家的家傳心法。

無論怎麼看,在獨孤鳳武功進境停滯不前的前提下,張曉也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迎頭趕上去。

更糟糕的是,天底下根本不存在像"北冥神功"一樣能夠速成的功法,也不存在能夠讓人在頓時間內成就高手的"天才地寶"。

雖然魔門中,早流傳有吸取別人功力的各種邪功異法。但不論施術者如何高明,吸取他人真氣只屬輔助或暫時性質,從沒有人能真的把別人數十年功力永久性的據為己有,並大幅和無休止地增加自己的功力。就算能辦到,由於真氣本質的差異,只會是有害無益,動輒有走火入魔之禍。

較高明是透過男女採補之術,吸取對方元陰元陽,但仍只是輔助性質,其中不無風險,非是上乘之道。

但元精卻是玄之又玄的另一回事。

道家有所謂三元,其在天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為精氣神之三物。而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正是整個道家的修煉過程。在元精、元氣、元神的三元中,元精乃一切的根本,元氣和元神是把元精修煉提升而得。元氣和元神因每個修行之士際遇和方法不同,各有差異,元精卻並無分歧。

研究如何提取舍利元精成為高度危險的事,一個不好,動輒有走火入魔之險。間或有人能提取舍利內有益的元氣,確能令功力倍增,這事實使歷代傳人更是鍥而不捨。至於如何提取舍利內的元精,則仍是一籌莫展。直至向雨田出,以天縱之才,修煉"道心種魔大法",忽然悟出提取舍利元精之法,才能夠真正的利用邪帝舍利。

張曉已經到到達了楊公寶庫,邪帝舍利可以說是楊公寶庫。

但是若是張曉沒有能夠吸納邪帝舍利之中精元的法子,那麼一切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雖然張曉也知道一種能夠吸納邪帝舍利的法子,但是這種方式非常的危險,張曉若是用了,那麼會極有可能陷入落得經脈損裂而亡之局。

張曉若非真的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否則絕不會用這種方式。

因此對於張曉來說,向雨田遺留下來的"道心種魔大法"的重要性根本不亞於"邪帝舍利"。

張曉之所以懷疑邪帝舍利是在楊公寶庫之中,這個推論並非是妄想。

要知道向雨田卻因修種魔大法出岔子(實則是將要破碎虛空),又見自己的四個徒弟沒有一個是成材的,臨終(破碎虛空)前把舍利交於魯妙子,囑他尋覓魔門其他派系有能之士,傳予舍利,便可統一魔道,結束魔門數百年來四分五裂,內鬥不休之局。

最後魯妙子認為魔門暫時無人有資格承受舍利,遂把舍利密藏楊公寶庫之內。

可是問題就出來了,邪極宗的傳承怎麼辦?向雨田最念念不忘的可不是邪帝舍利,而是邪極宗的傳承。

因此,張曉估計,十有八九,向雨田把邪極宗的傳承功法也留給了魯妙子,然後被魯妙子藏在了楊公寶藏之中。

(求點選,求收藏,求推薦,另外,感謝落雨雲,鴻天尊者兄弟的打賞,若是在能有兩位兄弟打賞,我就加更一章,我絕不食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