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白清兒的情報之後,張曉的心思安定了大半。

只要乞活軍不出大問題,那麼天下十有八九就會使他的。

這不是他自大,而是他手中有足夠的牌。

此時李閥雖然起兵,但尚未攻破長安,僅僅盤踞在太原一地,未成氣候。

而張曉一邊的實力可謂是兵強馬壯,人才濟濟。而且因為楊公寶庫的緣故,張曉隨時能夠攻破長安城。

南方那邊,寇仲正盤踞在江陵城,只要楊廣一死,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攻下江都。

雖然,張曉的化身"殷傑",並不管事,但名義上卻是寇仲的"主公",而以寇仲的心性,若是殷傑沒有"昏迷不醒",十有八九會分道揚鑣,但以目前的情況,他是萬萬不會反水的。

從這一方面來講,江都也是唾手可得。

而張曉若是想方法能夠取得洛陽城。那麼天下就是彈指可定的事情。

先到這裡,張曉臉上不由自主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一想到洛陽,張曉就想起一個人,於是向白清兒問道,"清兒,不知道淑妮現在如何?"

若是他沒有猜錯的話,董淑妮一定落在了她的手中。

畢竟論及陰謀詭計,正是她最擅長的事情。

果然,白清兒回答道,"夫君既有心納妾,奴家怎會不支援?董姑娘此時安排的好好地。"

很好,有了董淑妮作保,張曉就不用擔心如何接洽王世充的問題了。

王世充是個真正的老狐狸,他有著極為強悍的權謀手段。

可惜的是,他雖然精通於權謀,但是僅憑權謀是無法在亂世立足的。

因此若是沒有外力的介入,他十有八九不是李密的對手。

雖然張曉不會怕了李密,但是卻也知道那不是一個好對付的角色。

如果讓李密奪取了洛陽,那麼他就會一躍成為天字第一號的諸侯,甚至比張曉還要強一點。

而這 不是張曉所能夠容忍的。

當然,張曉也不可能容忍自己王世充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至於如何火中取栗,那就僅憑自己的手段,以及手中有多少籌碼了。

年紀與此,張曉的目光不由得瞅向了祝玉妍。

毫無疑問,"陰後"祝玉妍絕對是一張好牌。

要知道,當初他接受了陰葵派的長老,韋憐香那個老太監之後,就得到了不少的"驚喜",而祝玉妍手中掌握的力量可不知道比韋憐香大多少倍了。

可是想要將祝玉妍折服,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祝玉妍和白清兒這種底線很低的女子不同,她是那種真正有"理想"的女子。

有一個很有趣的"論述",那就是政客和政治家的區別。

政治家一般都有較為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政治目標,得到權力後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而政客則沒有明確的政治理想,也沒有任何文化信仰。政客一般沒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改革派、保守派、激進派在他們眼中都差不多,哪一派得勢他就跟誰,只要能讓他當官就成。

而祝玉妍和白清兒的兩人的區別就和此很是類似,對付白清兒,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就行了,至於信仰,節操之類的都是小事罷了。

而對付祝玉妍,就變得麻煩得多,張曉相信,自己再如何的嚴刑逼供,或者威逼利用,也無法從她手上弄到多少東西。

這一點光從祝玉妍的目光就能夠看出來。坦白說,陰後祝玉妍看他的眼神,簡直能殺死人。

不過,張曉也有自己的辦法。

------------------

張曉似乎有些百無聊賴的在洛陽的街道上漫步。

他所在的位置,就是貫通洛陽南北兩門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怕不有七、八里之長。

街旁遍植櫻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樹木,中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際此春夏之交,桃紅柳綠,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大道兩旁店鋪林立,裡坊之間,各闢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縱橫各十街交錯,井然有序。

張曉雖然在洛陽呆過幾年,但是卻僅僅蝸居在幾個小地方,對整個洛陽城的分佈並不是十分熟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幸好,有董淑妮這位地頭蛇的存在,讓張曉才不會因此而迷路。

轉入貫通皇城南端門和定鼎門的天街,槐柳成蔭的大街兩旁萬家樓閣林立,鐘樓鼓樓遙遙相望,舉目都是客店、皮店、竹竿行、羊毛行、雜貨店、紙張店、棉花肆、鮮果行等競相設立,盛極一時。

張曉饒有興趣的四處奔走,是不是掏錢買下幾個瓜果常常新鮮。

張曉也不必做什麼,他本人就是最好的表態。

此時的張曉左手抱著祝玉妍,右手挽著董淑妮,快活的好似神仙一般。

雖然張曉什麼都沒有做,但卻比做任何事情都要張揚的多。

他身邊的兩位美人姑且不論,就在在他的腰間,就懸掛著一塊讓人垂涎玉,一塊原價十五座城池,現在升值無數倍的寶玉——傳國玉璽。

張曉在天津橋上已經呆了兩三刻鐘了,該得到訊息的人都已經得到了。

唯一不知道的是,第一個見到的人是誰?

王世充?獨孤鳳?師妃暄?了空?

事實上,無論是誰,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以張曉目前的武功,已經可以無視很多問題了。

雖然張曉如今沒達到破碎虛空的程度,但卻無限逼近那個層次,只要張曉稍稍動些心思,就能夠突破現有的境界。

如今的張曉不是不能突破,而是不想罷了。

不統一天下,當上幾天皇帝,張曉是不會離開大唐世界的。

這一次,張曉已經打定主意,要將大唐世界變成自己的後花園。

而阻擋張曉這個目的的人,都會是他的敵人。

只是張曉沒想到的是,他最先等來的並非是他的敵人,也不是他的朋友。

而是他的部下。

只見一個年約三十,身穿胡服,長了一臉濃密的鬍髯傢伙,從天津橋的另一側走了過來,畢恭畢敬的喊道。

"屬下見過乞活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