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花幫,在全天下算不得什麼,和張曉的"乞活軍"相比好似一隻螞蚱一樣,但是竹花幫在揚州城之中算是一個龐然大物。

竹花幫的組織非常嚴密。幫主之下,設有軍師一名,接著就是'風、晴、雨、露';四堂,統領下面的舵主、香主和眾幫徒,幫眾幾乎遍於附近各郡,總人數高達萬人以上,組織嚴密,上下森嚴,並且掌握大量財富和產業,因此,與其說是黑幫,不如說是準軍事組織。事實上, 張曉的兩個徒弟,寇仲和徐子陵實際上也算得上是竹花幫的外圍幫主。

事實上,這個時代的黑幫都是這樣,好比海沙幫,巨鯤派,東溟派,鐵騎會,獨尊堡,巴陵幫等等,都是一座座龐然大物,甚至能夠直接插手爭霸天下。

畢竟張曉可明白在世家門閥控制下的當今天下,想要做出點事情那是多麼困難。

可惜的是,如果張曉沒記錯的話,殷開山應該活不了多久了。如果張曉沒有記錯的話,竹花幫前幫主殷開山因為不肯把天仙樓的玉玲姑娘獻給楊廣,結果被楊廣下令處死了。

對於竹花幫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張曉來說,這卻算得上一件好事。

原因很簡單,只有亂中才能夠火中取栗,要知道現在的張曉已經是徹底的"改頭換面",雖然張曉到時候可以讓魯妙子做一張人皮面具,但是想要重新接管乞活軍的勢力可再非異事,畢竟張曉麾下的那群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燈,至少張曉很難判斷在自己離開好幾年的情況下,有多少人還能保持對自己的的忠誠。

更何況,張曉對於爭霸天下的心思雖然淡了,但是卻並未徹底斷絕,畢竟對於任何一個男人來說,"稱孤道寡"可是最難以拒絕的誘惑,而接手了竹花幫,那麼到時候攻佔江都就並非是什麼難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知道,在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楊廣之後,很快就離開了江都,使得江都這座天下排行前三的都城竟然落在了李子通手裡。

李子通這個人的武功和本事倒還不錯,但也只能稱得上不錯,若是當個黑道老大還算稱職,但是想要成為一方霸主,那是實在不夠格了。

坦白說,寇仲之所以能夠在南方稱霸,頗有一些"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的味道。

畢竟在整個南方,成器的勢力只有一個,那就是嶺南的宋家,但是宋家實在是地處偏遠,想要稱霸天下實在是先天不足,後繼乏力。

因此張曉若是想要在南方一代攪風攪雨,成立一方霸業其實並不算難。

當然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若是此時的張曉想要打整個南方的主意,和"蚍蜉撼樹"差不太多。

甚至對於現在的張曉來說,想要吃下整個竹花幫都頗為吃力,至少要實力達到一流層次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有這個資格。

目前的張曉,麾下只有二十多個小嘍囉,而且是平均年齡不到十五歲的"少年軍"。

不過讓張曉驚喜的是,自己的手下並非沒有人才,因為張曉清楚的記得,自己的麾下似乎有個叫桂錫良的傢伙。

桂錫良,應該就是寇仲和徐子陵幼時的玩伴了。寇仲那個話嘮和張曉說過幾次,他曾一起和另一幫混混火併過好幾趟,不過都是以敗北收場。但是他們幾個人的關係頗不錯,而且,記得桂錫良在寇仲徐子陵離開楊州城三年後,就被竹花幫幫主看上,收了作徒弟,升上了香主,他那時的年紀也不小了,還收為徒弟,說明他至少某一方面非常傑出,說不定天資不比寇仲徐子陵差,當下,就多了一分用心。

因此張曉就廢了一天的工夫,把桂錫良幾個召集過去,然後傳授了一點相對高明的武功,說幾句沒營養的話,拉攏了幾番。就說自己被幫主傳下了武功,需要閉關修煉,平常的大小事務都交給桂錫良負責,若是桂錫良幹得好,那就提拔為正式幫眾等等。

張曉並沒有話太多的時間整訓這幫手下,因為對於此時的張曉來說,最重要的是修煉武功。

一個人想要當頭,那麼必須有出色的地方,雖然說張曉確實有本事能夠將這二十幾個說下馴服的服服帖帖,可是卻沒有那個必要。

畢竟這個世界可不同於他原本的世界,武功與文治可所謂天下的二大支柱,甚至所謂的佛學道學,也必須藉著武功之力,而對於一個幫派來說,拳頭的就是最硬的道理。

因為只要張曉的實力達到竹花幫第一的程度,那麼張曉自然而然就有了足夠的威信,只要費些心思就能夠成為竹花幫的幫主,所以張曉根本不必做多餘的事情,只要修煉就足夠了。

對於此時的張曉來說,努力的修煉,等待著隋煬帝死亡,天下大亂的那一刻比什麼都重要。

亂世出英雄。

至少張曉知道,身為一個漢人,想要在天下群雄之中脫穎而出,只能等到亂世的到來,刀槍說話的那一刻。

在草原上呆久了,張曉早已知道了一些隱藏起來的陰暗面,否則的話,張曉也不會動手刺殺"始畢可汗"。

開始的時候,張曉只知道隋煬帝三徵高麗失敗是因為世家門閥再拖後腿,但是在草原上呆了那麼多年還不知道原因,那麼張曉簡直就是白活了。

隋煬帝的死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卻是"咎由自取",因為身為胡種的隋煬帝背叛了胡種。

南北朝的北齊和北周時期上層貴族都極端排斥漢人,熱衷於鮮卑化與西胡化。而楊堅的家族,其實從漢朝以來的名門望族,西魏時期,楊堅的父親楊忠便和獨孤信一起投靠了權臣宇文泰,此後,楊忠因為屢建功勳,而且幫助宇文覺建立了北周政權,所以,官爵升至柱國,封隨國公。

楊堅先輩武川鎮司馬楊元壽因輔助鮮卑有功被賜胡姓普六茹,楊堅上臺後立即恢復了自己的漢姓,停止了鮮卑化,力行推行漢化。

正因為如此,本來視為胡人聯盟一分子的楊家,因此就被胡人北方大聯盟視為叛逆,所以可以說,整個北方的胡人世界,就要千方百計的顛覆它的政權!

隋煬帝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被世人評論昏庸之帝呢?也許用民過重、急功近利是一個原因,隋朝得位不正,隋煬帝本身得位不正,天下不服又是一個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就於胡人夷種為根源的關隴軍事集團仇恨和千方百計的顛覆!

南北朝時期,胡人鮮卑族建立的第一個王朝。西魏不要說,由鮮卑人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的孫子為帝,建都長安。

北周也是鮮卑人宇文家所創,因此實際上,所謂的宇文家,李家,獨孤家,全部是胡人!因此這三家想要巔峰隋朝那簡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甚至往深了想,北方政權之中,李閥和突厥勾結,王世充和突厥勾結,李密和突厥勾結,劉武周和突厥勾結,整個北方政權之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突厥勾結的政權。

事實上,隋煬帝的死亡並非僅僅是他死掉那麼簡單,而是一場整個天下的洗牌,甚至可以看做是漢人和胡人之間的洗牌。

如果這張戰爭漢人做了皇帝,那麼就是漢人贏了,如果這一場的結果是突厥入主中原,那麼就是胡人贏了。

至於李世民當了皇帝,那只能算是和牌,將問題推演到幾百年後的和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