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姑娘,真是抱歉了,若非萬不得已,在下根本不可能出這種下策。"張曉有些悻悻的說道。

雖然說張曉的節操上限不算高,但是也不可能做這種堪比掘人墳冢一般的惡性,畢竟常言道,寧拆一座廟,不毀一門親。張曉這種作為簡直可以說是天底下最惡毒的事情之一了。

張曉心中已經想象得出在頭蓋下面的宋玉華是何種的暴怒,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內疚和彆扭的情緒。

也許自己做錯了。

但是張曉轉念一想,又認為自己做的沒錯。

像宋玉華這種絕色美人和獨尊堡聯姻那真是白瞎了,可以說是明珠暗投。

更重要的是,解暉總會有一天和宋閥對上,那就意味著總有一天宋玉華會陷入到無比尷尬的境遇之中。

想到這裡張曉內疚之情才稍稍緩解了一番。

張曉略微沉思了一下,動手解開了宋玉華的穴道。

"公子看上去並沒那種惡賊,為何要如此對待小女子呢?"宋玉華輕輕解開自己的頭蓋,然後對張曉輕語道。

宋玉華黛眉輕蹙,神態溫婉柔美,有一股惹人憐愛,不忍拒絕的神韻,讓張曉心中不由自主升起一股內疚的情緒。

"宋姑娘,實不相瞞,在下乃是張曉。"張曉咬咬牙,把自己的身份和盤供出。

雖然說這樣做回暴漏張曉的身份,但是天底下哪有不漏風的牆,總會有被人發覺的時候。

雖然這樣做不可能緩解宋玉華心中的恨意,但是至少能讓她明白張曉為什麼要綁架她,也隱隱透漏出張曉絕不會傷害她的意思。

"乞活王。"宋玉華聽到張曉的名字之後,頓時大吃一驚,不由自主的叫出了張曉的稱號。

"正是在下。"張曉應聲道。

"不知道乞活王為何要綁架小女子?"宋玉華又問了一次相似的問題,但是語氣已經大不相同。

宋玉華眼中的怨氣消散了不少,甚至露出了少許的敬佩之意。

畢竟對於中原人來說,張曉的所作所為怎麼都能稱得上"豪傑"兩個字。

在草原人環繞的土地上,竟然能夠打下一番漢人的江山,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何等的不易,畢竟當年隋朝傾力出手也不過共打下了且末,西海等四個郡縣的地盤罷了。

宋玉華甚至知道,自己的父親宋缺曾經想要將張曉的名字刻在磨刀堂的正上方,但是後來想想還是作罷了。

雖然以宋缺的傲氣,自然不會稱讚張曉什麼,但是宋玉華也清楚,對於張曉,身為漢人正統的父親隱隱露出讚歎之意。

據宋玉華所知,上一個受到宋缺這種待遇的還是越國公楊素。

因此對待張曉的態度,宋玉華不由得緩和了幾分,甚至若非雙方處在這種境況,宋玉華絕對會奉上一杯清茶。

畢竟宋玉華可謂是容貌美麗,舉止嫻雅,是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故而即使心中有些怨恨,但也不會輕易表漏出來。

"實不相瞞,在下不是相對宋姑娘不敬,只是在下決不能容許宋閥和獨尊堡聯姻。"說道這裡,張曉的語氣不由得有些斬釘截鐵。

這種念頭在張曉去過獨尊堡一次之後,變更濃厚了一些。

獨尊堡實際上就是一座規模縮小的皇城。全堡以石磚砌成,予人固若金湯的氣象。而且四面環水,挖有人工溝渠,幾乎算是不可攻陷的城堡了。甚至若非那一天乃是大喜之日,就算張曉想要混進去都要費些功夫。

如果以後真的要攻打這裡的話,除非是有內應幫忙放下吊橋,要不然就只能圍而不攻,切斷食糧之下,逼迫裡面的人出戰或者投降。

雖然說,張曉不可能怕瞭解暉,但也知道,若是解暉得到宋缺的全力支持,自己根本沒有絲毫拿下巴蜀的可能。

畢竟張曉麾下和巴蜀接壤的地方道路實在糟糕,簡直可以用,"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來形容,張曉能夠運來的兵力絕不可能超過一萬。

雖然說張曉麾下的不死營威力無窮,但是你怎麼也不能讓一隻重甲騎兵來攻城吧。

"不知解堡主那裡得罪了乞活王?小女子在這裡陪個不是,若---"宋玉華一聽,頓時誤以為張曉和解暉有什麼私人恩怨,連忙勸阻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什麼私人恩怨,僅僅是擋住我的路罷了。"張曉在心裡默默想到。

不過心裡這麼想,但是嘴上卻不可能這麼說。

任何人想要成事,首先就要把握住"大義",正所謂"名正言順",凡是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師出有名,否則絕對會遇到層層阻力,把張曉陷進去。

"宋姑娘知道,我麾下的乞活軍地處草原,而且和巴蜀接壤。"張曉緩緩說道。

宋玉華聽了之後,點了點頭,乞活軍的情況對於那些升斗小民自然是謎一樣的存在,但是對於天下最大門閥之一的宋閥來說,不說是透明,但是大體還是瞭解的。

"我麾下的土地一般是是草原上遊牧民族,不善耕種,而且草原上能夠用於耕種的土地本就寥寥無幾,因此我必須為兄弟們的伙食著想。"

"因此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巴蜀是我勢在必得之地,無論是誰,都無法阻止我的決心。"

雖然說張曉的話語之中有很多不實之處,宋玉華也未必相信,但是其中的意思卻是明白。

"公子莫非要把巴蜀捲入到屍山血海之中嗎?"宋玉華臉上露出不忍之意。

不知道為什麼,宋家的女子總有一股菩薩心腸,總想著不讓宋家捲入到天下的是非之中。

可是這個理若是在太平盛世自然沒有什麼問題,可若是到了亂世,那就就和鴕鳥一樣,掩耳盜鈴罷了。

"隋朝要滅亡了。"張曉悠悠的吐出了這麼一句話。

宋玉華沒有露出什麼驚奇之色,像她這樣的世家子弟自然明白隋朝已經被隋煬帝折騰個夠嗆,已經陷入了搖搖欲墜之勢了。

"天下大亂,我自然要做些準備,就算不能鯨吞下巴蜀,那也至少讓巴蜀成為乞活軍的糧食供應地。"張曉回答道雖然對於軍隊來說,蜀道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是對於商隊來說,蜀道不過是小溝小壑罷了。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商人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商人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商人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風險。

於此相比,蜀道這不算什麼大問題。

(有點喝醉了,先一更吧,明天三更補上,感謝迷失之紫色天空,落羽雲兩位兄弟今日的打賞,繼續求點選,求推薦,求打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